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语·阳货》记载;“子日:‘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兴”、“观”、“群”、“怨”可以说是孔子对诗歌特性的简明概括.在这里,我们可以把《诗》理解为广义的艺  相似文献   

2.
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鸟兽草木之名。《论语·阳货》中国的诗歌史,是中国诗人兴、观、怨、群的历史。诗言志,志,是情感、志向和怀抱。诗人以诗歌言说出他们对人生的观照和世情的把握。  相似文献   

3.
孔子对他的儿子伯鱼说:“不学诗无以言”。孔子对他的学生说:“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论语》)由此可见,诗歌的作用可谓多矣!孔子重视诗教,不无道理,值得参考。  相似文献   

4.
<正>古往今来,有许多诗词大家留下了无数脍炙人口的诗篇,这些都是我的毕生所好。我想跟我的学生一起分享这些美好。孔子曾经说过"不学诗,无以言",还指出"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这里的"诗",虽然是特指《诗经》,但是,《诗经》作为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这无  相似文献   

5.
孔子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一首好诗,既是一幅艺术珍品、又是一篇美育教材,更是一面政治明镜。在诗歌教学中,教师不断地引导学生品味诗歌的语言、感受诗歌的形象、鉴赏诗歌的意境、领悟诗歌的底蕴,就能使学生的心灵受到感染、情操得到熏陶、人格得到升华,充分显示出诗歌的教化力量。诗歌的审美教育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着力情感浸染,把握诗人的情感脉络诗歌是人们心中情动的产物,体察情、把握情、渲染情及领悟情,是诗歌教学的重要手段。诗歌情感的把握方法如下:1、披景现情,把握诗人情感脉络…  相似文献   

6.
一、诗教目的:"发其志意"体现中国古文化深厚积淀的古典诗词,集哲学思想、人生经验与审美意蕴于一体,具有他者不可替代的对人的理想、心智和情感的重要教育和激励价值。《论语·阳货》:"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古典诗词这份宝贵的文学遗产,值得我们"古为今用","推陈出新"。  相似文献   

7.
李翠华 《教师》2008,(4):80-81
记得T·S·艾略特说过,诗歌代表着一个民族最精细的感受与智慧。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原称为《诗》。在孔子的眼中,《诗》是具有多种社会意义和教育作用的教材。他认为,“《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论语·为政》)孔子并称他的教育工作是“兴于《诗》”(论语·泰伯)。他说过一段话:“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关于“兴”的内涵,尽管历来说法不一,汉代孔安国解释为“引譬连类”,宋代学者朱熹解释为“感发志意”,  相似文献   

8.
正古典诗文博大精深,灿若繁星,千百年来,滋养了多少代中国人。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鸟兽草木之名。"三干余年前夫子谆谆切切,语重心长地教导年轻人应学诗。《小学语文课程新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  相似文献   

9.
正所谓"诗眼",指的是在诗中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情感态度,对表达主题、深化意境、突出形象起关键作用的高度概括的词句。诗眼是诗的灵气所在,抓住诗眼,便可理清诗歌的情感脉络,就能领会诗歌的意境和主旨。诗眼一词最早现于苏轼的诗句:"天功争向背,诗眼巧增损。"(《僧清顺新作垂云亭》)。诗眼是一首诗的关键,因此古人十分讲究炼字,如杜甫在《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中讲到:"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卢延让《苦岭》诗云:"吟安  相似文献   

10.
正我国诗歌从源头《诗经》开始,所涉猎的范围就极为广泛。子曰:"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这就是中国诗可抒不平之怨,可达社会之用,可寄山水之情的思想源头。除此之外,占有很大份额的一类便是怀念诗篇,有对远行之人的思念,更有对已故之人的悼念。这类诗值得人称道,无一例外地借用了一种手法——反客为主法,收到了意犹未尽的佳妙效果。  相似文献   

11.
童媛华 《现代语文》2009,(7):121-122
诗歌是文学之母,是“一切艺术中最崇高、最完美的艺术形式”(亚里士多德语)。因此,诗歌教学不仅是一种知识教育,也是一种审美教育,更是一种情感教育。诗教是传统教育宝库中众多优秀教育值得借鉴发扬的方式之一。它历史悠久,最早创立“诗教”内容和方法的是孔子。他以自己的睿智最早认识到“诗”的多种作用,并把它作为教学内容。他说过:“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近之事父母,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由于这多种作用,孔子有“性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见解和主张,甚至于认为“不学《诗》,无以言”。他要求学生“诵诗三百”为此他完成整理了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实际上也是我国最早的“诗教”课本。  相似文献   

