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管理团队内部异质性是决定隐性知识转移效率的关键因素,但已有研究对异质性如何影响团队知识转移的作用机理还缺乏系统的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本文在实地调查基础上,引入互惠性偏好作为情境因素,对团队异质性是否通过互惠性偏好对团队隐性知识转移产生影响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发现:知识结构异质性对隐性知识转移产生不利影响,职业背景异质性对隐性知识转移有一定的积极影响,互惠性偏好在管理团队异质性和隐性知识转移中存在调节效应.  相似文献   

2.
对跨学科知识转移相关概念进行界定,总结高校科研团队跨学科知识转移的特点,从组织层面和个人层面分析高校科研团队跨学科知识转移的平台与途径。在此基础上,围绕着制度体系构建、成果评价导向、拓宽交流渠道、营造创新氛围等几个方面提出高校科研团队跨学科知识转移的促进策略。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基于知识转移过程理论,采用文献资料、理论分析、访谈等研究方法界定了体育教师知识转移的概念,并对三种典型知识转移理论模型进行了深入剖析,提出体育教师知识转移模式。体育教师知识转移包括知识获取、有效沟通、应用甄别和留存内化四个阶段;体育教师知识转移包含个体与个体间、个体与团队间、个体与组织间三个层次;体育教师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在转移方式上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4.
《宜宾学院学报》2019,(3):33-40
为探讨创新企业隐性知识共享氛围与创新绩效的关系,对山西省临汾市五家创新企业进行问卷调查,采用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层次回归分析等方法探讨隐性知识共享氛围、隐性知识共享与创新绩效的关系,结果显示:企业隐性知识共享氛围对隐性知识共享有正向影响;隐性知识共享对创新绩效有正向影响;隐性知识共享氛围对企业创新绩效有正向影响;隐性知识共享在隐性知识共享氛围与创新绩效中起中介作用,隐性知识共享在企业学习氛围与企业创新绩效中起完全中介作用,在员工信任关系与企业创新绩效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5.
知识共享是“双师型”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的核心。“双师型”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知识共享是在学校和企业之间,在专职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之间转移、整合与应用,最终由个人知识转化为组织知识的过程。“双师型”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知识共享通过隐性知识的社会化和外化,显性知识的组合化和内化方式运行。面对团队知识共享意愿不强、共享热情不高和共享能力不足等阻滞因素,应通过健全评价激励机制,提高团队知识共享意愿;增强认同感与信任感,消解团队知识共享心理边界;优化选拔培训机制,提升团队知识共享能力等优化策略,来推动“双师型”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知识共享有序运行。  相似文献   

6.
刘晓敏 《课外阅读》2015,(4):169-170
目前关于隐性知识获取与绩效的关系的相关研究,主要涉及了组织层面的知识获取与组织绩效的关系、隐性知识获取与组织绩效的关系,以及个体层面的隐性知识获取与工作绩效的关系等,这些问题之间的联系比较紧密,由于组织层面的相关研究相对更为成熟,可以提供启示和借鉴,为个体层面研究奠定一定的基础。因此首先对组织层面的研究成果作一介绍,进而探讨个体层面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7.
研究生团队隐性知识共享机制的形成,可以促进研究生的成长与研究能力的提升。有研究表明,影响知识共享的四个因素即知识特性、组织特性、个体特性和技术手段。N大学W研究所研究生团队隐性知识共享的多年实践经验表明,要从研究生团队个体层面、团队层面和信息技术层面形成隐性知识共享的相应策略。  相似文献   

8.
在一般来讲,隐性知识比显性知识更完善、更能创造价值,隐性知识的挖掘和利用能力,将成为个人和组织成功的关键。对隐性知识在企业内部的转移,其策略有建立限制垄断的机制,关注隐性知识拥有者的需要,建立与完善企业内部知识网络,企业组织的创新,企业文化的创新,建立和完善企业的激励制度等等。  相似文献   

