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国竞技体育"阴盛阳衰现象"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中国女子竞技体育运动以发展快、项目多、实力强、潜力大的特点,优于男子的发展,出现了众所周知的体坛“阴盛阳衰“现象.通过对中国社会制度、国外竞技体育背景等几个方面研究,揭示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有历史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政治需要、举国体制、项目等原因.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随着国际竞技体育的快速发展,我国女子在参赛人数、参赛项目、获奖牌数量等方面表现出良好的崛起态势,在中国乃至世界体坛占有重要地位。分析我国女子竞技体育崛起原因主要为女子解放运动、体育体制优越性、女子社会角色新变化等因素。为维持女子体育的科学发展,需要进一步完善竞技体育管理体制、优化女子项目结构、健全女子运动员保障体系,更加彰显出我国女子竞技体育的强大优势,为建设体育强国做出合理规划。  相似文献   

3.
我国女子竞技体育优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北京奥运会我国女运动员获奖情况为分析切入点,从社会制度与举国体制、经济实力与综合国力、传统文化与性别平等、运动队管理与科学训练、体育人才培养体制与项目的战略结构调整、高等教育大众化与体育商业化、女子竞技体育职业化与运动员社会保障体系、世界女子体育的蓬勃发展等方面,探讨中国女子竞技体育优势现象产生和发展的原因以及影响此现象的社会学因素.提出坚持和完善我国竞技体育的举国体制、保障女运动员的基本权益、加强对女子竞技体育的宣传、进行项目的战略结构调整、加强训练的科学性、完善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体制、夯实学校体育基础、完善运动员社会保障体系、促进女子竞技体育职业化等建议.  相似文献   

4.
近几十年来,中国女子竞技体育得到了快速发展,并在国际大赛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引起了广大专家学者的关注。本文分析近十年来中国男女运动员获世界冠军、破世界纪录及近六届奥运会的情况,得出"女子竞技体育优势"的结论,随后从社会学角度,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旨在为保证其健康、持续发展提供社会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回归身体——竞技体育的呼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技对竞技体育文化形态的建构起着积极作用。伴随工具理性的高扬、价值理性的失落,科技日益成为一种体育异化的本质力量。科技的僭越给现代竞技体育的发展带来众多困境。回归身体,是当代竞技体育的呼唤,同时也是消解当前发展困境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6.
对我国运动员教育缺失、滥用违禁药物、裁判执法不公、假球、赌球等竞技体育中的文化迷失现象及其原因进行分析,认为人文精神的缺失、价值取向的异化、过度商业化的冲击、体制的弊端、法律的缺位是导致文化迷失的主要原因,提出应让竞技体育回归本质、回归教育,完善竞技体育的管理体制等对策.  相似文献   

7.
对竞技体育中"超越"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竞技体育对超越的追求越来越高,但要明白超越的主体是人,具体而言应该是人的肉体与精神的合二为一.随着高科技的渗透,竞技体育中的主体已经发生异化,由于人类身体的有限性致使超越成为精神层面的追求,但运动是由精神和肉体共同完成的,人为的割裂,结果只能是主体模糊.手段代替不了目标,当超越的方式、手段异化为超越的目标,超越陷入另一个无法摆脱的迷阵.以数量化的精确性为主的标准为超越设置了最终的陷阱,要知道超越是没有尽头的.有了尽头的超越就不是超越.追求超越精神是因为人类能从超越中得到快乐与幸福,无限制地追求超越纪录,不择手段地追求超越,最终将人类带入的是欲望的深渊.  相似文献   

8.
中国女子竞技体育在国际竞争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引起了世人的关注。人们曾就此问题进行过讨论,提出了不同的看法。本文从文化学的角度,沿着中国女子体育运动发展的历史轨迹,分析了中国女子竞技体育产生跃迁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在研究我国体育总体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客观的对我国竞技体育,群众体育和学校体育的发展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我国竞技体育虽然表现出了强劲的发展势头,然而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注意。要成为真正的体育强国,除了采取适当的形式大力发展竞技体育以外,还应该加大群众体育和学校体育发展的力度,解决我国体育发展中的弱势部分。  相似文献   

10.
竞技体育解读与“竞技体育强国”探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实现我国“竞技体育强国”目标的对策,通过深刻剖析竞技体育,揭示“一个国家竞技体育的整体运动成绩水平,首先取决于其运动人口的数量”的当代竞技体育的基本特征;“运动人口严重不足”是我国竞技体育存在的首要问题.通过对“体教结合”源自假问题和高校办高水平运动队的剖析,论证我国微观举国体制的历史局限性,提出我国竞技体育发展路径变革的框架.  相似文献   

