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缺乏的原因1.学生不敢提问题目前,在课堂教学中大部分学生不提问题,但不是没有问题可提,而是不敢提,不愿提.主要是学生存在"三怕"心理.一怕在课堂上提问会影响老师教学程序,而导致批评;二怕提出的问题不成问题而成为同学们的笑料;三怕提出的问题毫无价值而被人瞧不起.2.学生没有提问题的习惯,也不知道如何提出问题  相似文献   

2.
《新中国出土墓志·陕西卷》释文存在不足,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误释形近字,包括未明典故而误释、未明普通词语而误释、未审语法而误释;二是误释异体字,包括未识构件讹混规律而误释、误套构件讹混规律而误释、未解类化字规律而误释;三是不辨同形字。从表层看,这些问题是文字问题;从深层看,既有文字问题,也有语言、文化、历史等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正>重心概念是物理学与几何学的普通概念之一,恰当而熟练地应用重心的向量表示可以把好多的几何问题转化为代数问题,可以避免解决几何解题中作辅助图形的难点,使一大类几何问题得到简单而有效的解决.  相似文献   

4.
语文作业设计是语文教学工作中的基本环节,并且它从来都不是教育领域的一个小问题。作业量多质欠;作业内容偏重阅读应试,重课内而轻勾连;作业形式单一,重抄录而轻实践;教师评价任务重而效率低。这些问题都直接影响着学习兴趣、教学效度。  相似文献   

5.
随着合作学习形式的不断推广,表面上轰轰烈烈,流于形式而无实效有之;毫无目的和策略而放纵自流的有之;始于问题又止于问题而重结果轻过程的有  相似文献   

6.
当前阅读教学中的问题设计存在很多问题,其中忽略学情、思维浅化、脱离生活是主要症结。文章以《背影》教学为例,具体谈了问题导学法的应用:关注学生的阅读初感,顺势而导;关注言语形式中的矛盾点,逆势而导;关注文本与生活的契合点,因势而导。  相似文献   

7.
<正>"设而不求"是解析几何中重要的解题策略,在许多问题中都可以见到它的身影."设而不求"在解决相交弦问题、定值与定点问题、方程问题、参数范围问题、最值问题、存在性问题等问题时十分有用.其常见情形是,所给问题中出现了两个点,这两点可能是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交点,可能是圆锥曲线与圆锥  相似文献   

8.
李永发 《学周刊C版》2011,(2):181-181
灵活而又创造性地利用新课标教材进行教学的方法包括快速阅读,抓住主题句、关键词;提出问题,学生小组互动;提出问题、回答问题,全班互动,师生互动;汇总问题、回答,完成对文章的复述。  相似文献   

9.
探索型问题的类型:给出问题的条件,但未给出问题的结论;问题的结论不确定,而需要探索问题的结论;给出问题的结论,而需要探索结论成立的充分条件;改变题设或题设的某个部分,考查整个问题将会产生什么变化.探索型问题是近几年高考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通过几个例子探讨圆锥曲线中探索型问题的解法.  相似文献   

10.
行程问题一般有三种类型:同向而行的追及问题;相向而行的相遇问题;航行问题。解题时用来建立方程式的等量关系有三种:时间相等;速度相等;路程相等。 1.同向而行的追及问题 例1 上午6时,甲步行从A地出发于下午5时到达B地;上午10时,乙骑自行车从A地出发,于下午3时到达B地。问乙是在什么时间追上甲的?  相似文献   

11.
在多年的数学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学生在数学综合素质方面存在很多问题。1)学生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注重套用例题模式而缺乏追求概念内涵活学活用;注重复习而缺乏主动预习发现自身问题所在,听课的目的性不明确;注重习题结论而忽视过程,缺乏对问题的深入探究精神。2)学生没有良好的思维方式:对问题的思考缺乏顺序性,忽略问题的前因后果;不能发现问题的主要方面,注重枝节而忽略主干;在推理中因果关系不清、概念模糊。3)基本运算能力差:加减乘除运算的准确率不够,速度太慢;基本的解题方法不明确;缺乏必要的解题技巧。4)大部分学生对数学不感兴趣,畏难情绪较重,特别是初三生对中考很害怕。针对以上情况,笔者认为从以下几方面入手能较好地提高学生素质。  相似文献   

