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饮川 《成才之路》2011,(17):52-53
美术元素是美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美术教学中只有使学生理解美术元素的内涵和作用、美术元素呈现的美感和美术元素在中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并培养学生运用美术元素感受表达审美情感和思想的能力,才能真正落实美术学科的人文特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完善学生的人格,丰富学生的生命.  相似文献   

2.
葛晖 《教学与管理》2008,(5):99-100
美术学习情感是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产生的种种态度和内心体验,它反映了学生对美术学科的热爱程度,以及他们对美术、对美术学习过程、对美术学习材料等产生的体验和感受,是学生在美术认知活动中形成的饱含美术特征的个性精神世界的反映。  相似文献   

3.
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新课改教学理念如同万花筒一般在不停地绽放,教育在马不停蹄地进行改革,但教育改革的方向始终奔着打造高效教学课堂,始终朝着全面提升学生素养能力方面。在美术教学中,进行美术教学的根本目的不止在教导学生绘画技巧方面,更是要在教学中对学生感受美的能力进行提升,在教导学生美术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鉴赏能力以及创新能力,丰富学生美术情感,提升学生美术核心素养,教师还要借助美术课程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美术思维,提升学生的美术想象能力。本文结合我多年的美术教学经验,通过对博约课堂的简要分析和概述,对基于博约课堂提升学生美术核心素养的教学策略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4.
美术课堂教学不是学生自学,它总是会在一定的课堂气氛当中进行,美术的学习需要适合的条件和环境,美术教学要为学生主动参与提供氛围和机会,教师应成为学生参与活动的设计者和学生参与行为的欣赏者。同时,美术课堂气氛又反作用于学生的参与度,本文详细探讨了美术课堂气氛对学生参与度的提升作用,以便对美术课堂气氛有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有利于美术老师设计教学策略,以满足学生的参与要求。  相似文献   

5.
《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美术教学的要求主要是将小学美术教学与学生生活相互联系,以帮助学生利用美术知识及美术技能将生活美化,让学生在实际的生活当中领悟美术的魅力和价值。为此,在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就有必要将小学美术教学生活化,将生活引入教学当中,使美术教学更贴近学生生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及主动性,同时通过让学生体会美术的美好而更加热爱生活。  相似文献   

6.
"美术源于生活,为生活服务"。初中美术教学中,要让学生从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把生活问题美术化、美术问题生活化,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观察和实践美术的机会。同时,要让学生学会运用美术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培养美术素养,体会到美术就在自己身边,感受到美术学习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美术的魅力。  相似文献   

7.
李小玲 《考试周刊》2011,(67):205-206
美术欣赏课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而且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和健康的审美观。长期以来,在一些学校的美术教学中.美术欣赏课的教学目标难以有效实现。通过对一些学校的美术教学方案和学生在校美术活动的考察.不难发现,在学生的技能训练和鉴赏能力的培养上,存在着不协调的发展。普遍表现为重技能轻鉴赏,片面强调学生美术技能的训练,  相似文献   

8.
美术作为中职学前教育学生的必修课,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想象力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因此中职是比较重视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美术教学的。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美术综合能力是美术教学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在贯彻国家"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的新一轮课改中,美术鉴赏课作为必修课程,所担负的美育功能更加明确。教师要注重学生美术基础知识,拓展学生美术表现能力,培养学生文化理解能力,深入理解美术核心素养,将美术鉴赏课程的育人功能与美术核心素养进行最直接的关联,有效提升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和鉴赏水平,提升学生美术素养。  相似文献   

10.
近些年来,我国越来越重视培养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人才。美术教学是为培养美育,美术老师在教学的时候不光要使学生学会美术知识,掌握美术的发展历史,还要让学生在学习美术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使学生具有理解美和认识美的能力。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采用适当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教学,可以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美术素养。  相似文献   

11.
小学美术教学过程是美术教学中师生双向互动的过程,教师依据美术教育目标,组织学生自主发展,使学生逐渐具有学习美术的兴趣和在美术活动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的美术活动过程.  相似文献   

