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挑食是幼儿进餐中常见的问题之一。挑食会引起幼儿营养摄入不均衡,影响幼儿健康成长。因此,挑食成了教师和家长最担忧的问题。然而,怎样帮助幼儿改掉挑食的坏习惯呢?  相似文献   

2.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内容与要求中要求教师要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睡眠、盥洗、排泄等生活习惯和生活自理能力。纲要指出幼儿园要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在重视幼儿身体健康的同时,也要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教师在指导幼儿进餐时不仅要关注幼儿身体需要也要关注幼儿的心理,关注幼儿进餐时情绪,帮助幼儿愉快进餐。通过近期对幼儿进餐活动的观察,发现中班幼儿进餐过程中存在偏食、挑食、吃饭慢、咀嚼能力弱、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如何才能很好的改善幼儿在进餐中的问题呢?单靠教师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家园和学园同心协力,共同的努力,让幼儿改变不良进餐行为。本文提出了几个解决的方法,来改变这一现状,让幼儿能健康、快乐的成长。  相似文献   

3.
马爱丽 《学周刊C版》2019,(20):179-179
幼儿阶段是养成幼儿良好进餐习惯的关键阶段,对幼儿后期的成长发展影响巨大。因此,在幼儿教育中,幼儿教师要通过餐前勤洗手、树立正确的进餐意识、培养正确的进餐方式、改善挑食偏食问题以及餐后卫生教育等方式,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使幼儿茁壮成长。  相似文献   

4.
王玉娜 《学前教育》2008,(10):49-50
进餐教育,需要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情况确定适宜的培养目标。例如小班幼儿的自理能力比较弱,那么教育的重点就定位在培养独立进餐的能力上;到了中班,幼儿已具备一定的自我服务意识和能力,但挑食、偏食等问题仍是层出不穷,因此,教育的重点就定位在培养幼儿健康、营养的进餐习惯上,帮助幼儿理解进餐对于自身健康成长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正进餐是幼儿一日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它既是一种融生活、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活动,又是一种因品尝美食而获得愉悦情绪的体验活动。但是,由保健医生精心安排、食堂工作人员认真烹饪的餐点,未必能得到幼儿的认可。而对于挑食、偏食的幼儿来说,进餐时的"压力"无疑大过大快朵颐的快乐。为了优化进餐过程,让幼儿吃饱吃好,我们将进餐的教育研究、食谱研究和  相似文献   

6.
现在的幼儿,由于多方面原因,大多都有一定程度的挑食、偏食,或者边吃边玩的不良进餐习惯,对身体的健康影响很大。作为幼儿园教师,应采用不同的方法家园共育,培养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以促进其身心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7.
自主进餐是幼儿在幼儿园一天当中最重要的成分,让幼儿有一个良好的吃饭习惯,以及一个良好的食欲对幼儿健康成长非常关键。在幼儿时期,幼儿的进餐情况是可以培养的,在发现问题的时候及时进行纠正,培养幼儿自主进餐,让幼儿形成一个良好的进餐习惯,在补充各种营养中,让幼儿不挑食并且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8.
进餐是幼儿一日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它既是一种融生活、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活动,又是一种因品尝美食而获得愉悦情绪的体验活动。但是,由保健医生精心安排、食堂工作人员认真烹饪的餐点,未必能得到幼儿的认可。而对于挑食、偏食的幼儿来说,进餐时的“压力”无疑大过大快朵颐的快乐。  相似文献   

9.
刚入园的小班幼儿进餐情况很是让人头疼:有的幼儿不会自己吃,坐在那儿等人喂;有的幼儿挑食,吃到自己不爱吃的食物便做呕吐状;有的坐在位置上东看西瞧;还有的则把整口饭含在嘴里,慢慢地吸吮……所有这些都是幼儿未养成良好进餐习惯的表现。不良的进餐习惯一是对孩子的健康有危害。如边吃边玩,注意力不集中会影响孩子的食欲,长期下去会引起消化不良等肠胃不适;边吃边说话,常常会遇到呛食的现象,严重的会发生呼吸困难等。二是会影响到幼儿在园集体生活的顺利开展。如吃得慢,影响教师组织其他活动,影响到下一环节的开展。三是不良…  相似文献   

10.
幼儿进餐教育是幼儿一日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进餐习惯应是幼儿因教育的重要内容和责任之一.本研究主要对幼儿进餐教育现状进行了解,对其中教师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分析,并对进餐教育提出了一些策略.本研究的样本为九江某中班40名小朋友及两名带班老师,采用了个案追踪、一次常规进餐过程观察、一次特殊进餐过程观察和对教师语言进行连续十天详细记录的方式,最终获得以下研究结果:1、影响幼儿进餐行为的因素是多方面的;2、教师对幼儿进餐行为的影响很大;3、要通过家园合作来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进餐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11.
目前,教师组织幼儿进餐活动还存在着一些误区。教师重进餐、轻育人,健康教育中生活教育理念落实不到位;重管控、轻引导,健康教育中幼儿的主体性缺位;重分工、轻合作,健康教育中保教团队未能形成有效合力的现象较为普遍。为此,教师应将生活教育的理念贯穿于进餐活动的全过程;引导幼儿自主进餐,提升幼儿主体地位;保教合力促进幼儿园健康教育的开展,从而使幼儿在进餐活动中受益。  相似文献   

