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博士导师黄克剑教授有一句名言:"教育所要做的事可以放在三个相贯通的层次去理解,即授受知识,开启智慧,点化或润泽生命。"偶然的机会,听了我市一位青年教师李老师执教的《三个儿子》后,对这句话的理解更进了一层——我们的教育就是教师和学生在"生命在场"中"点化或润泽生命"。  相似文献   

2.
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关注的是人的成长与发展。唤醒和润泽生命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语文学科具有丰富的精神文化内涵,人文性作为语文学科的基本属性之一,决定了语文课程与生命关怀具有天然的联系。"言为心声",从某种意义上说,语文教育本质上是一种"唤醒教育",是点燃学生生命之火、拨动学生心灵琴弦的最温情、  相似文献   

3.
于波 《师道》2005,(1):31-32
我们每个人的童年、少年和青年的大部分光阴都是在课堂里度过的。我们在课堂中学习,我们在课堂中成长。课堂让我们摒弃愚昧和狭隘,懂得知识的浩瀚,从而孜孜不倦,不懈追求;课堂让我们克制虚荣和贪欲,感知人世的真善美,从而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因而,课堂是学生生命中最重要的篇章,是学生美好的精神之旅。课堂是人类文明的传承和光大之所。是教师展现教育智慧和个性魅力的舞台,是教师实现生命价值的绿洲,因而课堂也是教师最精彩的人生演绎地。  相似文献   

4.
语文教育在立德树人,引导学生健全人格,形成积极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上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为了让学生的生命得到自然、舒展的生长,语文课堂应该以生为本,也就是让教育回归生命、生活、生态。只有用生命润泽生命,用心灵唤醒心灵,课堂中生命的自由生长才会真实发生。首先,语文课堂应该关注生命的生长。生命,是教育的原点,教育源于生命、循于生命、达于生命。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只要对教材里的文章做深度挖掘,发现文章里所蕴含的生命教育,就可以教得有温度。例如,在《秋天的怀念》中史铁生记录了自己心灵成长的历程,在一番磨难后,他领悟到母亲的期盼,要“好好活”。若教师在此时请学生结合史铁生的文学创作和生命历程来理解“好好活”这句话,学生就会更深入地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即活着、活好、活出价值。  相似文献   

5.
“教学是什么?教学是教师和一个个鲜活学生个体生命间的互助活动,蕴含着无穷的精神力量。”确实,学习是很多人生命的主要历程,如果作为教师的我们,在课堂上给予学生的仅是一堆僵死的文字符号,我想学生不仅学得不快乐,而且对于生活、对于自然万物也许都会失掉热情。课堂因为文字符号的传承而精彩,更因为精神的碰撞而厚重。读罢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感悟新课程——新课程实验教师的心灵对话》,对比着书中老师们的工作,我深深地体会到我的课堂缺少了一种思想——一切为了学生成长的思想。教学是一项直面生命并以提高生命价值为目的的活动。生…  相似文献   

6.
生命课堂的研究源自西方国家于20世纪开展的生命教育研究,当时主要是致力于药物滥用、暴力与艾滋病的防治与研究。我国生命教育的研究始于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于1997年发表的《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一文,文中正式提出了"生命课堂"这一理念。英语生命课堂是在以人为本思想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堂为阵地,追求以人的发展为根本教育理念的课堂,是生命润泽生命的课堂,是师生用生命激励生命、智慧点燃智慧、心灵感动心灵的和谐课堂,是师生互相尊重、彼此激励的课堂。简言之,"激励+尊重=成功"是英语生命课堂的真实写照。  相似文献   

7.
陈庆华 《教育与职业》2008,(14):128-129
生命化教育视野下的中等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主要体现为:职业教育应关注职校生心灵的净化与生命的润泽;引导学生进行职业心理调适,注重学生生命的长远发展;职业学校的师生关系是教师与学生两种生命的相互激发与和谐共生;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使学校成为学生生命成长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8.
在《中庸》里有这样的一段话很是耐人寻味:“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从中我们可以探得教育的根本旨趣,那就是教化育心,它的终极目标显然在于价值引导。用哲学家黄克剑先生的话来说,教育的根本意义就是点化或润泽生命。(可以理解为确立人的生命的价值向度,陶炼人的虚灵的精神境界。)教育教学活动要为学生的生命奠基,为孩  相似文献   

9.
读书,对于内心丰富而敏感的人来说,是一件幸福的事情.读经典的书,更是如此.一本经典的书,能给我们带来心智的启迪和美的陶冶,能润泽人的心灵、滋养人的生命.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肖川教授的最新力作《教育的智慧与真情》便是这样的一本书.  相似文献   

10.
捧读《用生命润泽生命》一书,我收割到满怀的喜悦与感动,伴着书中的描述,走进明霞老师的课堂,分享着作者对教育一往情深的爱. 明霞的课堂,把冰冷的科学精心编织成游戏、漫画、诗歌、花草,成为每个孩子的好奇、惊喜、快乐与热爱.她让小麦自己诉说生长的欢欣;她让古老的"露西"骨骼化石开口说话;她让僵死的"花的结构"知识,长出一截结满20多朵花的樱花树;她把"光合作用"四个抽象的汉字,变成小麦种子、集气瓶、酒精灯、石灰水以及学生们一次次惊讶的发现和欲罢不能的追问……而这一切,不仅是教学技术的展示,更是教育情怀的真实流露.没有对教育深沉的追寻与爱恋,无法创造出如此斑斓的课堂.智慧的灵光的课堂,永远是一颗爱的心灵与几十颗纯真心灵的碰撞与交汇.  相似文献   

