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德育新视界:大德育观与潜在课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潜在课程理论为德育改革提供了新的视角。作为一种德育策略,它意在整合、设计诸多德育因素,强调与显性课程的“兼容”与“渗透”,并力图用大德育观统摄“显性”和“潜在”两种德育资源,提高德育实效。  相似文献   

2.
我国小学德育课程的主要问题是德育实效性差,其中主要原因在于德育研究缺乏实践关怀。针对这种现状,通过实践访谈和调查,了解一线教师对目前小学德育课程的态度与认识,揭示存在的问题,为小学德育课程的建构提供一种新的思路与方向。  相似文献   

3.
众所周知我国德育现状:课本内容陈旧,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德育目标太高;德育内容编排欠灵活:知与行严重脱节。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相关文件中虽然没有直接使用。德育”两字,但字里行间又处处有德育,时时在强调德育,只不过它将德育的字面表述意义简略而直接渗透和融纳到对具体的目的和要求的阐述中,从而使德育的任务更加明确,使德育的内涵更为具体,德育的实施途径更为实际,德育的操作化要求更加突出。  相似文献   

4.
周融 《英语广场》2024,(1):124-127
在儿童观视域下,小学英语教育专业存在重视技能性、轻视师范性、忽视内化性的现象。在儿童观与小学英语教育专业课程融合的过程中,学生面临如何强化儿童观与专业应用的挑战,教师面临如何深化儿童观与专业知识结合的挑战。学校应构建儿童观与专业课程相互渗透的人才培养模式,教师应创设儿童观与专业素养相互包含的教学模式,学生应创建儿童观与专业能力相互依存的学习模式,以共同提升小学英语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效果。  相似文献   

5.
现代德育课程是实现德育现代化的重要因素。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人们忽视了德育课程建设,德育一直处于低效之中。现代德育要改变这一现状就必须坚持科学的德育课程观。科学的德育课程观是建立在学校德育课程之上的把科学的方法运用于德育课程的课程观,是指导德育课程实践的核心要素。只有坚持科学的德育课程观,才能为现代德育的实践和实效找到新途径。  相似文献   

6.
生活德育理论作为新课改的指导理论之一为德育课程改革做出了贡献,同时由于生活德育理论自身的局限以及实践操作不当,呈现出德育课程理念和实践上的两难境地。具体表现为课程理念上的人文主义取向与价值目标虚化;课程内容的经验论转向与知识陷阱以及课程活动的交互多样性与实践形式化。这需要对生活德育理论的学理与德育课程实践重新思考以及整合,通过课程理念的生活化回归,合理安排课程内容,并继续探索有弹性的真实活动形式,推动德育课程生活化的切实转变。  相似文献   

7.
小学德育是培养小学生道德素养与思想品德的主要方式之一,但是长久以来,国内小学的德育都仅仅看重对课本知识的简单讲解,而脱离了学生本身,脱离了德育的来源——生活,因此在现阶段我国的小学德育教学仍旧存在许多问题。  相似文献   

8.
从小学德育课程历史、范畴、实施的角度反思,小学德育课程的校本建设应遵循综合生成、知信同构、具象孕育的原则。重视隐性德育课程、生活德育课程的建设;检视学校规章制度与行为,共营道德教育磁场是小学德育课程校本建设的有效策略,它对提升德育实效很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小学德育"回归儿童生活"的理念决定了农村小学的德育校本课程的价值取向.与城市相比,农村具有相时丰富的自然资源、民间文化资源和生产劳动资源,这些都可以用采开发德育校本课程.农村德育校本课程在价值取向上应回归儿童生活,应立足乡土资源,应通过实践活动生成儿童的道德智慧.  相似文献   

