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就是环境的创造。学生的创新意识的培养,最终要在学校教育教学制度提供的资源和空间中来实现。在知识传递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创新意识的培养进而增强他们的知识创新能力,是我们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因此,可以认为构建一个鼓励创新的制度和环境,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2.
全球化趋势发展的背景下,创新教育、通识教育的实质就是要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新世纪人才.通过全球教育课堂针对性地提高学生多元思维能力、创新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通过介绍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范怡红教授"全球化与国际教育"课程改革来论证如何通过课程实践来帮助学生树立全球化意识、开拓视野、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将学生培养成为准国际公民.  相似文献   

3.
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开展课程思政势在必行.以"液压与气压传动"为例,从教学理念、教学过程等方面对该课程融入思政元素进行了精心设计.在教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团结协作的工程素质,树立学生的全局意识.通过制定课程思政教学大纲,明确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课程思政目标.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不断丰富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手段,创新教学模式.采用多种形式着力提升授课教师的课程思政水平,逐步完善评价体系.在教学实践中,使学生从课程思政中真正获益.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出一批专业扎实、政治素质过硬的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4.
"引导-探究"教学模式是一种在教师的积极引导下,以解决问题为中心,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的教学模式.它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为核心,让学生在探究学习中,参与知识的形成与研究过程,并始终贯穿对学生的创新意识、科学思维方法、严谨的科学态度、探索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5.
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是创新教学的目标。但在中专如何培养创新能力、创新意识,特别是以何种方式培养,目前尚处在探索研究阶段。有人认为应专门开设创新学课程,有人认为还是通过学科教育进行培养。但就目前中专教育的现状来看,结合学科教育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 根据物理学科的特点,中专物理课堂教学必须处理好掌握物理知识与发展创新能力的辩证关系。学生个体基础知识的积累与良好的知识结构是进行创新的前提。没有良好的基础,创新就无从谈起。中专物  相似文献   

6.
综合实践活动是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应运而生的一门全新的课程,是为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为目的来展开的。它在课程结构上,是学校、教师及学生"课程自由度"最大、课程"空间"最广、"课程实施"最  相似文献   

7.
1.知识继承与知识创新的关系。从课程建设的水平层面上,应着重处理好知识继承与知识创新的关系。应树立以素质教育和终身教育为理念的课程价值观和以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和培养可持续发展能力为核心的课程教学目标观。课程建设在目标上既要强调培养学生解决专门问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更要强调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和广泛适应能力。要注重知识的内化,着眼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要树立以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整合、科学素养与人文精神交融为特点的课程教学内容观,以注重学生个性发展为基本特征的课程教学方法观,在内容上既强调继承和掌握已…  相似文献   

8.
"专创融合"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产教融合改革发展的方向,更是高校培育新时代创新型人才和服务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专创融合"课程除了教授专业知识,还注重学生个性品质、创新意识、创业能力的培养.针对这类课程的特性,文章将SPOC+TBL的混合教学模式应用于"创业教育学"课程,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教学.一方面增强了学生的求知欲,另一方面培养了学生个性思维与团队协作能力,既提升了教学效果,也为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创新创业教育中的应用与实践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从创新意识培养的重要性与系统工程课程特点出发,以现有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理论为基础,从教学管理、师资队伍建设、大学生素质教育等方面对文科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寻找在系统工程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10.
"科研-产业-资源-双创"四维融合模式,可推动高校培养知识型、技能型和创新型的高素质专业人才."四维融合"可驱动课程知识的生成、教学内容的完善以及教学方法与组织模式的创新,且对产品设计专业人才在知识、技能和素质等维度提供能力范式导向.结合当前产品设计课程教学相关现状,提出以价值创造为目的的"知识-能力-情感-素质"四层级教学目标,构建基于"四维融合"的"三段递进式"教学内容、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模式,以期培养学生的科研素养、产业意识及综合性创新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1.
探究式教学通过"探究-创新"方式解决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问题.物理教学要改变单纯依靠教师知识技能传授的模式,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12.
传统的以教师传授知识、学生记忆知识为主要特征的课程教学模式一直主导和控制高校的课堂,在这一教学模式下,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不到有效发挥,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受到限制,难以实现创新人才的培养要求.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以在"家具造型设计"课程的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研究的主题,结合实际教学,使学生的创新意识,观察、探索、储备知识、分析信息等方面的能力在设计分析、确立设计指标、设计展开和设计实施的过程中逐步得以实现并加以巩固,为家具设计领域全新人才的培养探索了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14.
通过不断优化教学内容,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激化学生的创新意识.通过改进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挖掘知识和创新知识的思维.通过强化无机化学课程的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5.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具有自主创业意识和开拓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是时代赋予现代大学的新任务。合理的利用课程群能促进学科发展,帮助学生具备更为合理的知识结构,也是促进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文章以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为例,对如何利用课程群培养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国际经贸人才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水处理生物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通过分析转型发展下的给排水专业人才培养要求和教学现状,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验课程和考评体系等方面进行了教学改革探索,以期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创新应用型人才.通过本课程的教学改革,不仅能够使学生对本课程知识全面、系统化的掌握,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创新思维,还可增强学生的工程意识和团队意识.  相似文献   

17.
以课程论教学论的观点和方法研究了在师范本科物理专业基础课<热学>探究式教学的内涵、培养创新能力的途径和有效策略.结果发现,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热学>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热学>课程探究式教学培养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是:问题或课题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过程的体验培养学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评价与综合培养学生的创新教育能力;<热学>课程探究式教学培养创新能力的有效策略是:以课程知识、学科新成就及教师的科研成果为素材,以实践问题为载体,充分开发课程资源和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创设合理的问题背景,科学生成教学进程,让学生自主构建知识与能力.  相似文献   

18.
许文平 《文教资料》2020,(6):42-43,34
当前多元新媒体视域下,"大学语文"课程应适应媒体时代及高校信息化教学新需求,以问题意识为导向,采用思维导图等方式完善学生的知识系统,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促使学生形成批判式思维,促进学生对现实进行观照,对生命意识进行探寻,形成以问题意识为核心,依托现代多元媒体为载体的多向维度的知识和生命体验,最终达到美育目的.  相似文献   

19.
学校素质教育的灵魂,指向,是创新教育,即在基础教育阶段以激发学生创新精神,培养学生创能力为出发点的教学实践活动.数学基础课程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广泛的应用性和较强的实践性,因此,数学教学要打破常规、标新立异,鼓舞、引导学生大胆创新.而创新教育首要的任务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1 以学生已有经验为认知基础,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学生的创新意识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后天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形成的。教师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有目的引导学生自行引入概念、公式、法则等,既有助于学生增强对新知识的理解,又  相似文献   

20.
本文认为日常的课堂教学是创新型英语人才培养的重要舞台和组成部分,"高级英语"等专业技能课可以在创新型英语人才的培养中发挥作用.因此,在教学中,应当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创造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引导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活动中获取知识.同时,在进行具体技能的教学时,也应当体现注重培养学生创新素质与能力的理念,使课程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