12.
吴颖莹 《幼儿教育》2004,(12):37-37
进餐教育是幼儿园健康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进餐的基本要求包括:饭前用肥皂洗手,饭后漱口;正确使用餐具,不用手抓饭;不让餐具碰撞发出过大响声;不厌食,能愉快进餐;不挑食,能细嚼慢咽地吃完自己的一份饭菜;餐后能将餐具物归原处,等等。  相似文献   

13.
幼儿进餐是幼儿园最重要的生活环节,每个教师都希望孩子们不挑食、吃得多、吃得快、吃得好,可孩子们却很难达到教师的期望。于是在进餐过程中教师便会发出各种各样的指令,进餐过程就如师幼之间的一场不见硝烟的战斗,双方会各显神通,营造愉快和谐的气氛谈何容易。情境描述案例一孩子们洗好手以后安安静静地围坐在王老师身边听故事,佳佳退后一些坐在最外面,看着  相似文献   

14.
挑食是幼儿进餐过程中最常发现的问题,它反映在就餐时幼儿只吃自己喜爱的食物而不喜欢其他食物。挑食会导致幼儿营养摄入不平衡,影响幼儿身体健康。家庭对幼儿的挑食行为影响最为重要,家长对食物的喜厌时时刻刻影响幼儿,使幼儿在不知不觉中形成相似的饮食偏好。另外,食物本身的特性、就餐的环境等引起幼儿的挑食行为。通过实例研究,发现家长的积极示范及正确的教养观念对于纠正幼儿的挑食行为起着重要作用;对家园联系工作的重视,可以使良好的饮食习惯得以强化等,这些方法对幼儿挑食行为的改善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正当前,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被摆在了幼儿园教育的首位。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更应渗透到幼儿的一日生活中。一、幼儿进餐存在的问题幼儿园的进餐活动是幼儿一日生活中的重要环节,一些教育工作者在教育幼儿卫生进餐、礼貌进餐的同时往往忽略了幼儿的心理健康方面的发展,普遍存在以下问题。1.在进餐过程中不断催促幼儿。教师将饭菜分好,不一会儿就会说"看看今天谁吃得最快""谁能一个吃完"等。幼儿的进餐原本应  相似文献   

16.
幼儿时期是饮食习惯形成的关键期,良好的饮食行为不仅对于幼儿身体的健康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而且对于幼儿心理的健全发展也有不可忽视的影响。有研究显示,孩子出现的某些异常情绪或行为,除了疾病方面的原因外,还可能与挑食、偏食等不良饮食行为相关。良好的情绪能直接调动幼儿积极的情感体验,基于这一视角,对幼儿常见不良进餐行为进行观察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教育策略以促进幼儿养成良好的进餐行为规范。  相似文献   

17.
在我的工作中,针对大班幼儿挑食、偏食等情况进行认真观察和分析,发现主要是孩子们不喜欢吃蔬菜类食物。为改变此现象,我寻找多种有趣有效的方法将其运用到幼儿一日生活环节中。经过努力,我班幼儿挑食现象已明显减少。孩子们不仅在进餐过程中不挑食了,还养成了爱吃疏菜的好习惯。  相似文献   

18.
幼儿期是习惯养成的关键期,我认为,孩子的发展最主要的是要有健康的心灵和体魄,而健康的第一步主要取决于从小养成良好的饮食、进餐习惯。这一时期良好习惯的养成,将影响着孩子今后一生的发展,才能促进幼儿身心的健康成长。作为小班教师,首先就要学会善于观察每个孩子的不同,采取有趣的不同的教学方法来进行教学,做到因人而异,从而来纠正幼儿的偏食、挑食及不良的进餐习惯,从小养成自觉良好的进餐习惯。  相似文献   

19.
在用餐前教师提前了解食谱,并向幼儿介绍有关食物的名称、特点及营养价值,对引起幼儿的食欲,纠正幼儿的偏食、挑食行为有非常好的效果。我们常发现,有些食物是幼儿不喜欢吃的,但经过教师生动地介绍,他们就会对这些食物产生好感,进而由慢慢尝试到愉快地进餐。有的幼儿在吃饭时,  相似文献   

20.
进餐教育是幼儿园健康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进餐的基本要求包括 :饭前用肥皂洗手 ,饭后漱口 ;正确使用餐具 ,不用手抓饭 ;不让餐具碰撞发出过大响声 ;不厌食 ,能愉快进餐 ;不挑食 ,能细嚼慢咽地吃完自己的一份饭菜 ;餐后能将餐具物归原处 ,等等。以往在培养幼儿进餐习惯时 ,尽管我们反复强化、严格要求 ,但总是不能将要求转化为幼儿的自觉行为。从实践中 ,我们发现幼儿的需要就是最好的教育切入点。〔案例〕炜炜一到吃饭就像换了个人似的 ,嘴里含着饭 ,东张西望 ,毫无食欲。一次进行“汽车”主题 ,饭后孩子们开心地玩着自己的爱车 ,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