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曾经指出:"美是人类最早的老师。""美的教育具有解放思想品质的功能。"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期望得到美的享受是人的普遍心理需求,幼儿同样都有这种心理需求。《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艺术领域的"内容与要求"部分明确指出:幼儿园应"引导幼儿接触周围环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激发他们表现美、创造美的情  相似文献   

2.
幼儿具有好动、爱美的天性,他们喜欢唱歌跳舞表演、涂鸦画画剪贴,以音乐、美术审美活动为主要内容的艺术教育能满足幼儿这方面的认知心理需求。《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下文简称《纲要》)艺术领域的教育"内容与要求"就强调指出:"在艺术活动中面向全体幼儿,要针对他们的不同特点和需要,让每个幼儿都得到美的熏陶和培养。"应"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艺术形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这说明,幼儿艺术教育中教师应引导幼儿学习掌握最适合自己的多种多样的审美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3.
方正丽 《黑河教育》2010,(11):56-56
国家教育部于2001年颁发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提出了"培养幼儿对艺术的喜爱,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激发他们表现美和创造美的情趣和能力"的目标。从《纲要》中,我们体会到幼儿园艺术教育注重幼儿的艺术感受力和创造力发展的新取向。那么,如何使幼儿在艺术活动中更好地感受美和表现美呢?  相似文献   

4.
杨达 《教育与职业》2012,(27):65-67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对幼儿的"艺术"教育作了明确指导":幼儿艺术活动的能力是在大胆表现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教师的作用应主要在于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他们的审美经验,使之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这就要求幼儿教师必须具备基本的艺术知识和技能技巧,离开艺术技能技巧,就无法对幼儿进行艺术教育,其审美情趣也无从谈起。  相似文献   

5.
培养审美能力是幼儿艺术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幼儿园指导纲要》强调,要在艺术活动中,让每个幼儿都能得到美的熏陶和培养,从而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他们的审美经验,使之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  相似文献   

6.
<正>美术活动是幼儿喜欢的游戏活动,是幼儿园艺术领域教育活动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活动过程中幼儿会随心所欲地表现自己的所想所爱,其创意往往是成人所远远不及的。因此,它对于培养幼儿的审美感悟力、欣赏力、表现力和创造力起着特有的影响和重要的作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艺术领域的教育"内容与要求"中明确指出,教师应为幼儿"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艺术形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显然,遵循幼儿好  相似文献   

7.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艺术活动的主旨应在于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他们的审美经验,使之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就如何培养幼儿对美术的兴趣,笔者在美术活动教学中作了一些尝试。  相似文献   

8.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艺术活动的能力是在大胆表现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教师的作用应主要在于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他们的审美经验,使之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  相似文献   

9.
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提出:“引导幼儿接触周围环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激发他们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幼儿的艺术活动的能力是在大胆表现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教师的作用应主要在于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他们的审美经验,使之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通过学习和探索,我们广大幼儿教师对幼儿园美术教育的理解也越来越深刻,在幼儿园的美术活动中越来越注重孩子的感受、体验和情趣,越来越注重生活化、人文化;幼儿园的美术活动内容和形式更是丰富多彩,不再是照葫…  相似文献   

10.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中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应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艺术教育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内容,而美术教育又是艺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正确把握方向,体现综合素质培养目标,是当前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11.
一、创造均等机会促进幼儿共同提高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纲要》指出"在艺术活动中面向全体幼儿,要针对他们的不同特点和需要,让每个幼儿都得到美的熏陶和培养"。这也充分体现了当代的儿童观。所以,幼儿教育要给每个幼儿均等的机会,通过教育"让每个幼儿都有不同层次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潘宝瑜 《教师》2014,(24):57-58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艺术教育要使幼儿"初步感受并喜爱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因此,幼儿园美术教学活动中,教师要运用积极、有效的语言,培养幼儿对于美术活动的兴趣,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使他们善于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  相似文献   

13.
正一、贴近生活、不断推进的探索活动,是幼儿想象创作的奠基石1.抓住教育契机,合理选择贴近幼儿生活实际的美术活动载体,使幼儿的表达表现建立在一定的经验和情感基础之上。《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提出,要"引导幼儿接触周围环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激发他们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我们发现幼儿对从南京带回的雨花石很感兴趣,  相似文献   

14.
<正>《幼儿园指导纲要》指出,要引导幼儿接触周围环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激发他们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并要面向全体幼儿,使每个幼儿都得到美的熏陶和培养,并对有艺术才能的幼儿进行引导,提供发展潜能和表现机会,支持鼓励幼儿表现自己等。如何在实际教育教学中对幼儿进行美的教育。笔者认为,只有通过各种手段培养幼儿的审美意识,才能激发幼儿表现美、创造美的情感,使幼儿在幼儿园的审美教育中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5.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要求"引导幼儿接触周围环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激发他们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幼儿在绘画活动中有着自己的特点:天真、浪漫、新奇、大胆、率真。这些特点直接体现幼儿的年龄特点。教师要了解幼儿绘画,结合幼儿的绘画特点,指导幼儿学习绘画,提高观察力、感受力、想象力、创造力等等,促进审美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试行 )》指出 :“幼儿的创作过程和作品是他们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情感的重要方式 ,应支持幼儿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表达 ,克服过分强调技能技巧和标准化要求的偏向。”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 ,教师的教育观念发生了变化 ,都认识到幼儿园的艺术教学 ,首先要培养幼儿艺术的兴趣 ,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 ;要让幼儿“越出幼儿园的围墙” ,充分利用自然和社区环境 ,对幼儿进行美育 ;要给幼儿提供丰富的艺术工具和材料 ,鼓励幼儿创造性的运用工具表达 ;在艺术活动中要注重幼儿观察力、想象力、创造能力的培养 ,不能过分强调艺术技能…  相似文献   

17.
浅析新形势下艺术教育对幼儿教师的要求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对幼儿园教育内容进行了重新划分,将艺术教育作为一个领域提出来,在对艺术教育的目标、内容、实施等各部分的阐述中,不仅赋予了艺术教育以新的理念,而且对幼儿教师的教育素质提出了新要求。教师作为幼儿园教育中最重要、最基本的力量,是幼儿园艺术教育改革中最主要、最直接的创造者。要贯彻《纲要》精神,落实艺术领域的目标,幼儿教师有必要在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上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水平。一、积极关注儿童的发展,树立正确的幼儿艺术教育观正…  相似文献   

18.
<正>《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指出:“幼儿教师要引导幼儿接触周围环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激发他们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幼儿时期是一个人成长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期间,引导幼儿与大自然亲密接触,  相似文献   

19.
一、活动设计意图《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首位。"这指明了安全教育在幼儿园工作中的重要性。让幼儿"知道必要的安全保健常识,学习保护自己"是《纲要》在幼儿园健康教育中提出的总目标之一。幼儿生长发育迅速,但还未成熟,可塑性强,知识经验缺乏;活动欲望强烈,但自我保  相似文献   

20.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幼儿艺术活动的能力是在大胆表现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教师的作用应主要在于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他们的审美经验,使之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