12.
<正>问题1:对学案的设计流于形式化,设计的问题大而空。问题2:在教学过程中问题设计存在简单化,一味地为了设计问题而设计问题。问题3:在学案导学模式中一味地强调"热闹",将传统的教学方法与现行的新课改教学法对立起来,强调新的,否定旧的。问题4:学案导学模式中,难以确定学与教的  相似文献   

13.
人的问题是一个古老而常新,恒久而不废的哲学问题。当代中国哲学对人的问题的思考是与中国改革开放的现实步调一致的,对当代中国人的问题研究的梳理总结,就是对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回顾与反思。当代中国人的问题研究梳理总结:多学科对人的问题关注到人学的独立思考;人的问题研究主题内容的历时变换;人的问题研究的多向视角。人的问题研究发展前瞻:全球化语境下人的发展问题;人的问题研究的现实性和实践性问题;人的问题研究的学科复合和综合创新问题;关注人的个体发展、群体发展和类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14.
教师采用问答教学是出于诸多目的,但问答教学的使用应注意几个问题:问答应有助于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而不是实施惩罚手段;问答应有助于学生的思考,而不足简单的回答;问答应有助于师生、生生之间交流思想、信息、情感等,但不是仅仅回忆某种知识;问答应针对学生个体、小组和全体,而不应当忽略其中任何方面;问答的问题设计应有一定的难度和清晰度,不应是简单的随意的问题;提问后应有一定的等待时间,不应马上让学生做答;问答应鼓励学生提出问题,由教师或其他学生解答.不应只是针对学生。  相似文献   

15.
中国教育史研究中存在问题的尝试性分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中国教育史不可避免地有主观因素的参与,这种主观因素的参与使问题出现成为可能;中国教育史研究的理论架构不适与分析工具的不当,使得问题成为现实;研究者善于学习而欠于反思、热衷理论而忽视现实,使问题不断加深。解决这些问题,需要贴近生活,走向真实;走出进步教育史观的阴影,走向生活教育史场景;走出单学科的分析,走向多学科的综合;走出封闭,走向开放,构建符合历史的、属于中国的中国教育史教材。  相似文献   

16.
一、新课程对教师的挑战 新课程提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十分鼓舞人心。但是,教师真正在实施中所体现的课程与学生现实问题,以及教材与教师之间的矛盾问题,让教师们感到有些困惑:由于自身素质欠缺而引起的过度焦虑;由于难以自我否定而造成的痛苦心理;由于评价机制滞后而带来的茫然失措;由于工作强度而导致的疲惫不堪。  相似文献   

17.
一、新课程对教师的挑战新课程提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十分鼓舞人心。但是,教师真正在实施中所体现的课程与学生现实问题,以及教材与教师之间的矛盾问题,让教师们感到有些困惑:由于自身素质欠缺而引起的过度焦虑;由于难以自我否定而造成的痛苦心理;由于评价机制滞后而带来的茫然失措;由于工作强度而导致的疲惫不堪。  相似文献   

18.
孙权 《考试周刊》2011,(83):67-67
作者认为,课堂问题设计要贴近学生的经历和阅历;课堂问题设计要融合教材,有助于深入知识点;课堂问题设计要激发学生的思考热情。这样才能避免由问题教学而产生的教学问题。  相似文献   

19.
作为课程构建的宏观层次,课程规划需要文化学基础,因为课程具有文化性质因而需要文化自觉,而文化学角度的研究是文化自觉的重要途径。文化的范围很广,因而课程规划的文化学研究范围很广。当前中国课程规划面临的文化学问题主要有:中华文化振兴问题;文化继承与创造的关系问题;多元文化问题;文化整合问题。课程规划视野中的文化学研究应该特别注意:要整合多种文化理论;对文化现象要有一个全面而深入的把握;要有合适的文化立场;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研究文化。  相似文献   

20.
李明龙 《考试周刊》2012,(91):186-187
在班级管理过程中要宽严相济,小事要宽,大事要严;原则性问题严,习惯养成问题要宽,在处理学生错误时,处罚要宽,批评要严;灵活掌握“宽”、“严”尺度,力求达到“宽”而不软,“严”而不苛,“宽”而不乱,“严”而不死的管理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