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教育一直致力于让儿童在校期间能过一种幸福而完整的生活。所谓幸福而完整的生活就是要让儿童享受到幸福的生活,也要让他们过上完整的生活,最终成长为完整的人,可见儿童的教育是个整体,不可分割。品德学科的教学也应当是一个完整的个体,与其他学科互相配合、同年级资源进行整合,才能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2.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信息应用技术也得到了全面重视。教师在面对复杂且多变的信息资源时,会感到无从下手和举棋不定。所以资源的获取与整合,并且运用到教学实践中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在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正确认识信息技术教学作用,创设教学情境,进行理论实践讲解,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3.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一门整合学科。信息技术与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有机整合成为我们必不可少的教学手段。我们要重视对它的应用和它在教学工作中所起的作用。一方面要培养学生探索学习、合作交流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另一方面要培养学生收集信息、深化理解的能力,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相似文献   

4.
在品德与社会课擞学中,利用信息技术构建学生多种学习渠道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根据内容,把握信息技术和品德与社会课的结合点,实现信息技术与《品德与社会》教学的有机整合,优化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5.
为顺应基础课程改革发展的潮流,推动小学阶段综合课程发展,以学科课程整合为手段、以培养核心素养作目标,探索核心素养下"教学内容、学习方法、教师队伍及其评价方式三个维度下的学科间课程整合,学科内部教学内容的整合"。以此确定围绕学生核心素养为中心的小学学科课程整合策略,更好地尊重学生的认知水平,实现学生全面发展,贯彻核心素养的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6.
通常而言,小学学习阶段是学生奠定下坚实的学习基础的重要的时期。在当前我国持续深化的新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下,如何来有效地拓展小学品德教学,也成了当前教育界实践与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笔者依据自身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经过深入的分析与研究,在本文当中重点阐述了小学品德教学与生活的有效整合的策略,以期能够提供给教育工作者一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7.
《教师》2018,(4)
当前我们正处在信息化时代浪潮之中,科技因素已经深入生活的各个方面,特别是在教育教学领域,科技应用的程度远超我们的想象,其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是对教师与学生两个方面的重要促进要素,在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中同样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那么,既然我们已经意识到了信息技术的重要性,也意识到了它应用的广泛性,现在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便在于如何实现它与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有效整合了,这也是此篇文章所着重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在小学阶段开设品德与社会课程,就是为了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基于学生的生活实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小学生的学习与发展过程中,教师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因此,探讨了如何提高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实践的有效性,提高教学质量,使得教学更具有针对性。  相似文献   

9.
文明礼仪是传承文明的需要也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千百年来礼仪之风传承至今,我国历来以“礼仪之邦”著称于世,“礼”历来是中国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一个素质高、有教养的人,必须有良好的文明礼仪。但从调查结果显示,现在小学生接受的礼仪教育确实不太尽如人意,现在的小学生变得懒散傲慢,以自我为中心,甚至丢失了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基本礼仪,...  相似文献   

10.
正新课改的实施,为每一所学校提供了发展的机遇,也给每一位教师迎来了挑战。发展与困难同行,机遇与挑战共存,作为一所正在负重前行的学校,重庆铁路中学以此为契机,大力推行"生本教育",积极打造"星光课堂",让新课程一步步地走进学校、走进课堂、走进教师和学生的心灵。一、打造"星光课堂",引跑课改方向  相似文献   

11.
文章分析了信息技术在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的作用,探析了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和信息技术整合的有效策略,旨在为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师以及相关研究者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目标中明确规定,改革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改变课程实施过程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意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得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基于课改的目标要求本文试谈对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肤浅认识。  相似文献   

13.
小学阶段,品德与社会学科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主要学科,但很多农村小学对此学科的教学只限于表面说教,教学的开展空洞乏味,不能触动学生的心灵,难以使他们形成良好的世界观与人生观。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教育教学改革和实践入手,对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的整合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5.
小学阶段是儿童品德、智力、生活能力等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品德与生活、社会》(以下简称品德)这门学科是一门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的综合性活动课程,儿童在生活中通过认识自然、了解社会和把握自我,并在其与自然、社会的互动中发展着自己,建构自己与外部世界的关系,从而形成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等的人格品质。  相似文献   

16.
品德与社会学科,是小学阶段的基础性教学学科,是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重要课程,集历史、品德与地理等学科为一体。在新课程标准改革的背景下,如何上好小学的品德与社会课程是所有相关教师应当深入思考的重要课题。本文分析并阐述了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的现状,提出新课改下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的策略,旨在提升小学教育质量水平。  相似文献   

17.
姚秀蓉 《贵州教育》2009,(13):27-27,29
假如五年前您问我:“《品德与社会》怎么上?”我会说:“照本宣科。”假如三年前您问我:“《品德与社会》怎么上?”我会说:“看教材、教参上呀!”假如今天您再问我:“《品德与社会》怎么上?”我会说:  相似文献   

18.
基础教育课程纲要指出,在教学中要积极开发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因此,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已引起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关注。长期以来,“教材=课程资源”的观念一定程度上造成教学信息封闭、教学方法与手段滞后,而直接影响到教学目标的落实,影响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9.
新课改要求小学品德与社会教育要以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在这一要求下,小学品德与社会就要以生本教学思想为指导,将课堂教学与生活密切联系,在课堂教学中积极营造人文气氛,结合学生实际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并让学生带着良好的道德品质去体验生活。  相似文献   

20.
万学桂 《教师》2013,(6):96-96
背景: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江苏省泰兴市溪桥初级中学是一所地处泰兴市至黄桥镇主干道旁的农村初中,交通便利,生源流失严重,考试成绩曾经连续数年在泰兴市位居倒数之列。"穷则思变,变则通,通则久。"学校的领导、教师都意识到了课改的迫切性和重要性。2011年下半年,我们在陈浩校长的带领下进行了课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