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教育历来重视德育,德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构成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因素。然而,我们的德育实效是无法令人满意的。对中学德育低效的成因分析观点众多,如:对中学德育工作期望过高;社会机制的低效;德育的简单化;没有受到实质生重视;学校、家庭与社会的德育矛盾冲突等。但是,“德育是教师教导下学生的能动的道德活动过程”。学生是德育的主体,教师起主导作用,“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学生简捷有效学习、发展身心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2.
德育方法是实现德育目标,完成德育任务的途径和手段,是教师与学生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媒介和桥梁。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由于学生的心理和思想有所变化,因此德育方法也应顺应时代发展要求,需要进行革新和创造,达到与时俱进的优良效果,本文针对学校普遍存在的德育方法问题进行了探  相似文献   

3.
德育是关系学生一辈子的教育,也关系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当前,农村学校教师德育理念落后、德育工作方法单一,并且面临学校不重视、社会风气不佳、家长文化素养不高的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农村学校德育应从“加强德育教师培训,提高教师德育能力”“创新德育模式,提高学校育人效果”“多方协调,净化社会环境”“家校合作,形成教育合力”等方面来开展工作,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养。  相似文献   

4.
学校德育管理是根据一定的德育目标,通过决策、计划、组织、指导和控制,有效地利用德育诸要素,以实现育人的学校管理活动。在素质教育大环境中,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纪教育和心理素质教育,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起着主导的作用。在“课课有德育,人人是导师”理念的指导下,高中历史教师积极开展德育渗透,让德育思想潜移默化进入学生的头脑中,真正把知识性和思想性统一起来,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每位高中历史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5.
新时期下小学德育教育是小学教学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加强学校德育教育工作,学校对于学生的德育的培养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是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和事业的观的基础,也是新时期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所以,学校应该不断探索有效的提升学生德育的手段。小学生正处于良好习惯养成的重要阶段。学校作为教育主体,应该从校园环境,教师自身素质,以及学生自身入手,加强学生德育的培养,使学生不仅掌握学科知识更具有良好的品德。  相似文献   

6.
新时代背景下教育还存在一些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等问题.我校这些年来探索基于共生理念下的学校文化建设、队伍建设、课程建设、课堂建设和德育建设等方面的实践,进而达到了学校与学校之间,学校与教师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共生互惠共同发展的良好效果,对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以及提升学校品牌起到积极正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家校共育是有效加强教师和家长之间交流的重要教育理念,既能在家庭中延伸补充学校教育,也能让家长在和教师的互相配合下提高德育效果。因此,小学教师应该以家校共育为视角开展德育,在家庭和学校的相互配合下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观念和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8.
1.尽快完善德育管理体制和管理机构学校党政领导要加强对德育工作的领导。校长要对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负责;在党委的统一布署下,建立和完善校长及行政系统为主实施的德育管理体制。要把德育贯穿在教育的全过程,落实在教学管理、后勤服务等各个环节上。可根据学校实际,抽出部分德才兼备的专职教师组建德育教学管理机构,形成和提高德育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增强德育教师的主人翁责任感,这是搞好德育教学的基础。德育部(室)要加强对广大教师的宏观指导,为他们开展调查研究,搞好教学德供服务。2.整体规划学校的德育体系要遵循大…  相似文献   

9.
作为信息时代的产物,网络(新媒体)环境下德育是对传统德育模式的改革与转变,是德育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提高网络环境下德育实效性在新媒体时代中显得尤为重要.基于此,展开对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的研究,以互联网为纽带,探讨如何将网络资源、学生、家长、教师、学校等相联系,寻找有效网络德育途径,旨在促进中职学校的现代化德育.  相似文献   

10.
学校是培养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人才的园地,学校教学大纲提出:育人为主,德育为首是学校教学的基本教育路线。可见德育教育在学校教育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体育课教学又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教育是在教师的指导和学生的参加下,按照体育教学大纲和体育工作计划要求,由教师指导学生掌握体育和卫生保健知识、基本的运动技术和技能,增强学生体质。  相似文献   

