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8年5月12日,四川发生震中在汶川,里氏8.0级地震。就在汶川地震发生后的短短数分钟后,新华社就发布了汶川县发生地震的消息。32分钟后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首发新闻,52分钟后即推出直播特别节目《关注汶川地震》。两  相似文献   

2.
王红蕾 《记者摇篮》2009,(11):47-48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特大地震。14时45分,地震发生后仅17分钟,新华社就向全世界发出第一条英文快讯,两分钟后发出简明消息:“经中国国家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在四川汶川县(北纬31.0度,东经103.4度)发生7.6级地震。”15时4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发出第一条地震快讯。地震发生32分钟后,中央电视台一条关于汶川地震的口播新闻传遍全国各地。16时40分,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随温总理上专机,奔赴灾区,并播出温总理在专机上发表的重要讲话。  相似文献   

3.
邱翔 《中国广播》2008,(9):34-35
5月12日汶川的灾情就是集结号,中央、地方各路媒体迅速行动,“千方百计第一时间赶到现场”,以最快的速度向全国、全世界报告汶川发生了什么。地震发生后的17分钟,14:45,新华社向全世界发出第一条英文快讯,两分钟后发出简明消息;15:00,中央电视台第一条关于汶川地震的口播新闻出现在荧屏上;15:04,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电波发出第一条地震快讯……  相似文献   

4.
向抢险救灾第一线的记者致敬!在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32分钟后,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报道了重大灾难的发生;52分钟后推出直播特别节目《关注汶川地震》;在温家宝总理乘坐的飞机降落成都10余分钟后,  相似文献   

5.
于舸 《新闻实践》2010,(7):70-71
玉树地震发生11分钟后,央视《中国新闻》首次以口播方式播发地震消息,随后在各档新闻中持续以电话连线、视频连线、新闻特写等方式报道最新震情、救援工作进展、灾民安置状况。从4月14日早上8点开始到17日早上8点,共播出各类关于玉树地震的新闻760条次,总时长1700分钟。  相似文献   

6.
赵博 《新闻天地》2008,(6):63-63
汽车、火车、舰船的汽笛鸣响、防空警报鸣响……2008年5月19日14时28分,距离汶川地震发生整整7天,中国人集体默哀3分钟,向在汶川地震中遇难的同胞志哀。  相似文献   

7.
7月4日11时56分,河北文安发生5.1级地震,京、津等地普遍都有震感。12时16分,地震发生后20分钟,新华社以快讯形式,报道了这一突发性的自然灾害。事件消息随即被各大网站转载,置于首页头条位置,央视《新闻30分》亦在第一时间,播报了文安地震的消息。媒体及时迅捷的报道,使灾害引起的社会震荡很快趋于平静。时间倒退30年,1976年7月28日,唐山地震发生后的第一篇消息是新华社记者3天后发出的,从3天到20分钟,中国媒体对突发事件报道迈出了跨越性的一步。  相似文献   

8.
2011年3月11日13时46分,日本本州岛仙台港东130公里处发生里氏9.0级地震,地震发生后的几分钟内,传统媒体还没来得及作出反应,新浪微博的网友已经在第一时间上传了地震的消息,速度之快、内容之丰富均出乎意料,不仅有地震发生瞬间的视频、图片,也有当地群众对地震的各种反应,不到一个小时,微博  相似文献   

9.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里氏8.0级特大地震。地震发生17分钟后,新华社向全世界发出第一条英文快讯,2分钟后发出中文简明消息。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在15:00的整点新闻中以头条形式播出地震消息,同时开展了以《抗震救灾众志成城》为主题的现场直播报道。无论传统媒体,还是新兴媒体,都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为受众传送灾情,报道救援情况。相对于2003年的“非典”事件、2008年初的冰雪灾害及3月的“西藏事件”,新闻媒体在这次突发事件中的表现可圈可点。  相似文献   