11.
对我国8所高校70名女子软式排球运动员运动损伤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由于软式排球具有重量轻、球体质地柔软、动作难度较小等特点,长期大运动量、大强度运动会造成肩、肘、腕、手指及踝等关节部位的慢性损伤;随着训练年限的增长损伤率也显著增高;软式排球的技战术特点所造成身体损伤部位的比例不同;造成运动损伤的主要原因有过度疲劳、精神不集中、伤病在身、场地、器材等;高校女子软式排球运动员在训练中的损伤率远远高于比赛中的损伤率;为了减少和避免运动损伤,应加强身体素质及技战术方面的训练。  相似文献   

12.
竞技体育之人文社会学研究的若干反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主要采用文献研究及比较、逻辑推理等。研究得出以下结论:竞技体育人文社会学研究的内涵与指向包括:(1)竞技体育的运动、文化等内容的多重包容;(2)竞技体育的发展中一定的价值、理想取向;(3)体育的发展必须关注人的研究;(4)竞技体育的运行、发展规律及对社会问题的关注;(5)研究的元理论。竞技体育人文社会学研究及理论构建的层次与分类有:(1)宏观层次———竞技体育价值、理想、精神、品质的阐述;(2)中观联结层次面———元理论与方法、工具性中介;(3)实际操作层次———具体应用方面。研究中呈现多学科交叉、结合与渗透的特色,竞技体育人文社会学研究中要注重两大关系的处理与协调,即理论与实践、"实证化"与"人文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竞技体育对人类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是巨大的,但对女运动员群体的"非人道伤害"也是客观存在的,具体表现为:高强度、非正当训练带来的女运动员伤病健康问题;隔离式异性交往带来的女运动员恋爱婚姻问题;低文化教育和封闭化管理带来的女运动员退役转型问题。可以尝试通过减少破坏力大的竞技项目、杜绝非人道的训练手段、健全在役运动员安康保险体系、完善退役运动员权益保障机制、引导社会形成健康的体育价值观、采取理性适度的奖励等措施,把竞技体育带来的伤害降到最低、把预防挽救措施做到最严密和最周到,最大限度维护女运动员的权益。  相似文献   

14.
体能是运动员从事运动训练和竞赛的身体能力。广义上的体能,主要指身体的运动能力,包括身体操控及心理控制能力;狭义上的体能,则主要是指生理能量,即生理代谢的能量系统。通过观察与数据分析,从广义体能的角度,分析探讨中国女子手球队体能训练方面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对体育报道进行文本分析,从角色分析与对象化词汇层面理清媒体建构男性话语权力的策略,初步探究在足球运动领域男性话语权力的合法地位与女性话语缺失(女性"失语症")形成的必然性.在寻找女性"失语症"的根源的同时,提出女性体育报道应采用策划性报道和以软新闻报导为主的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16.
竞技运动异化问题的社会学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竞技运动的异化问题一直伴随着竞技运动的始终,它对竞技运动的影响也愈来愈深,因此竞技运动的异化问题就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笔者通过社会学中的政治、经济、文化三个不同领域对竞技运动的异化进行了分析,并试图用唯物辩证观来正确认识竞技运动的异化现象,同时用人文主义观来化解竞技运动与竞技运动异化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17.
论我国女选手在竞技运动中的功绩及其成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阐述了我国女选手在竞技运动中的光辉业绩,进而分析了我国女子体育进步特别快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运用问卷调查、访谈和查阅医疗档案等方法对参加第十三届全国运动会体能主导类项目的232名运动员的运动损伤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依据体能主导类项目的力量、速度和耐力3个项群分类,分别给出了各个身体部位运动损伤的发生率及其排序,并对不同项群之间身体部位损伤发生的情况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力量性、速度性和耐力性3个项群内部各自运动项目的运动损伤部位、损伤次数和发生率的排序均具有相似的规律,各个身体部位损伤的分布在同一项群内部的不同项目间均具有显著的相关性。项群间运动项目的损伤部位分布规律存在较大差异。得出以下结论:运动损伤具有"项群现象",运动损伤可进行项群划分,便于运动训练管理及优化后勤保障从而保证运动训练的系统性和运动成绩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