12.
<正>听课反思笔者日前听了某四星级学校的一节语文课,课文是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中的《送魏万之京》。四十五分钟一堂课,老师分为三块:一读诗歌,疏通文意:用现代语言译写本诗。再读诗歌,领悟情感:诗中的"愁"字蕴含了丰富的情感,请具体说明包含了哪些情感?三读诗歌,探究写作特点:这首诗,诗人善于把叙事、写景、抒情结合起来写,特色鲜明。请在前三联中任选一联谈一谈。在"疏通文意"这一板块,经过学生预习、学生答案  相似文献   

13.
"送别诗"是表达诗人离情别离的诗歌,古往今来广为传诵,本文通过对两首诗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元二使安西》的意象、情感进行分析归纳,以达到对"送别诗"的深层解读。  相似文献   

14.
我当过中学的领导,又是一个中学语文老师,从事教育管理和语文教学三十余年。在三十余年的教学中,我总是把诗词教学摆在重要地位,促进学生思想素质的提高,达到既育才又育德的目的。一、诗教是我国优良教育传统*早在二千五百年前,中国古代教育家孔子就把诗歌教学正式列入他为学生制订的课目,而且排在六门主科(诗、书、易、礼、春秋、乐)的第一位。他对《诗》的全部思想内容作了一个很好的概括:“《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他对《诗》的作用也作了很好的肯定:“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  相似文献   

15.
正敬文东似乎是个内敛型的批评家,但至少不事张扬是可以肯定的。对于自己的诗歌,他更是持一种谦逊的态度,谦逊到只承认自己的诗是"业余的诗",在"谈起它们时"让人"千万不要上升到真正的诗"(《丰益桥的夏天——张后访谈敬文东》,《山花》下半月2010年7期)。其实作为一位优秀的批评家,敬文东对诗别有卓见。在《诗歌:在生活与虚构之间》一  相似文献   

16.
高中阶段的诗歌教学是培养学生鉴赏能力的重要方式。作为语文教师,要适时转变教学理念、优化教学方法,探索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教学的有效路径,即:以"读"为导,在诗歌情调中感受韵律美;以"品"为法,在诗歌诗眼中感受情感美;以"思"为镜,在诗歌想象中感受意境美。  相似文献   

17.
诗因情而作。西晋陆机在《文赋》中提出的"诗缘情"是从诗的特征上强调了诗的艺术本质。"诗缘情"这一理论在高中语文古典诗歌教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曹丕的《燕歌行》充分诠释了"诗缘情"的特征。在教学中有效帮助学生体会诗歌情感,有助于更好的体会诗歌。  相似文献   

18.
诗歌,是人类文化的瑰宝,是丰富情感的寄托,是语言艺术的高峰。托尔斯泰曾说过:“诗是人们心里燃烧起来的火焰,这种火焰燃烧着,发出热,发出光。”中国,更是一个诗的国家,在数千年前,孔圣人就曾经告诫我我们:”小子何莫学乎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  相似文献   

19.
八、“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论语·阳货》)译文:孔子说:“学生们为什么没有人研究诗?读诗可以培养联想力,可以提高观察力,可以锻炼合群性,可以学得讽刺方法。近呢,可以运用其中道理来事奉父母;远呢,可以用来服事君上;而且多多认识鸟兽草木的名称。”(杨伯峻:《论语译注》)这是孔子鼓励学生学习  相似文献   

20.
在悠久璀璨的中国历史文化长廊中,诗词一直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千古传诵,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人.孔子云:"不学诗,无以言."又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由此可知,作为现实主义诗歌源头的《诗经》在孔子心中举足轻重的地位.正因为历代人们不遗余力地推崇创作,才有了唐诗流风、宋词雅韵的盛世嘉年华. 最近,看了一本书,名叫《诗词小札》,作者蒋述卓,是文学博士、中文系教授.这是一本诗词赏析作品.作者撷取了中国古典诗词中的精华之作,进行了精心独到的剖析点评,举一反三,融会贯通,读完让人掩卷沉思,获益匪浅.书中选取的诗作几乎涵盖了古典诗词和现当代诗歌的经典佳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