10.
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了里氏8.0级的强烈地震。地震发生几分钟后,国际各大媒体就纷纷把中国地震作为国际报道的重头戏,对地震作了全方位、多角度的报道。作为公认的美国报界国际报道最具影响力、对美国其他主流报纸的新闻决策起引导作用的报纸——纽约时报也对这一重大事件作了全程跟踪报道。  相似文献   

11.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汶川发生8.0级大地震.7分钟后,新华网发出快讯:"12日14时35分左右,北京地区明显感觉到有地震发生."25分钟后,新华网再发快讯:"四川汶川发生7.6级地震"(注:后地震级别两次修正至8.0级).由此,一石激起千层浪,国人的平静生活一下子被媒体打破,世界的目光顷刻聚焦中国.  相似文献   

12.
本文首先介绍了地震信息基础架构以及美国地震信息基础架构的建设和我国地震信息基础架构的发展状况.然后根据面临的地震科学前沿问题,提出了在未来5到10年里,我国地震信息基础架构发展的战略方向,即扩展和完善地震信息网络、建立地震数字化数字体系、发展高性能计算数字模拟技术、开展信息服务和建立地震网络协同、应用信息通信新技术、培养复合型人才等.  相似文献   

13.
郜筱玥 《新闻世界》2013,(10):287-288
本文选取2008年“5·12汶川地震”和2013年“4·20芦山地震”后一周《华西都市报》的相关报道作为研究文本,采取内容分析法,并结合对两次地震稿件报道内容、来源、新闻配图情况的量化统计进行分析得出,从2008年汶川地震灾后报道到芦山地震灾后报道,无论是宏观上对整个报道的策划还是细节上该报都有了长足进步,但在报道责任意识与挖掘自媒体能量上仍有待提升。  相似文献   

14.
从地震报道看传统媒体的创新应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名网友的震后"网络168小时" 5月12日14:28,四川汶川发生8.0级特大地震. 14:35,地震发生仅7分钟后,第一个灾区网友描述地震情况的帖子发到了"百度贴吧"的地震吧上. 14:46,新华网发出第一条关于汶川大地震的消息.  相似文献   

15.
一、NHK灾难报道特点1.时效性强.一旦某个地方发生了地震,30秒内NHK电视画面上就会出现地震速报,两分钟后播音员即开始详细介绍地震震级、震中等信息.①不惟如此,NHK还尽可能对地震进行预报.如在此次地震发生前十几秒,NHK收到速报并插播紧急警报,预告将有强烈地震,而当时正在直播国会辩论.  相似文献   

16.
2005年11月26日8时49分,位于江西省九江县、瑞昌市交界处的九江县发生5.7级地震,9时15分,据地震发生仅26分钟,“江西九江发生地震南昌已无安全问题”的消息通过大江网对外公开发布.并迅速在互联网上传播。  相似文献   

17.
25秒能做什么? 2017年8月8日21时19分,四川省阿坝州九寨沟附近发生7.0级地震.地震发生后的约18分钟后,即21时37分15秒,中国地震台网的机器人便自动编写稿件,仅用了25秒就发出一篇540字的稿件,配发4张图片,并向媒体推送.  相似文献   

18.
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了里氏8.0级的强烈地震.地震发生几分钟后,国际各大媒体就纷纷把中国地震作为国际报道的重头戏,对地震作了全方位、多角度的报道.作为公认的美国报界国际报道最具影响力、对美国其他主流报纸的新闻决策起引导作用的报纸--纽约时报也对这一重大事件作了全程跟踪报道.  相似文献   

19.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汶川发生大地震。7分钟后,新华网发出快讯:12日14时35分左右,北京地区明显感觉到有地震发生。25分钟后,新华网再发快讯:四川汶川发生7.6级地震(注:后地震级别两次修正至8.0级)。由此,一石激起千层浪,国人的平静生活一下子被打破,世界的目光顷刻聚焦中国。  相似文献   

20.
如果只有五分钟,我们如何才能挽救更多的生命?近日,日本东北部9.0级地震及其引发的巨大海啸和次生灾害不仅仅给日本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并引发了全世界尤其是日本周边国家的关注。中国媒体对于此次地震灾难进行了大量实时报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