11.
黄运平 《考试周刊》2013,(37):149+131-149,131
所谓生命教育就是探究以人的生命为本,以人的生命活动思想发展为指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堂为阵地,以人的发展为根本教育理念的教育,是生命润泽生命的教育,是师生用生命激励生命、智慧点燃智慧、心灵感动心灵的教育,是师生互相尊重、彼此激励的教育,是人与人、人与大自然和谐发展的教育。本文对生命教育的内涵、实施生命教育的必要性、在化学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途径及生命教育中的生存教育进行了分析探究。  相似文献   

12.
《考试》2007,(12)
良好的语文阅读习惯,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和能力的关键。对于高中生而言,培养良好的语文阅读习惯是我们教学的重要一环,那么如何来培养呢?笔者在教学实践总结了以下几点。一、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对中学生而言,阅读可以使他们间接感受到世界的精彩、历史的厚重、道义的神圣和生命的价值;可以调动起他们心灵中诸如悲悯、感恩、爱与坚强等美好的情愫,进而奠定深厚的文学底蕴,让生命更惬意美好、更丰富有趣。例如读《孟子》,我们可以感受到那汪洋恣肆的语言和雄肆严整、充满智慧的思辩。传统士大夫的浩然之气在这里表现得淋漓尽致。读《庄子》,我们可以感受到  相似文献   

13.
教育是生命影响生命的事业。基于这种生命的视角,学校提出了“生命因教育而精彩,教育因生命而辉煌”,“用生命影响生命,用尊重赢得尊重”的理念,制定了“让每个生命都精彩”的教育目标,将“提高学生满意度,完善校园生态环境”作为工作方向,注重满足学生一切合理需求。  相似文献   

14.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无论是歌唱、器乐演奏还是随乐起舞都离不开一个“情”字,情感需要每个学生的亲身体验。因此,音乐教学需要关注学生的心灵,关注他们生命的个性成长。面对每一个鲜活的个体,我们不能视而不见,必须用心去感受并加以把握,不能以一种旁观者的心态,仅凭自己的臆测去想像学生。出于对生命的敬畏与关怀,需要迫切反思我们的音乐教学。在对教育教学行为细节的不断思考中,获得鲜活的教育理解及智慧,并以此来创造课堂的精彩。那么,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为什么总是远离学生的心灵呢?到底在哪些环节,缺失了对学生的生命关怀?我想,至少可以…  相似文献   

15.
封面人物     
<正>谢英南京致远外国语小学校长,高级教师,南京市政府督学,南京市名校长、南京市"陶行知奖"获得者。在谈及致远教育理想的时候,谢英校长说,学校是化育和润泽生命的圣地,课堂是师生生命智慧涌动的乐园。在教与学的涓涓细流中,人的生命潜能被激活;在创意学习的教育追求关照下,教师的专业发展在提升;在"润泽童心"的文化浸染中,学生的理想人格在完善。致远教育因敬畏生命而精彩!生命的远达因致远教育而深刻。  相似文献   

16.
曾经,年轻的我一直以为公开课的精彩在于课堂气氛的活跃,在于教师生动的语言,在于学生精彩的发言,而那一次公开课,让我真正地感受到了什么才是精彩的心理活动课…… 《上海市中小学生生命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开展生命教育是促进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长期以来,由于成长过程中出现的困惑常常得不到及时指导,对无法预料且时有发生的隐性伤害往往难于应对,导致一些学生产生心理脆弱、思想困惑、行为失控等现象.因此,需要积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生命现象及其意义. 在心理辅导课中,生命教育不仅包括对生命的关注,而且包括对生存能力的培养和生命价值的提升.  相似文献   

17.
声音     
<正>《江苏教育》是一盏明灯,从理念到思路,从实践到文本,都指引着我们一线教师教学研究的方向;《江苏教育》是一座富矿,政策方针的解读、前沿理论的阐释、教育教学实践的表达,给予我们最好的宝藏;《江苏教育》还是一眼温泉,润泽教师心灵的同时,把最适宜的温度送达课堂之上。这里,热爱教育的人济济一堂。这里,我们可以向名家学习,任智慧流淌;可以和同行交流,让思维碰撞。这里就是教师健康成长的沃土、充分展示的舞台、走向成功的  相似文献   

18.
<正>什么是赏识?赏识是热爱生命,善待生命的象征;赏识是阳光、空气和水,是学生无形生命精彩的保障。赏识是沟通,是平等,是生命交往的桥梁。赏识是甘霖,是雨露,是学生健康成长,走向成功的源泉。赏识可以让教师走进学生的心灵,走出教育的误区;赏识,可以唤醒学生早已尘封的潜质与潜能,可以让学生重拾失去已久的信心;赏识可以让学生找到作为好学生的感觉,可以还学生金色、灿烂的年华;赏识可以让教师和学生共同谱写生命的和谐篇章,见证彼此的成长。赏识就应从你我做起,让学生心灵的翅膀飞扬。  相似文献   

19.
让学生做主     
教育的真谛是什么?是润泽和点化生命的过程。作为教育者,要处处谨言慎行,让教育的因素流淌在一个个不起眼的细节中,时时充满爱心,让真情在不经意间悄悄潜入学生的心灵。  相似文献   

20.
梁涛  雷妮娜 《湖北教育》2005,(12):35-37
《一堂阅读课》是一篇精彩的教学故事,作者以“对话”的形式记录了一位美国老师和孩子们一起共读经典童话《灰姑娘》的动人情景。在阅凑课上,这位老师以关爱与呵护、善意与宽容、尊霞成全每位孩子对阅读的关切与发现。以自己的教学智慧,点化润泽孩子们智慧的心灵。课堂充满了爱、自由与和谐,富有情趣,孩子们的灵气与思绪飞扬。基于对文本的特别兴趣,我想借助这个文本演绎一堂“与灰姑娘相约”的中国版阅读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