10.
和谐德育,指的是德育以满足社会需要和受教育者个体发展需要的统一为出发点,在遵循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调控构成德育体系诸要素之间的关系,使之发生和谐共振效应,从而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一种德育模式.和谐德育是对全面发展教育理论的继承和创新.笔者认为,农村的小学和谐教德育,其内涵主要包含如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基本理念是“德育生活化”、“德育社会化”。通过对小学德育课程的内容目标、学生的社会生活及学习者自身因素多层次的高度整合,课程理念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呈现为一条主线、点面结合、综合交叉、螺旋上升的优化形式,使内容设计表现出综合性、实践性的特点,注重学生创新思维、创造能力及时代意识的培养。  相似文献   

12.
13.
近年来,学生为主学生主体的理念广为提倡。然而,就我国小学一线现状来说,学生主体,特别是回归生命、还原生命意识下的学生主体的理念远远得不到体现。生命和道德二者互为条件相互依附,生命是德育的原点和起点,脱离生命的德育是不完全、不彻底的。为此,小学德育要以儿童生命为主体,要关爱儿童生命,突出儿童生命,更要基于儿童的生命体验开展活动,从而达到提升儿童生命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儿童发展是教育的逻辑起点与最终落脚点,同时也决定了幼儿教师的专业核心能力。当前学前教师教育课程非常重视对儿童发展的学习,形成了科学化、浪漫化以及儿童是行动者的儿童观。但由于所依赖的学科限制,学前教师教育课程中的儿童观仍有值得商榷的地方,表现为唯心理学化、较少关注儿童的社会处境和均质化等问题。学前教师教育课程还需要以多学科视角构建立体的儿童形象,如从儿童史、儿童哲学、社会学中汲取营养,帮助学生形成具有深度、广度与厚度的儿童理解。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学生为主…‘学生主体”的理念广为提倡。然而,就我国小学一线现状来说,“学生主体”,特别是回归生命、还原生命意识下的“学生主体”的理念远远得不到体现。生命和道德二者互为条件相互依附,生命是德育的原点和起点,脱离生命的德育是不完全、不彻底的。为此,小学德育要以儿童生命为主体,要关爱儿童生命,突出儿童生命,更要基于儿童的生命体验开展活动,从而达到提升儿童生命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德育是语文教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小学语文中的德育应基于儿童视野,结合儿童的实际进行。在教学实践中应从儿童成长需求出发确定德育训练点,从儿童特点出发,寓教于形,以形象感染代替理性说教;融德于情,注重情感熏陶,潜移默化;还应发挥儿童主体作用,注重儿童自我教育。  相似文献   

17.
正是由于品德与生活和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实验稿具有创造性与先进性,所以本次课程标准修订保持了原课程标准总体结构和基本框架,在原有基础上进行调整、补充与完善,使得表述更加清晰、严谨。既保持了课程发展的延续和稳定,又使课程得到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8.
为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文章首先分析了雷锋精神融入小学德育课程的必要性,然后阐述了雷锋精神融入小学德育课程的价值意蕴,最后提出了雷锋精神融入小学德育课程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9.
新中国小学德育课程的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中国成立初期,小学的课程设置源于老解放区的教育。1951年学制改革后,小学没有单独设立德育课程。1957年以后,为了突出政治思想教育,逐步开设小学政治课,从教材到教法,运动式、成人化和形式主义现象日益严重。20世纪80年代初,为克服小学德育的成人化和形式主义,将政治课改为思想品德课, 并不断修改与完善学科教学大纲、课程标准和与之相应的教材、教法,历时二十余年。回顾这一变化发展过程,总结其中的经验教训,对今后这门课程的建设将起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0.
《品德与生活》和《品德与社会》这两门小学德育课程强调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把儿童的现实生活作为主要的教育资源,紧密结合儿童生活实际开展教育。为了遵循课程标准。我们针对农村县城小学教学点分布比较分散。交通又不方便的特点和根据教育发展现状和就近结合的原则,对品德学科尝试着采用“分片开展校本教研”活动,经过一年多的实践,有效地促进了学生道德品质的养成和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