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心,这样拉近     
2006年我带的班上有个叫吴悦(化名)的女学生在周记中悲愤地写道:"老师,我讨厌你对同学不公平的眼神……本来我有好多好多的话想对你讲,想起你蔑视的目光,我打住了并开始恨你。"看了后我想:学生渴望老师在人格上、思想上对他们一视同仁,学生对我产生信任危机了。离开了信任,师生之间真诚的心灵交流便成了无源之水。  相似文献   

2.
一、勤看 要想对班级有最真实、最客观的了解,对学生有最全面、最深入的看法,最好的方法就是班主任亲自下到班级中去观察,利用一切机会和点滴时间观察学生的言行举止;课间休息时看彼此的交流,上课时看他们的神态、眼神,自习时看他们的学习情况,活动时看他们的表现等。以此来对学生做多方面的了解他们的性格、爱好、特长和他们的不足等。  相似文献   

3.
她的眼神     
作为一名教师,我喜欢与我的学生进行眼神的交流,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从学生的眼神中,我能看到他们的渴望、喜悦、羞涩、愤怒、焦躁……我还能看出此时此刻他是否沉浸在我所创设的课堂情境之中。小默的眼神就是我所希望看到的那一类:单纯上进、心无旁骛。小默是我喜欢的一个  相似文献   

4.
初中的信息技术课历来都是实践多于理论,也就是整堂课都是在微机室完成的,学生自己上机练习占据大部分的课堂时间. 有一节课,在我演示完Word中的段落设置操作之后,剩下的时间安排学生进行上机操练,绝大部分的学生都在认真完成本课的任务:给一篇文章设置左缩进、右缩进和首行缩进,并将段前、段后间距及行距设置为给定值.而我可以在教师机上看到每个学生的操作情况,遇到有困难的或不会操作的学生就指导一下,课堂纪律似乎很好. 突然一台计算机的屏幕"闯"人我的眼帘,这不是一个游戏界面吗?仔细一看,原来是12号机的学生小王正在玩游戏.只见他眼神专注,特别投入.我很好奇,想看看他到底玩什么游戏那么入迷.过了几分钟,我发现他周围的一些学生像是发现了"新大陆",都时不时的扭头看向小王的屏幕,甚至轻声的交流起来.过了一会儿,我惊奇地发现"战场"一下子扩大到了他周围的好几台机器上.我定睛一看,他们玩的居然还是网络游戏,而且还是联网打的. 我们当时上网操作还没教,所以我特别想知道他们是怎么在网上找到这个游戏,又是怎么联起来打的.于是我继续观察,果然发现了他们的操作步骤,先是在地址栏输入www.baidu.com,再通过搜索引擎找到了游戏的地址,把它下载到自己的计算机上,然后再安装.在操作过程中,他们时而交头接耳,时而在纸上记着什么,有的同学遇到问题,会请教小王,而小王也会很耐心地给他们讲解并教会他们如何操作,很快他们就"打"成一片了.他们的"学习"那么主动,他们的"合作"那么默契,他们的"探索"那么积极,他们的"心情"那么愉悦,几个人居然通过合作学会了上网、下载、安装软件等一系列操作.  相似文献   

5.
2008年10月的一天,我正在办公室看书,"咚"、"咚咚"、"咚咚咚",敲门声由徐变疾,由轻变重。我打开门一看,原来是几位学生。他们的眼神有的愤怒,有的失望,有的沮丧,但更多的是无奈和求援。我请他们坐下,并给每位同学倒了一杯水。他们需要安抚,安定。  相似文献   

6.
项海林 《教育》2012,(25):24
我第一个教师节那天,家长纷纷送来鲜花,我当时虽然是个"新手",但家长看我的眼神中充满了钦佩和期待。他们期待自己的孩子能在特教教师的教导下学会自理、自立,甚至将来能够走上社会,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有名学生的奶奶亲自动手制作了丝网花送给我,已经过去那么多年了,  相似文献   

7.
第一个故事:第一次见面时,他们先是沉默,然后彼此默契地笑了--他们是如此的不同,职业、家庭、成长环境,但他们在几十秒的时间里,就寻找到了彼此的共同点--他的眼神温柔敦厚,她的眼神单纯善良.她说:"你知道吗,你是那种第一眼看了就知道可以随便欺负的人."他说:"我敢保证你就是我理想中的贤妻良母形象."可是,他们后来还是分手了,因为不善于表达,少有交流,他们由沉默开始,然后在沉默里越走越远.  相似文献   

8.
我有一个皮包用了20年,每次我向年轻人说起,他们都张着难以相信的眼神看我的皮包。  相似文献   

9.
各抒己见很喜欢看孩子的眼神,那样纯真,那样无邪,就像一扇永远敞开的、明净的玻璃窗。初登教坛,我不敢正视孩子的双眸。那几十双充满新奇与期待的眼睛齐刷刷地投向我,让我有些害羞,又有些窘迫。当我逐渐可以游刃有余地驾驭课堂时,我喜欢上了孩子的眼神。你看,当我绘声绘色地讲述时,孩子们目不转睛,好奇的眼睛里充满对知识的渴求;当我巧设悬念、循循善诱时,孩子们带着一脸的疑惑,眼神是那么迫不及待;当我饱含深情地抒怀时,他们也用真挚的眼神回应我,不由自主地被我感染。这时候,我觉得他们就像一群天使,而我,就是那个和天使对话的人,他们的眼…  相似文献   

