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历史中有美 ,也有丑。美与丑的斗争不仅贯穿在人类历史的全过程中 ,而且还涵盖了历史的各个层面。在历史美育中讲清二者的斗争规律 ,有助于学生热爱美 ,痛恨丑 ,更有助于学生懂得按照美的规律来创造世界。那么 ,什么是历史美呢 ?历史美就是和谐 ,它包括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这两种和谐是人类长期以来追求的理想 ,马克思说只有到了共产主义社会才能最后实现这两种和谐。因此 ,又可以说 ,历史美就是指共产主义理想 ,也可称之为审美理想。我在《理想教育是历史美育的重要任务》 (《历史教学问题》 90 .6)一文中曾有较详细的论说…  相似文献   

2.
历史美是社会美的一种。那么,具体来说,什么是历史美呢?我们可以用这么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对美好和谐生活的追求。它具体表现为人民群众和先进人物,为追求这种美好和谐生活,而进行的可歌可泣的斗争。人民群众和先进人物是斗争的主人,也是历史美的核心,是历史美的特点的集中体现。翻开人类的历史,几乎每篇、每章都生动地记录着人在各个领域中的斗争,都闪耀着斗争中人的美。而历史课审美教育的重要任务,也就是要歌颁历史上的英雄人物,用他们的崇高的理想,美好的情操、高尚的品德来美化学生的心灵,使他们能清醒地认识到历史的发  相似文献   

3.
物理学是一门充满美的科学。物理世界的简单、奇特、和谐、统一构成了物理学的内在美;而物理学家在对物理科学的终身探索和追求中更是表现出美的品质、美的精神和灵魂。物理学是美的,物理教学也应当是美的。然而在现实的物理教学中,有人却觉得枯燥乏味,这就引起了我们的反思。韩良恺同志的教学论文《在物理教学中必须渗透美育》能给人以启迪。这里选登了她论文的第二部分,以期引起大家对这个问题的注意。  相似文献   

4.
《荷花淀》是孙犁的代表作。它反映的是抗日战争时期冀中人民的战斗生活.作品是写战争的,但并没有战争的血腥味、恐怖感,相反的却处处洋溢着一种浓郁的诗情画意,有一种和谐柔媚秀雅之美,给人以温柔、轻松、心旷神怡之美感,正是这些闪光的美点,使得《荷花淀》具有一种独特的审美价值,成为一篇脍炙人口、独放异彩的佳作。它的审美价值,正是作者将其美好的心灵感情渗透于美的形象、美的意境、美的语言之中,才赋予了作品以极大的魅力。因此,在作品教学中,必须依据并发掘这些美,着力培养学生美的欣赏力、美的感受力、美的表达力——寓美育德育于语文教  相似文献   

5.
美,其内涵一般理解为美丽、美好等,但它的外延内容且非常丰富:爱国是一种美;健康的心灵是美;健康的体魄是美;优良的意志品质是美;健全的心理素质是美等.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教学是培养学生创造美、追求美、欣赏美、感受美和表现美的有效途径.笔者对体育教学中进行美的熏陶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和谐是事物的最佳状态,更是教育的追求。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说:“美在和谐”。一堂历史课的美就在于师与生、生与生、教与学之间的互动和谐美。新课程历史教学中如何构建和谐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有效学习,是需要我们广大一线的历史教师长期不断探索的一个课题。笔者通过对“秦始皇功与过的评价”两个教学案例进行对比,重新认真审视了自己的历史教学。  相似文献   

7.
本文试图从伦理学和人生学的角度探讨人生美的问题.人生美是美的世界中最光彩夺目的部分,它是真和善的和谐统一,是人生向往和追求的美好境界.本文依次探究人生美在真善美中的地位,人生美的基本结构和基本特征,并认为这些问题的探讨,有助于新兴的人生学的建设,对于现实中人们对人生美境界的向往和追求,以创造美的人生和美的世界,也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8.
"美"的概念是抽象的,但在生活中,美的现象却又是处处可见的,比如美的语言、美的行为举止、美的服饰,包括美的环境,这些生活中的美,令人感到愉悦和欣慰,令人感到生活的舒畅和快乐。人们向往美好的世界,追求美好的生活。为了把美长留人间,请从孩子做起——  相似文献   

9.
试谈物理教学中的美孙长友王柏生科学知识是在对美的追求中发现的,彭加勒说:“科学家研究自然……是因为人喜欢它,人所以喜欢它,是因为它是美的。”哥白尼在《天体运行论》中指出科学中蕴含着美。开普勒把发表他行星运动规律的著作取名为《宇宙的和谐》。物理学是美的...  相似文献   

10.
一、利用教材中的社会生活美 ,引导学生理解情操美、人性美社会生活美是社会生活中的美 ,表现为各种积极肯定的生活形象。社会生活美以善为灵魂 ,以真为前提 ,以人之美为核心。人之美的核心表现为心灵美 ,这种美既是情操美、人性美。语文教材中人物的先进思想、高尚品质、美好情操等 ,特别是文学作品中人物的美好心灵 ,都是社会生活美的具体反映 ,都给人以愉悦的感受 ,以各种美的形象感染人、打动人 ,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能够激起学生对社会生活美的追求。如冰心的《小桔灯》塑造了小姑娘鲜明的形象。小姑娘外表并不美丽 ,但言行透漏着善良…  相似文献   