11.
在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发展的德育目标及其实践,是当前学校教育在教学与德育辩证关系下对语文教学提出的要求.它是在学生主体性的发展和教师主体性的发展相偕生成、互相提升的过程中起步、完成的,其核心是学生在主体性教育实践中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自我评价、自我管理.此外,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发展的德育行为应该立足合作精神、基于科学认识、具备国际视野.  相似文献   

12.
德育一直是教育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在新时代背景下,学校和家长也越来越重视学生的德育。由于小学生心智发展还不成熟,对思想道德观念还很模糊,容易受到周边环境的影响。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教授学生知识的同时,更要注重对学生德育的渗透,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结合多年教学经验,就小学语文教学与德育相结合的重要意义进行分析,进而提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具体策略,希望对广大小学语文教师能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3.
在立德树人理念的引领下,对低龄学生进行德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本文通过分析立德树人背景下低龄学生德育的现状和问题,探讨了德育对低龄学生发展的影响,提出了基于立德树人理念的低龄学生德育策略。在具体教学中,强调家庭与学校合作、德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教师科学引领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完善德育体系的建议。以期通过这些建议,可以让人们更好地认识立德树人理念在低龄学生德育中的作用,从而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卢德彬 《辅导员》2013,(8):33-34
<正>"规范养成"是德育的基础,学校应该致力于学生基础道德的形成,努力为他们的终身发展打下基础:"文化浸润"德育的灵魂,学校应以先进的文化陶冶人、塑造人、发展人,提升健康的人生品位,追求高尚的精神境界;"和谐育人"则是德育的宗旨,学校应创设和谐的教育氛围,整合教育资源,协调教育要素,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一、立足规范养成。所谓"规范养成",就是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按照德育要求,依靠外界以及自己的自觉控制与调节,反复进行练习和实践,以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  相似文献   

15.
德育是小学教育的重中之重,对学生在智育、体育、美育还有劳技的培育上都起着调控与支持的作用。班级是学校和班主任进行德育的重要场所,同时班主任担任着德育的重要角色,班主任是否能够抓住德育的核心直接影响到学生以后的发展。从德育的开展着手,阐述德育开展的一些方法和怎样才能抓好德育,有助于教师加大对学生德育的发展,充分发挥德育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浅论基础教育校本德育培训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什么是校本德育培训 校本德育培训是指在教育专家指导下,由学校发起、组织、规划以解决学校德育教育所面临的实践问题,以提高教师德育教学水平和能力、促使学校德育教育良性发展为目标。因地制宜、因人施教,以中小学校为中心、以校长为第一责任人的开放式的教师、家长、学生德育培训活动。  相似文献   

17.
生活型德育是基于理论与现实的思考而提出的一种德育模式.它强调德育活动要在教师的引导下,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联系,创设学生熟悉的德育生活情境,让学生讨论、实践、感悟和体验,让学生过有道德的学校生活,从而实现幸福生活的德育目的.  相似文献   

18.
德育是目的和任务,不是一项工作;德育是全体教师的责任,不是德育处的工作;德育基于学校实际,不仅是完成上级任务;德育须有社会和家长的参与,学校难以承担全责;学校应直面德育困境,积极调整策略,针对教育普及化、大众化以及身心全面发展并不断改变着的学生实际,整合家庭、社会多方力量,发挥核心作用,在学生成长中创设出体验的时间和空间,在过程和经历中不断提高德育实效。  相似文献   

19.
国家教委要求各高等院校把政治思想教育列为学生的必修课。这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新型社会主义大学生的重要措施。政治思想教育即德育,是学校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和道德品质教育的总称,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学生的德育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出现了许多新的特点。作为一个德育教师,应该研究学生德育的新规律,探讨德育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20.
学校心理辅导在我国作为一种新生事物,经过十几年的发展,逐渐得到了学校、家长、社会的认可。但在学校工作中,心理辅导与德育是相辅相成的,学校既要把学生培养成社会所需要的人,又要使学生心理得到健康发展,促使学生成为一个完美发展的人,因此在实践中就会产生心理辅导和德育界限不清的问题。特别是由于目前我国的学校心理辅导工作没有在全国范围内展开,无统一、明确的规范,且一些学校的心理辅导教师以前是德育教师或身兼心理辅导和德育二职,还有一些学校的心理辅导工作由政治教育处来负责,心理辅导的德育化倾向日益突出。要防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