10.
沉默是金     
一节写字课上,一个男生突然笑出声来。我抬起头,他马上停下来,低头抓起笔。我默默地注视着他,足有两分钟。他的脸红了,最后竟不知如何下笔了。下课后,这个学生主动找到我,向我承认了错误。我还想起许多类似的事情:课间几个学生在教室里大声喧哗,我走到教室门口,他们安静了下来;听广播时,两个学生小声说话,我走到他们跟前,他们很快坐好了;默写词语时,一个学生想翻书看,可接触到我的眼神,马上放下了书……沉默是无声的语言,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自省的机会。他们等待批评,然而等来的却是出乎寻常的沉默。学生由紧张到惊讶再到愧疚,心灵受到震撼,促…  相似文献   

11.
五年级的孩子不同于一年级小孩,他们虽然有了一定独立思维的能力,但很不完善,也很肤浅,他们可能期盼我管理好班级,但又没有足够的理由相信我。这一点,我从他们的眼神里可以看出来。所以,我的第一次班会,可以说是我给学生的第一印象,它将影响着学生对我这个中途上任的新班主任的信任程度。  相似文献   

12.
<正确对待理想与现实>是思想品德九年级第四单元内容,为了引导学生产生真切的体验和感悟,我设计了组织学生小组讨论、交流自己的理想这样一环. 课堂上,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我观察到,有一位女生在专注地画着一棵棵小草,另一位男生则聚精会神地涂鸦着一只乌龟.凭感觉,他们显然是在做与学习无关的事情,于是善意地提醒他们要参与到小组活动中来.两人似乎有些"委屈"地看了看我,停下了手中的笔.  相似文献   

13.
一、研究的缘起(一)一次特殊的对话今天像往常一样批改学生交来的语文作业本,A组学生正确而工整的书写让我有着愉悦的视觉享受;B组学生作业书写有进步,让我暗暗自喜;C组学生我只要求他们按时完成书面作业。突然,翻开一本作业本,发现作业竟然一字未写!这是C组的一名学生,他的家长平时还是比较关心孩子学习的,曾经为了一个生字的部首跟我单独交流过意见,我还庆幸有这么热心的家长。想到这,更让我觉得恼火,正准备批评这个孩子,可看到孩子像知道自己犯错似地极力躲避我的眼神,我忍住了。又仔细看了一下作业本,发现作业本下方有一行铅笔  相似文献   

14.
自永军 《政治课教学》2016,(Z1):103-104
教学相长是一个古老的话题,做一个"示弱"的老师,我们才会感受到学生的"强大"。在这几年的教学中,我发觉学生很多时候比我能干,当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被调动、潜力被挖掘时,语文教学可以非常精彩。教育是一种心与心的交流,要改变学生首先要改变自己,教师应该具有这种向内看的思维品质。在多年的教学工作中,我感觉自己就是和学生一起成长的。从这一角度讲是学生促进了我的成长,是学生让我改变了自己。学生在给我的一封信  相似文献   

15.
另一把钥匙     
我不知道别人家的女孩是怎样和爸爸相处的,只知道随着我的长大,我和爸爸几乎不再有语言的交流。在家的大部分时间,我除了写作业,看电视,玩电脑,就是默坐在自己的小屋里想这想那。爸爸注视我的眼神也变得淡淡的,淡得让人不可思议。  相似文献   

16.
课前检查作业,本以为上节课一再强调“作业一定要按时交,否则……将重重处罚”的话会起作用,谁知还是有三个人“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全班同学都在看着我,看老师说话算不算数。我正准备对他们严厉批评,但他们那无所谓的神态和冷漠的眼神让我一颤!不能再批评了!我的思绪在快速地  相似文献   

17.
“……一年多了,爸爸总是和妈妈吵架,终于还是抵挡不住那个坏女人的勾引,他不要我和妈妈了,我恨他们。现在,每天上学我好怕同学们看我的那种眼神,我不想和他们玩了。上课时我怎么也不能集中精神去学习了,我成绩已经下降了很多,我不想再上学了。我今后该怎么办啊?……”  相似文献   

18.
爸爸六年前病逝。妈妈常听人说后爸就没有亲爸好,说她一旦再结婚,怕我得不到她的全部感情,所以她时刻提高警惕,严防我知道她和张老师的恋情。其实,我早已从他们的眼神里看出来了。  相似文献   

19.
黄雪琴 《师道》2009,(1):4-5
自习课上,班长跑到我的办公室,报告说教室里乱糟糟的,快要吵破天了,新老师要我过去整顿。三步并作两步,我迅速赶到教室门口,朝新老师点了点头,并未发一言,只环顾整个教室,那嬉笑吵闹的孩子们看了看我,逐渐安静下来看书、习字。课后,跟新老师交流班级情况,他由衷地说:“到底是老班主任,一个眼神就能镇住学生。”不知怎么的,猝不及防的瞬间,我就想到了您和您的眼神。  相似文献   

20.
我爱读书,常常情不自禁地凝神遐思;我更爱读着书的学生,他们专注的眼神,分明是对真善美的无限渴望。文学大师巴金说:"我们有一个丰富的文学宝库,那就是多少代作家留下的杰作,它们教育我们,鼓励我们,要我们变得更好,更纯洁,更善良,对别人更有用,文学的目的就是要人变得更好。"且歌且行,我珍惜这份师生共读的书香情缘;且歌且行,我理性地带领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向青草更深处漫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