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小学品德和社会是小学阶段的重要课程,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品德和社会课程的设置目的是把学生的社会行为向正确方向引导,不断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注重学生的人格发展,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学校为了实现学生全面发展,一般都是从德、智、体、美、劳进行教育,在这其中把品德教育排在教学的首位。小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分为两个方面,一是个人品德,二是社会品德。本文先介绍了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的不足,从不足方面逐步找到更适合小学品德和社会教学的教学策略,为实现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2.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对学生的成长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所以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好这门课程,积极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的最有效性途径是实现与实际生活的结合,让学生在真实的体验过程中感受教育,教师对学生的社会行为进行正确的引导,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进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小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小学德育的重要性得到了更好的体现,所以教师应该重视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学。  相似文献   

3.
随着小学德育教育教学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品德课教师意识到继续单纯地以说教方式对小学生进行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会逐渐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热情,使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质量不断降低,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教师应从生活情境入手,使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能够更好地适应小学生的学习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实现学生品德素养的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4.
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中,基于学生的社会生活,能够促进学生形成良好品德,并逐步实现社会性综合发展。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实际上也是在不断地通过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将其中的认知与所教学内容紧密联系在一起,从而引导小学生从中体会并形成正确的思想与理念运用于日后的生活中。而由于这一课程具有生活性,学生对此自然会产生一种比较亲切的情感,由此借助这一课程来进行情感教育也成为一种必然。  相似文献   

5.
小学开设的“品德与生活”课程,以学生的实际生活为基础,以加深学生对于自己、同学、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目标.通过教学帮助学生顺利融入社会生活,成长为一名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新世纪人才.放眼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不难发现,在应试教育制度尚未有根本性改变的阴霾笼罩之下,不少教师依旧滔滔不绝地讲授着教材的重点与难点,强调着教材知识的识记与默写,却忽略了对学生道德观念的渗透以及生活技能的训练,导致课堂与生活的联系脱节,削弱了“品德与社会”的学科魅力,也削弱了学生对于课堂学习的兴趣.那么,如何在教学活动中有效引入“活水”,让“品德与社会”课堂灵动起来,真正做到用“生活”来对学生进行实效性的教育和教学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总结出如下几点心得.  相似文献   

6.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小学高年级阶段的基础课程,是一门以小学生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及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良好的品德与社会课堂对小学生优秀素质的培养与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具有重要促进作用。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中,教师使用生活化教学更容易使学生接受知识,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优良品德及良好的社会性。  相似文献   

7.
2011版的《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了本课程的性质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会做人是小学品德课程的核心,而学生的生活及其社会化需求是本课程的基础。在小学中三—六年级开设的《品德与社会》课程目的就是使学生认识一些常见的社会事物和现象,初步了解一些家乡、祖国、世界的社会常识。从小培养学生正确观察、认识社会、适应社会的初步能力,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及法制观念的启蒙教育,培养学生对社会的责任感。因此,本课程的教学要与学生的社会生活紧密联系,充分体现出其“社会性”,笔者认为在《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过程中应注意把握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8.
新课改要求小学品德学科课程的教学要面向学生的生活实际,创造条件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在理解和感悟中受到教育,获得经验,逐步提高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品德与社会是小学教学中的基础课程,涵盖了与社会生活有关的各个方面。通过学习品德与社会,可以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从小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素质教育提倡在进行教育教学过程中要重点培养学生的知识技能与道德素养,而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是提高学生素养的主要途径,因此,必须采取科学、合理的教学策略来提高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的教学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正>小学阶段教育属于基础教育,对学生今后的发展将起到重要的作用。小学《品德与生活》是能够对学生今后发展有着重要影响的一门课程,但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渐推进,教学目标有了新的要求,原来的教学方法已经不再适宜新课改的需求,因此很有必要进一步完善《品德与生活》的教学策略,以期提升教学效能。一、转变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1.转变教学理念小学《品德与生活》在实行新课改之后,全面推动素质教育,实现小学生的全面发展,成为素质教育关注的焦点。考虑到《品德与生活》中小学德育教育中的重要地  相似文献   

11.
小学品德与社会是促成学生认识自我、他人和社会及养成良好道德品质的核心课程,因此,教师应寻求多种教学方法,以社会热点为突破口,捕捉鲜活的教学素材,对学生生活展开引导,让学生清晰感知社会。这样不仅使学生学会明辨是非,而且道德品格也得到熏陶,从而为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2.
新课程对于小学阶段的品德教育指出:品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点内容,要结合社会生活对学生进行正确的理论指导和实践引导,从而促进学生的德育及社会技能为教学目标。从小学阶段学生道德和品质发展的特点来看,品德与社会课在小学阶段的开设,是对小学生良好品德和社会生活的良好培养。教师将以新课标为大背景,对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实践的四个方面进行研究分析,探讨思考如何提高这一门课程的课堂教学和实践实效性。  相似文献   

13.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小学品德与生活课程日益重视和打造课堂情境的生活化,注重学生在课堂和学习生活中的体验,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本文主要从小学品德与生活课堂生活化教学基本概述入手,认真分析当前小学品德与生活课堂生活化教学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并结合实际教学案例,总结提高小学品德与生活课堂生活化教学的有效策略,力求提高小学品德与生活课堂育人水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4.
小学教育阶段中学生的价值观正处于迅速发展和逐步形成的关键时期。品德与生活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时,需要不断培养班级中的学生个体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这不仅是品德与生活教学的教学目标,更是素质教育的教学要求之一。小学阶段中品德与生活教学活动中,应关注学生价值观的培养。  相似文献   

15.
品德与社会在对小学生进行德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过程中起着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传统品德与社会教学由于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脱节,难以起到应有的教育作用。新课改下的品德与社会教学要源于生活、回归生活,教师要用生活化的学科教学让小学生感受到这门学科和现实生活的关联,在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当中体验品德,在生活化的教学讨论当中构建正确的道德观念并在生活化的课外活动当中践行品德,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16.
在小学教育中,《品德与社会》的教学是实施德育最主要的途径,有利于培养学生初级阶段的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以及良好的道德品质,使学生们逐渐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为其今后的发展指明方向。故本文对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性质及教学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尝试探索教学品德与社会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7.
小学品德教育对于培养小学生基本的道德知识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有重要作用。育人先育德,因此,加强对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的教育,是其他教育工作的基础,也是学生个人成长成才的关键。考虑到小学生认知能力有限,为了更好地开展品德教育,教师应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品德与生活(社会)》的教育教学中,让小学生易于接受知识教育,并在此基础上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念,完善自身的成长和发育。  相似文献   

18.
小学《品德与社会(生活)》课程标准指出:从小培养学生“正确观察、认识社会和适应社会生活的初步能力”,是《品德与社会》课程的目的之一。这为我们指明了品德与社会课程学生能力培养的方向。要实现这一目标,笔者认为在品德与社会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以下方面。  相似文献   

19.
作为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之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已将生态环境教育纳入教学范畴。在品德与社会课中,巧妙运用开放式教学策略,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可使  相似文献   

20.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提出:"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学生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性课程。"小学品德课程倡导对学生进行发展性评价,注重评价方法的多元化、评价形式的多元化。著名的教育评价专家斯塔佛尔姆提出:"评价不在于证明,而在于改进。"通过评价保证课程目标的实现,促进学生以良好品德为核心的社会性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