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张惠娟 《教师》2013,(27):30-31
和留守儿童在一起,因为我们是"孩子王";和留守儿童在一起,因为我们是一个成长的共同体;和留守儿童在一起,因为我们心中有爱、有责任、有义务……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推动下,越来越多的农民进城打工,孩子只好给老人监护或寄养到别人家。于是,在我国出现一个新的群体——"留守儿童"。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务工,而自己留在农村生活的孩子们。他们一般与自己的父亲或母亲中的一人,或者与上辈亲人,甚至父母亲的其他亲戚、朋友一起生活。有资料显示,目前全国农村  相似文献   

2.
<正>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双留)或一方外出(单留)到城市打工,而自己留在农村生活的孩子们。他们一般与自己的父亲或母亲中的一人,或者与上辈亲人,甚至父母亲的其他亲戚、朋友一起在农村或城镇租房居住,本文所讲的主要是指农村双留儿童。一、"留守儿童"教育存在的问题及成因1.教育欠佳大部分留守儿童与爷爷奶奶或外公  相似文献   

3.
所谓"留守儿童"是指父母一方或双方外出到城市打工,而自己留在农村生活的孩子们。他们一般与自己的父亲或母亲中的一人,或者与上辈亲人,甚至其他亲戚、朋友一起生活。留守儿童与父母团聚的时间微乎其微。他们在生活上和精神上都成为社会的弱势群体。随着我国社会政治、经济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壮年涌入城市,留守儿童的问题也就随之凸显出来。  相似文献   

4.
一、留守儿童基本状况概述留守儿童一般是指其父母双方或者一方到外地的城市打工.而自己留在农村生活的孩子们.他们一般与自己的父亲或母亲中的一人.或者与上辈亲人.甚至父母亲其他的亲戚、朋友一起生活。农村留守儿童的父母.这个家庭教育中的重要因素一方或者双方同时长期缺席于儿童的成长过程中.  相似文献   

5.
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打工,自己留守在家乡,需要其他亲人照顾的年龄在16岁以下的孩子。中国人民大学段成荣、周福林根据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推算,我国2000年14岁以下的留守儿童数量为2290.45万人左右,其中农村留守儿童有1981.24万人左右。留守儿童在一定时期内往往在心理上有不适应感,若得不到及时引导,严重还会导致他们心理畸形发展。  相似文献   

6.
正"留守儿童"是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到城市打工,而自己留在农村生活的孩子们。他们一般与自己的父亲或母亲中的一人,或者与上辈亲人,甚至父母亲的其他亲戚、朋友一起生活。随着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向城市,而且每年进入城市的农民工人数也在呈递增趋势,"留守儿童"的数量也越来越大。在农村任教多年,对近年出现的"留守学生"进行了长期观察,发现他们由于家庭监管不到位、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使他们在心理品质、学习生活上都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影  相似文献   

7.
所谓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到城市打工,而自己留在农村生活的孩子们。他们一般与自己的父亲或母亲,或者与上辈亲人,甚至父母亲的其他亲戚、朋友一起生活。这些特殊的社会弱势群体,给当前的义务教育带来了很多问题。一、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及原因1.行为习惯不良许多留守儿童过早地养成了不良的卫生习惯、学习习惯、语言习惯及生活习惯。乱花钱、爱吃零食、学习注意力不集中、作业不认真或不按时完成、不讲卫生、爱说脏话等不良行为在许多留守儿童身上表现突出。究其主要原  相似文献   

8.
所谓“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到外地打工,而留在家中生活的孩子们。这些孩子有的与自己的父亲或母亲中的一人,或者与祖辈亲人,甚至父母亲的其他亲戚、朋友一起生活。根据对我园留守儿童的调查,目前2~6岁的“留守儿童”占幼儿园幼儿总人数的14%,其中,55.5%的留守儿童是父亲外出,6.5%的留守儿童是母亲外出,38%的留守儿童是父母同时外出。  相似文献   

9.
留守儿童缺失亲情的温暖,缺少父母的关怀与爱,他们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他们有自己的思想,教师应该通过分析留守儿童教育案例,竭尽全力帮助这个特殊的群体,因材施教,让他们健康地成长、愉快地学习。  相似文献   

10.
留守儿童是近些年出现的一个新名词,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打工,而留守在家中由其他亲人照顾的。尚处于九年义务教育适龄阶段的孩子,他们的年龄大多在十六周岁以下。留守儿童的出现。是我国城市化过程中的一种特殊现象,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产物,是农民进城务工现象的最直接产物。正因为他们身份的特殊性,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已普遍受到社会关注,而处于该年龄阶段的孩子理应适时接受九年制义务教育,所以学校自然成为了留守儿童教育的主要场所,留守儿童的教育现状便成为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1.
高红 《甘肃教育》2014,(21):25-25
正所谓"留守幼儿"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到城市打工,而自己留在农村生活的3-6岁的孩子们。他们一般与自己的父亲或母亲中的一人,或者与上辈亲人,甚至父母亲的其他亲戚、朋友一起生活。这样的一种生活方式,使农村留守幼儿成为了一个有别于正常幼儿的特殊群体,特殊的生活环境造就了他们特殊的性格特征,而且他们的生活、学习状况也与其他幼儿有显著的区别,他们的健康成长受到了严重的影响。目前这一特殊群体存在以下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留守儿童是近些年出现的一个新名词,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打工,而留守在家中由其他亲人照顾的,尚处于九年义务教育适龄阶段的孩子,他们的年龄大多在十六周岁以下。留守儿童的出现,是我国城市化过程中的一种特殊现象,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产物,是农民进城务工现象的最直接产物。正因为他们身份的特殊性,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已普遍受到社会关注,而处于该年龄阶段的孩子理应适时接受九年制义务教育,所以学校自然成为了留守儿童教育的主要场所,留守儿童的教育现状便成为关注的焦点。那么,留守儿童的现状又如何呢?为此,笔者选择了具有一定代表性…  相似文献   