9.
方云端  李翠白 《文教资料》2011,(12):182-184
在知识经济时代,高校需要改革培养模式,提升教学质量,培育适应市场经济需求的创新型人才。促进隐性知识的共享与创新是高校知识管理的核心主题。本文对当前高校存在的知识形态进行了深入的分析,阐述了影响高校隐性知识共享和转化的因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基于隐性知识共享的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策略,以加强高校知识传播的效能,促进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0.
隐性知识被资源战略学派(resource-based strategy approach)视为组织的核心竞争力,由于其独特性是企业知识创新的基础和源泉,是企业形成其竞争优势的关键资源,未来企业的竞争将体现在如何充分利用隐性知识,获取竞争优势的问题上来。企业如何得到这一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知识管理的一个重点。本文在分析隐性知识的内涵和共享模式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企业员工隐性知识共享的阻碍因素,最后提出了促进企业员工隐性知识共享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袁龙  郑大宁 《华章》2007,(12):20-20
技术转移是推动发展中国家产业发展和技术发展的强大动力,从企业层面的理解,雄厚的技术能力是企业保持长期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本文从文献研究出发,论述了技术转移其实是一个知识系统的转移,认为技术知识系统包括产品、人员、设备、工艺流程、管理制度和原理性知识.本文阐述了隐性知识是技术转移的重点问题,以及隐性知识转化在技术转移中的重要作用.最后作者得出结论:隐性知识转化保证了技术转移中各个环节有效性和完整性,对技术转移的效果有直接影响,是技术转移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2.
企业员工隐性知识的共享策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隐性知识被资源战略学派(resource-based strategy approach)视为组织的核心竞争力,由于其独特性是企业知识创新的基础和源泉,是企业形成其竞争优势的关键资源,未来企业的竞争将体现在如何充分利用隐性知识,获取竞争优势的问题上来.企业如何得到这一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知识管理的一个重点.本文在分析隐性知识的内涵和共享模式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企业员工隐性知识共享的阻碍因素,最后提出了促进企业员工隐性知识共享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教师隐性知识的掌握程度对教师专业素质与专业成长具有重要影响,文章从教师隐性知识共享障碍的个案分析入手,探讨存在于隐性知识本身特性层面、教师个人层面及学校层面的共享障碍,并针对性地提出改进策略,从而加快和提高教师隐性知识共享的速度和效率。  相似文献   

14.
高职院校主要是培养具有高技能的专业型人才,创新教育是培养高技能型人才的有效途径,构建高职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是我国高职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本文通过SECI知识螺旋模型,在隐性知识挖掘、转移机制下通过革新教育理念、加强校内文化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创新意识传承等措施对高职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构建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5.
基于发展中国家科技创新的特征分析,文章对科技创新的"线性模式"、"互动模式"进行了反思,并对我国创新型经济建设中大学的功能与作用机制提出了新的观点:中国与发达国家大学之间的知识差距要小于企业之间的技术差距,中国大学的这种知识势能决定了其必须承担双重技术转移使命。因此,在推动我国创新型经济发展中,必须保持和提升我国大学的这种知识势能,同时建立有效的向企业传导的技术转移机制。  相似文献   

16.
面向创新型国家和"双一流"建设需求,我国在新形势下的发展对机械工程学科人才存在依赖关系。研究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应从团队领导、研究生和平台支持三个层面进行分析与探索。团队领导需要主动增加与研究生交流,领导组织前沿活动,积极申请相关创新项目等;研究生应当主动相互帮扶、主动求知、积极总结和积极参赛;平台支持需要进行行业动态研讨、创新项目交流、企业实习交流和文娱活动创新。  相似文献   

17.
陈秀 《考试周刊》2015,(32):147-148
信息时代对创新型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而隐性知识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日渐突出,野中郁次郎的SECI模型不仅揭示了知识创新的内在过程,而且给知识创新提供了一条新途径,通过构建基于blog的学习共同体使隐性知识在学习者之间进行传播从而促进知识创新,为隐性知识传递提供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A大学的教育技术研究生博客圈子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通过分析博客圈子使这个理论研究有了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18.
隐性知识转移:动因、影响因素及激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隐性知识是高校教师非常宝贵的资产。高校教师间进行有效的隐性知识转移对教师自身的提高和学校竞争力的提升均具有重要意义。激励高校教师间隐性知识的转移,可以通过建立合作型团队、建立基于知识共享的绩效评估系统、创建学习型组织、培育有利于知识转移的高校组织文化来实现。  相似文献   

19.
文章分别从隐性知识转移主体、隐性知识转移双方间的关系、隐性知识自身、隐性知识转移媒介和转移环境五个方面着手,对隐性知识转移中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通过对以往相关文献的梳理,特别是对近年来这方面最新研究成果的归纳与借鉴,力图对隐性知识转移中的影响因素有较为系统和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研究生教育的核心内容,隐性知识的获取有助于激发研究生的创新灵感,本文阐述了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内涵,分析了隐性知识获取的方法和途径及隐性知识对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