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追踪古诗词鉴赏的足迹
1949年前,受到封建社会的影响,以及一些新文化的深刻冲击,在古诗词鉴赏的理论与实践方面未能出现较多的作品,只是一些零散的范例点评。诸如:俞平伯《清真词释》、顾随《东坡词说》、《稼轩词说》,该时期未能出现体系周密的鉴赏方法。 相似文献
2.
<正>比较阅读,是指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围绕一定的学习目标,针对文本的字词、句段,内容、形式,作家以及风格等方面的特点,通过与它相似的或相关材料的对比,使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感受更加深刻。叶圣陶老先生曾经说过:阅读方法不仅是机械地解释字义,记诵文句,研究文法修辞的法则,最要紧的还是多比较、多归纳。由此可见,比较,不仅是一种重要的阅读方法,还是一种过程、一种意识、一种思想,它可以将阅读推向更深的层次。那比较这种 相似文献
3.
4.
杨晏如 《贵州教育学院学报》2011,(7):81-84
改变中学生文辞贫乏毫无文采的有效途径之一是摘抄。指导学生摘抄,首先要教会他们摘抄哪些内容,并学会判断、辨别摘抄句主要用于哪些方面的题材。巧用摘抄句的窍门是:1.直接照搬,2.加前缀或者后缀,3.灵活运用适度删减和变化,4.仿句式套用。引用摘抄句时的注意事项:1.一定要有一根线把摘抄的内容引到自己的文章中来。2.加前后缀时,句子一定要注意和摘抄句的衔接自然。通过这种方法的指导,学生能在摘抄时有方向、使用时有方法。在有效运用摘抄的同时,自己加以细细体会,斟酌、增减,久而久之,无形中就能慢慢地把原来简单地照搬换化为一种语言能力,写出自己的感悟来,有效地提高了作文文采。 相似文献
6.
7.
8.
陶行知先生说过: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到心里去.所以,寻求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学生与家长之间的心意相通,才能最终实现教育的效果的最大化,让每一个生命的灵动起来.以新接的一届四年级学生为例,谈谈如何做到这一点. 相似文献
9.
10.
11.
12.
<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科技进步与素质结合的核心,它重视科学、重视人才、重视教育,是符合时代精神的现代化的教育。计算机是继人类语言和数学之后,必须掌握的第三种最主要的工具。学科奥林匹克是智力与能力的竞赛,QB则是当前信息学(计算机)国际奥 相似文献
13.
黄宁昕 《教学月刊(中学下旬版)》2010,(16)
一、运用平面镜哲学,仔细观察生活生活就是一面大镜子,镜子中包含着形形色色的人和事、色彩斑斓的景和物.而写作,又源于活生生的生活.源于生活的文章才是有生命力的文章.所以,在写作前,必须要学会观察生活.可学生却老是在抱怨:我每天都过着家到学校、学校到家这样两点一线的枯燥日子,哪还有时间来观察生活啊?很多学生写出来的文章千篇一律:写人,不是目光炯炯,就是精神抖擞;写树,不是枝叶茂盛,就是参天耸立;写花,不是姹紫嫣红,就是绚丽夺目.还有的学生写起作文来是茶壶里煮饺子--有嘴道(倒)不出,心里有话却苦于不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相似文献
14.
片断作文训练具有训练时间较为灵活,结合方法训练容易操作,展示答案方便,针对性、灵活性强等优点,因此采用片段作文训练法增加学生作文的文采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15.
决定考场作文成绩的因素尽管很多,但从评卷实践来看,制约作文成绩的最主要因素是"语言表达"。因为,在审题、结构、内容等方面不出现"硬伤"的前提下,语言成为感动"特殊读者"(评卷人)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根据表达的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表达的内容。”这些要求.对初中学生写作的语言表达作出了具体的阐述。那么,如何让学生有效锤炼语言,增强作文文采呢? 相似文献
17.
《中学语文(读写新空间)》2019,(20)
<正>"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语言简略粗朴,怎比得上丰富生动有魅力?正如小溪之潺潺,怎比得上飞湍瀑流之有气势;湖泊之宁静,怎比得大江奔流之有气魄;河水之滔滔,怎比得大海惊涛拍岸之有磅礴?文似看山不喜平。有文无质则浮华,有质无文则粗陋。议论文,即使说理充分,可语言表达质朴苍白,往往也难出类拔萃。若想有所提升,大可在文采上下功夫。议论文也需要增强文采,其重要性也与记叙文相同。议论文虽重 相似文献
18.
19.
20.
包丽华 《新课程导学(上)》2021,(24):49-50
古诗词是传统文化的瑰宝,也是传承传统文化的有效载体.而意象是引领学生走向诗境的途径,不但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艺术审美品位,而且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古典诗词的魅力,从而让学生真正地爱上古典诗词,爱上传统文化.因此,本文对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意象展开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