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教室环境作为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一直未得到学校应有的重视。将环境布置作为一种课程开发,有助于唤醒教师的潜课程意识。在这样一种视角下,教室环境的设置需要一些新的规则,需要由观照"物理环境的形式美"转向观照"环境之于人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中小学环境教育校本课程既要结合地域和学校的实际,又不能离开环境教育的基本目标.环境教育校本课程的内容包括环境认知教育、环境问题教育、环境价值教育、环境道德教育、环境法规教育、环境审美教育等.  相似文献   

4.
新课程进入福建以后,依照新课标精神,我校要求每位教师都要开设至少一门的校本课程。在实施的过程中,我们发现:由于学生的基础薄弱,很多课题对学生的数学素养要求较高,再加上数学这门学科本身很枯燥,因此在课题的选择上和实施的形式上遇到了一些困难。鉴于现在丰富的网络资源,不管是对教师还是学生都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平台,利用网络资源。借助信息技术手段为我们的校本课程的实施提供了不少便利。  相似文献   

5.
信息技术校本课程评价迫在眉睫。它是在学校的基础上进行的,面向学生、教师和课程本身的评价,是面向过程的形成性、发展性和开放性评价。应努力坚持校本课程评价的6大基本原则,付诸信息技术学业评价实践,实现评价的民主化、人性化、科学化。  相似文献   

6.
小学环境教育是21世纪中国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校本课程资源又是学校有效开展环境教育的重要保证,如何自己开发环境教育校本资源,使资源的利用有持续性?笔结合本校环境教育实际,谈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7.
校本课程开发是在学校现场发生并展开的。以国家及地方指定的课程纲要的基本精神为指导,依据学校自身的性质、特点、条件及可利用开发的资源,由学校成员自愿、自主、独立或与校外团体或个人合作开展的、旨在满足本校所有学生学习需求的一切形式的课程开发活动,是一个持续和动态  相似文献   

8.
人类已进入21世纪,这是一个发展的时代、挑战的时代、竞争的时代!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深入,教育观念的不断更新,基础教育已经实现了教育发展的三个转变:从重视体制改革转变到重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从重视规模速度转变到重视质量效益;从重视知识传授转变到以“育人为本”,全面提高人的素质。国家课程改革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结合的形式,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我校开始了对“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课程组织是课程开发中的经典步骤,校本课程组织指在开发某门课程中对课程要素的组织。课程组织要观照学科自身的逻辑,也要考虑学习者认知特征、兴趣需要以及环境中课程资源的可能性。课程组织的方式大体分为垂直组织和水平组织。教师是校本课程"组织"的主体,课程意识决定教师对课程组织的关注程度。校本课程组织需要不断校正课程目标,校本课程组织是课程要素结构不断调整与修正的过程,并需要在多元组织群落中权衡。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以下方面论述网络环境下小学美术校本课程开发的构想与实践:一、以网络化资源库为基础建立美术校本教材;二、利用计算机网络帮助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三、整合网络美术校本课程开发与教师业务水平发展;四、网络环境下小学美术校本课程开发中的课程评价研究。  相似文献   

11.
新课程改革形势下地理学科校本课程开发十分必要。地理学科具有校本课程开发的许多资源优势,可就课程的选题、资源的整合、课程的实施等方面结合实践性的案例进行研究,从而提供可供参考的地理学科校本课程开发的模式。  相似文献   

12.
校本课程,又叫学校中心课程规划或学校中心课程,是20世纪70年代在英美等发达国家中开始受到广泛重视的一种与国家课程开发相对应的课程。校本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课程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师根据国家制定的教育目标及课程标准,在分析本校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的基础上,针对特定的学生群体,编制、实施、评价的课程,其特点是可以充分利用本校的课程资源开发出具有多样性、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它弥补了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某些方面的不足。  相似文献   

13.
研究性校本课程意味着研究性学习与校本课程的有机统整,本文以江苏省江阴高中为个案,探寻其研究性校本课程构建实践中的理念、结构、实施、评价以及管理策略,以期推动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再出发"以及深化课程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14.
王荐 《生物学教学》2006,31(3):30-31
1999年6月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指出: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这表明我国基础教育在课程设置改革上正从中央集权走向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模式,这对于调动学校改革课程设置的积极性具有极大推动作用。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将城市中学环境教育作为我校校本课程中的一个重要分支提出。  相似文献   

15.
校本课程开发(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的思想源于上个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的西方发达国家,主要思想是针对国家课程开发的弊端,要求以学校为基地进行课程的开发,实现课程开发的民主化;主张学校的教师、学生、学生家长和社区代表等参与课程的决策。校本课程开发的重点在于在课程开发中基于学生需要、社会需要和学校实际情况,既重视社会要求学生在学习中要达到的目的,又重视学生个性的发挥。所以应该是未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种基本取向。  相似文献   

16.
校本课程决策要注重自主学习,因为课程应该以学习为基点,学习应该以自主学习为主线,在各级课程决策中,校本课程决策尤其应该注重自主学习.在校本课程决策中注重自主学习,首先要确立基于自主学习的校本课程决策目标,这主要包括:校本课程中的学习目标应该包括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发展的目标,通过校本课程决策所决定的课程应该便于自主学习;其次要在校本课程决策过程中以自主学习为基点,这主要包括:构建基于自主学习的校本课程决策机制,采取基于自主学习的校本课程决策方法.  相似文献   

17.
徐蕴 《教育教学论坛》2011,(21):141-142
在自我反思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行动研究(Action Research)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教学理论研究方法。本文将行动研究引入小学英语校本课程教学中,针对如何改善小学生口语输出水平和促进小组合作学习方面,分析和确定了实际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从行动研究的角度,用探究和反思的方法,寻找能解决问题及改善现状的对策,从而改善校本课程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18.
当今世界各国的基础教育改革普遍强调道德教育的改革,我国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也不例外.但我国中小学的道德教育仍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其中不乏有德育课程的原因。“校本课程开发”是近几年较为流行的一种提法,本文首先对校本课程做了概述,然后论证了进行中小学德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必要性,并提出了开发德育校本课程的基本过程及几点建议,以期能对当前中小学的德育改革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9.
学生发展是整个学校课程的灵魂和教育价值所在。开发和实施基于学生发展、切合学生发展的研究性校本课程,树立"学生发展本位"的课程理念,实现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让课程真正服务于学生的成长,有力促成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终身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展开,研究性学习成为课程改革的亮点和突破口。在这次课程改革中出现了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和校本课程等许多新课程。面对这些新课程,如何科学地利用信息技术、最大限度地帮助研究性学习跨越传统教学模式的障碍,如何在网络环境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