13.
<正>留守儿童在中国数量庞大,但其养成教育问题却十分严重。大多数留守儿童在生活习惯、学习习惯、行为习惯等方面普遍存在着严重的问题。本文首先列举出留守儿童在养成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学校在《品德与社会》的教育过程中培养儿童良好品德、习惯的策略。我国社会正处于快速转型和城市化的进程中,人口流动频繁,农村劳动力大量涌入城市。此时,农村出现了一个特殊群体——农村留守儿童。这些孩子或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到城市打工,自己却留在农村生活,他们一般与自己的父亲或母亲中的一  相似文献   

14.
留守儿童是当前我国农村社会转型期一个独特的社会问题。为了生存和致富,留守儿童的父母不得不背井离乡,去大城市或异域打工,将自己的孩子留给父母或亲属。留守儿童认为没有人关心他们,他们的父母又不能及时与其沟通,久而久之,产生了异常心理。  相似文献   

15.
<正>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外出到外地打工,而自己留在农村生活的孩子们。他们一般与自己的隔辈亲人,甚至父母亲的其他亲戚、朋友一起生活。在农村这支规模庞大的"留守儿童"队伍中的很多孩子,因为家庭生活和教育的缺陷,各方面的发展面临着严重的问题。特别是自身的学习问题更是严重的困扰着这些孩子的全面发展。教育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全体学生的发展,而留守儿童因其背景的特殊我们更要关注他们的发展。这些留守儿童在行为上就是经常拖拉作业,书写马虎,对学习敷衍了事,有的甚至逃学。有的学生积极要求进步,学习有主动性,但由于没有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学  相似文献   

16.
正儿童是一个国家的未来,因为他们是建设美好未来的接班人与生力军。可是在我们现代化建设的转型期,有无数农村儿童被迫与父母分离,成为"留守儿童",在受教育、长身体、培养健康心理的关键时期,缺失父母亲情雨露的灌溉,使其身心健康成长受到了较大的影响。我的班级也有这样一批"留守儿童",为了能够让他们健康快乐成长,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针对他们个人的实际情况,我做了大量的工作。一、关心生活,打造留守儿童成长环境很多留守儿童在家里的生活起居,都是由爷爷奶奶等老一辈人照看,由于祖辈有的忙于农活,无  相似文献   

17.
王春侠 《教书育人》2011,(26):28-29
张集实验小学现拥有17个教学班,633名学生,目前,在校学生中父母双方外出务工的留守儿童有49人,父母一方外出务工的儿童有63人。这些留守儿童长期与父母分离或父母无暇顾及他们,与家长接触的时间相对较少,缺失家庭关爱和教育,他们的身心得不到健康发展。为更好地促进儿童健康快乐地成长,开阔视野,陶冶情操,愉  相似文献   

18.
创意单位徐州市铜山区张集实验小学活动范围张集实验小学1-6年级留守儿童张集实验小学现拥有17个教学班,633名学生,目前,在校学生中父母双方外出务工的留守儿童有49人,父母一方外出务工的儿童有63人。这些留守儿童长期与父母分离或父母无暇顾及他们,与家长接触的时间相对较少,缺失家庭关爱和教育,他们的身心得不到健康发展。为更好地促进儿童健康快乐地成长,开阔视野,陶冶情操,愉悦身心,享受  相似文献   

19.
留守儿童,新时代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也是当代社会中的一个弱势群体.他们因为父母外出打工,不得不在短期或长期时间内失去了直接监护人,由在家的老人或亲戚来照管.了解并解决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问题,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而现实的需要,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 一、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残缺不全 农村留守儿童与父母聚少离多,亲子关系的疏远,亲子互动的减少是其家庭教养结构的主要特征.这种社会转型期特有的家庭教养结构,使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出现了难以弥补的缺陷,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 (一)娇惯溺爱型 很多留守儿童都是独生子女,加上父母不在家,长期与祖父母、外祖父母在一起,他们对孩子宠爱有加,把小孩看成"心肝宝贝",对他们过分溺爱,宁愿自己吃苦受累,不吃不喝,也要让孩子要好、吃好.  相似文献   

20.
潘占明 《甘肃教育》2014,(24):21-21
正随着教育布局调整的实施,农村学校面临着寄宿制学生中留守儿童比列的增加。寄宿学生周一晚至周五都在学校一起学习、生活,与家长语言沟通和情感交流的时间显然少于走读学生。尤其是留守儿童即使是星期六、星期日也见不到父母,存在着严重的"亲情饥渴",容易造成心理问题。因此,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一、情感教育,让留守儿童感受到关爱和尊重留守儿童由于缺乏亲人的关心和爱护,小小年纪就离开父母独立生活。他们看到别的孩子有父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