11.
杨碧琼 《湖南教育》2009,(11):45-46
美是什么?美是和谐,美是创造,美是生命的变奏曲,美是每个人都追求的一种生存境界。两年前,我提出了“美的教育”的办学思想,致力于建设一所师生都能享受美的教育、美的生活的学校。“美的教育”首先必须落实在“美的课堂”。  相似文献   

12.
《音乐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音乐教育以审美体验为核心"这一基本理念,应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过程,在潜移默化中培育学生美好的情操、健全的人格。所以说美是音乐的灵魂,而音乐课就是向学生诠释美的平台,在此基础上激发学生对音乐中蕴含的美的追求。  相似文献   

13.
《孔雀东南飞》是一场像《梁山伯与祝英台》一样很好看的戏。当然,它最初是一首杰出的叙事长诗。但为什么偏偏它在广大老百姓中流传很广呢?读过这首诗后,笔者开始领悟到,不仅仅因为它有比较引人人胜的故事情节,更主要的是因为这首诗融入了诗意美与悲剧美,反映了古往今来的人们的一种深层心理,即对美好纯洁爱情的向往与追求。  相似文献   

14.
和谐社会是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的美好社会.建设和谐社会就是不断追求美的过程.而美的追求离不开美的教育.美术教育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使学生懂得美与人、社会、生活和自然的关系.高师美术教育在建设和谐社会的生活中,将承载着传承民族文明,肩负人与社会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任,学生应该具备审美能力和审美文化素质  相似文献   

15.
<正>中职语文教学要遵循美的规律,追求美的教学境界,发挥创造精神,调动各种因素,将"美"作为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将"美"的教育作为教育的手段,在满足学生的学习欲求的同时,创设一个和谐的、充满"美"的教学氛围,以便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一、语文教学内容的"美"中职语文教材中编选的课文,大都是"依照美的法则创造出来的"文质兼美的典范文章,是集中反映自然、社会、艺术、科学、语言等客观美的结晶,蕴含着丰富的审美内容。如,舒婷的《致橡树》一诗,具有女性的阴柔之美,又有男性的阳刚之美,这两种美浑然天  相似文献   

16.
语文教学是真善美的统一,美的境界是语文课堂教学的最佳境界,语文课堂教学对美的追求,就是师生对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的追求。从整个语文课堂教学的艺术上看,语文教学美在何处?首先,美在和谐。和谐是各种相关因素配合恰到好处的结果。语文教学中,涉及的因素很多,只有各种因素的相互作用,美的境界才可能形成;只有当师生的配合创造了一定的美的情境的时候,才具有美的特性。请看下面两个例子,讲授《夏天也是好天气》一课时,导入新课后,便从标题的理解开始,然后,布置学生在课文中找出写“夏天也是好天气”的句子。一会儿,学生都找出来了。老师就…  相似文献   

17.
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这是《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课堂教学理念之一。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目标,这既是贯彻新时期教育方针所规定的培养目标的需要,又是语文学科自身的性质所决定的。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观察美、感受美、鉴赏美、热爱美、追求美、创造美,形成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情趣,是语文教师的崇高使命,也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如何对学生实施美育教学呢?从总体上说,对学生进行美育,必须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在实践中从教与学两个方面去开采语文教材这座美的矿藏,去挖掘现实生活中美的源泉,这是开启语文教学美育从必然王国走上自由王国的一把总钥匙。  相似文献   

18.
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美就是生活”。的确.生活中处处充满着美.处处蕴含着美。语文课文反映生活,描绘自然,抒发感情.介绍知识,自然有美的篇章、美的语言、美的意境、美的形象。这些美好的事物.都需要学生有很强的美感能力去感受和体会。这种感受和体会的能力,有待于语文教学去培养。《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有明确的规定:教学过程中.  相似文献   

19.
和谐是事物的最佳状态,更是教育的追求。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说,“美在和谐”。一堂历史课的美就在于师与生、生与生、教与学之间的互动和谐美。如何在历史教学中构建和谐课堂,促进有效教学,是需要教师不断探索的一个课题。  相似文献   

20.
理想的语文课堂应当努力创设和谐之美。和谐之美追求的是交相辉映之美,追求的是层次分明之美。《做一片美的叶子》是一篇文质兼美,语言清新,极富诗意和哲理的散文。文章的特点决定本文的教学应紧紧把握住“品和谐之美”这一主线,从“欣赏外表美、感悟内在美、升华情意美”这三个层次展开,引领学生走进一片片涌动着生命活力的叶子,让真情在反复品读、尽情倾诉的诗意课堂上生成、回荡,从而让学生在不同层次的阅读体验中,领悟叶子“美”所折射出来的哲理光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