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德育是智障儿童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遵循关爱性、针对性、系统性、形象性、活动性、反复性等原则下,通过德育教育促使智障儿童形成基本的思想道德素质,这无论对其个性发展还是吩其社会化过程的良好实现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智障儿童在生理上有缺陷,但在心理上是健康的。可是在生活中往往受到正常人的歧视,心理上的不健康在所难免。为了使智障儿童走向社会后能够独立的进行生活和学习,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本文从德育的角度入手,指出学校德育工作的三个策略:一是用"尊重"的态度,二是活以"动为"载体,三是以"课堂"为抓手。  相似文献   

3.
智障儿童的道德发展对其个性形成、社会化的良好实现具有重要意义。而家庭作为儿童道德的策源地,深刻影响其道德认知及行为的习得,故德育活动的有效开展是每个智障家庭不可忽视的责任。文章以生活德育理论为基础、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对武汉市某培智学校的33篇家长德育日记进行文本分析,发现其家庭德育体现出以“生活为导向”的德育内容,以“实践为主体”的德育方法,以及以“个别化为取向”的德育支持等特征,据此提出智障儿童家庭德育应在立足现实生活的基础上,提升对完整应然生活的关注。  相似文献   

4.
智障儿童的道德发展对其个性形成、社会化的良好实现具有重要意义。而家庭作为儿童道德的策源地,深刻影响其道德认知及行为的习得,故德育活动的有效开展是每个智障家庭不可忽视的责任。文章以生活德育理论为基础、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对武汉市某培智学校的33篇家长德育日记进行文本分析,发现其家庭德育体现出以“生活为导向”的德育内容,以“实践为主体”的德育方法,以及以“个别化为取向”的德育支持等特征,据此提出智障儿童家庭德育应在立足现实生活的基础上,提升对完整应然生活的关注。  相似文献   

5.
智障儿童的道德发展对其个性形成、社会化的良好实现具有重要意义。而家庭作为儿童道德的策源地,深刻影响其道德认知及行为的习得,故德育活动的有效开展是每个智障家庭不可忽视的责任。文章以生活德育理论为基础、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对武汉市某培智学校的33篇家长德育日记进行文本分析,发现其家庭德育体现出以“生活为导向”的德育内容,以“实践为主体”的德育方法,以及以“个别化为取向”的德育支持等特征,据此提出智障儿童家庭德育应在立足现实生活的基础上,提升对完整应然生活的关注。  相似文献   

6.
7.
一、智障儿童性教育的必要性 (一)性教育对于智障儿童来说具有特殊意义  相似文献   

8.
作为一名特教战线上的教师,对于自己的学生没有过高的要求,只希望他们能在社会上生存,能在社会上生活。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于正常儿童来说重要,而对于智障儿童来说尤为重要。培养一个正常儿童的良好行为习惯不容易,而对于培养一个智障儿童的良好的行为习惯那更是难上加难。  相似文献   

9.
10.
11.
通过对一例智力障碍儿童信息技术学习的个案研究,探讨如何根据智力障碍儿童特点进行信息技术学习,帮助她获得适应参与信息化社会的能力。研究主要包括对儿童的障碍进行全面的原因分析,通过不同方法和手段的综合使用对智力障碍儿童进行有效的信息技术学习。主要采用的方法和手段有心理疏导法、小步子程序教学法、多重复、多鼓励训练法等。结果表明,从实际出发,制定切实可行的教育训练计划,并辅以多种适宜的方法,进行个别训练,让被训练者感受成功、树立自信、力争自立,从而真正地去减轻社会、家庭等负担。  相似文献   

12.
音乐是一门艺术,它能够慰藉心灵,引发共鸣,它对于智障儿童的智力发育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智障儿童对音乐有一种特殊的认识和感受,能够更加准确地理解和领悟音乐的含义,从中获得学习的快乐,感受心灵的温暖。因此,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探讨和研究音乐教育,优化音乐教学方法,以期提高广大教师对音乐教学的重视。  相似文献   

13.
杨惠 《快乐阅读》2013,(27):116-117
在我国的语文教学史上,识字教学历来是启蒙教育阶段的一个重点。识字是学生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的基础。对于智障儿童来说,学会识字是学习语文的开端,也是学好语文的关键。加强智障儿童识字教学,有助于发展孩子的智力,培养孩子的社会交往能力,为孩子成人后自食其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对于特教老师来说,对孩子们智力因素没有更高的要求,只求他们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将来能融入社会,适应社会生活,立足社会。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决体育教学中智障儿童学习的困难,文章根据智障儿童的身心特点,提出了体育游戏教学法及其编排原则。  相似文献   

16.
一、激发智障儿童参与文化生活的意义 激发智障儿童参与文化生活是一个重要的课题.因为,促进智障儿童参与文化生活关系到智障教育的培养方向、方法,关系到智障儿童参与文化生活的兴趣和积极性.智障儿童参与文化生活包括音乐、唱歌、舞蹈、体育游戏、特奥会比赛项目、描画、画画、涂色、折纸、剪贴、泥塑等.  相似文献   

17.
智障儿童,是指在胚胎期或者出生后由于各种原因造成智力落后或发展水平低下的儿童。智障儿童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脑发育障碍,而以智能低下为其主要特征。本文主要从智障儿童的特点出发,围绕智障儿童的发展特点,就如何教育智障儿童、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开展智障儿童的教学教育这两个方面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18.
19.
一、偏差行为的定义 智障儿童因其生理、心理特点的特殊性,导致他们出现各种偏差行为的几率增高。[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所谓生活化,主要是指贴近智障儿童的生活经验、生活兴趣、生活情感和社会认知水平。随着对智障儿童教育研究的深入,我们认识到现行的课程和教材使用性低,不能满足智障儿童适应社会生活,最终融入社会,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针对目前这种现状,’我校积极进行课程改革的探索,从适应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求出发对课程内容打破各学科的逻辑体系以及各学科间相互隔离框架。对课程内容的组织要以智障儿童身心发展特点为依据,同时遵循由易到难、由点到面的规律。针对这些方面,我们大胆进行课程生活化教学的初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