12.
在美术的整个教学过程中,引导和教会学生如何欣赏美术、如何理解美术的概念,对每个美术教师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多媒体在美术教学中具有很大的优势,教师可以利用多种展现形式来促进学生的美术欣赏,以此来提高美术欣赏教学的质量,同时也使学生从多个角度、多个方面去了解美术的魅力,让学生在欣赏美术的过程中也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  相似文献   

13.
初中阶段是学生学习美术知识,提升美术素养和能力的关键期。在美术实践教学中,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采用优化的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将民间美术资源科学运用在美术课堂中,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高效学习。本文对初中美术课堂教学问题及民间美术资源的应用价值加以阐述,探究了民间美术资源的实际应用措施,在优化美术教学方式的基础上,提高美术课堂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前在农村职业中专学校美术课的教学过程中,由于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绝大多数教师还是以自我为中心,“一言谈”现象还比较普遍。教师无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学生的感受。由于课堂中学生被动听讲,缺少主动参与,缺乏体验机会和空间,学生感受不到学习美术的乐趣。再加上目前由于种种的客观原因,农村职校招收的学生美术水平往往较低,由于在初中阶段学生没能系统地接受基础美术训练和基本知识的学习,学生对美术知识技能了解和掌握甚少,所以考入职校后往往对美术科的学习基本上缺乏信心和兴趣。这样久而久之学生便对美术课失去了兴趣。而兴趣是学生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美术保持密切联系,感受美术、用美术美化和丰富人生的前提。学生对美术课感兴趣与否,将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的效果。因此,在农村职业中专学校,美术教师教学中的首要任务应该是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本文就如何激发和调动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5.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实施,人们对于初中的美术教学越来越重视。为了更好地对学生进行相关的美术教学,在初中的美术学习过程当中,教师应将重点放在美术和实际生活相结合中,让学生学习美术知识不仅仅是为了应对美术的课程,更多的是要让学生具备生活情趣和气息。在美术的教学过程中,提升学生对于美术的鉴赏教学,是初中美术课程教学的重中之重[1]。  相似文献   

16.
王军 《天津教育》2020,(36):144-145
初中美术教学一直是大家关注的一个焦点,一是美术课程在整个课程设置的配比中所处的位置比较尴尬,二是在美术教学中对学生美术素养的培养一直处于一个模糊的状态,大多数教师和学生觉得美术素养的培养可有可无,这种情况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也不符合国家的教育方针,所以加强初中美术教学,注重学生艺术表现力的培养,在农村美术教学中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美术表现力呢?本文将对此提出几点观点,以期能够提高学生的艺术表现能力和美术综合能力,为他们将来从事美术事业奠定扎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袁利晔 《家长》2021,(1):157-158
为了使学生的素质得到全面发展,美术学习在教学活动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美术对于学生也越来越重要.那么如何提升学生的美术学习能力,就成了美术课堂的重点.在美术教学活动中,教师如何引导和启发学生,引起学生的兴趣,自主进行美术探究,就成了一门教学中独特的艺术.  相似文献   

18.
程楠 《教育教学论坛》2011,(28):117-118
调动学生的美术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是我国学校美术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如何调动学生美术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成为我们新的课题。更新美术教学理念,在美术教学中采用师生互动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思维创新精神,是比较有效的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19.
随着素质教育不断发展,美术教学活动取得了长足进步,然而,在美术教学中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审美能力和绘画技能有待进一步增强。本文在结合实践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美术教学活动应通过教师采取各种教学方式,发挥主导示范作用,引导学生积极开展美术学习和创作,培养审美能力,提高绘画和创作能力。根据美术课程的特点,站在学生的角度,以学生的需求为中心,针对学生的特点,并结合美术教材的要求,采取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美术技能,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绘画技能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主要阐述如何培养小学美术教育中学生了解美术作品,学会欣赏美术作品.在评述表达申运用美术语言来进行。让学生从机械的模仿和抄袭作品申解脱出来.让学生在审美和在美术之路上有长远的发展,从一开始就做好正确充分的准备。并在教学申为学生提供一般视觉和触觉方面的教育,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一定的美术语言,学会欣赏美术作品,喜欢参与美术活动。在美术创作申引导学生学会综合运用一定的美术知识,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