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从英语教材的改革入手,探讨了英语教学方法的改革。作认为新教材的编写是从学生听说训练入手,注重语言实践和交际。这就要求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坚持实践性的原则和交际性的原则。改变以往语法教学、句子分析为主的教学。变单纯的语法知识传授为知识传授为能力培养相结合;变以教师为中心为学生为中心;变过去的多讲少练为精讲多练。这样才能符合英语学科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中学语法教学正面临越来越多的质疑,要解决认识上的混乱,必须认真研究这样三个问题:一,为什么教;二,教什么;三如何教。我们认为,中学语法教学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对母语有一定的科学认识,提高理解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坚持以下几个原则:一,选择语法的基本内容,二,选择最实用的知识;三,选择学生最容易出错的语法现象;四,选择有利于培养运用语法的良好习惯的内容,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要着重抓好这样两个方面:一,使静态的语法教学和动态的语法教学相结合;二,设法调动学生学习语法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相似文献   

3.
一、课文整体教学的可行性 现行教材的课文都是按课来编排,对进行整体教学有方便的条件。再者,从学生学习的心理来看,在掌握了词汇和基础语法之后学生对英语文章有要了解的愿望,学生在学习上就有了一定的动力。在扫除课文的知识障碍之后,学生阅读文章不会有很大的困难。学生只有在教师的指导下在反复循环中认知语言规律,久而久之,学生学到的是话的语言,因此也就从根本上掌握了语言的规律,这样才能学好英语。 二、课文整体教学的必要性 过去的教学把课文分段来教,主要在于教师的着眼点不一样,过去注重的是语言点,语法结构,所以…  相似文献   

4.
传统的英语语法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师生缺乏口语交际。文章所倡导的教学理念是把交际法引入语法课堂,以学生为中心、创造和谐的师生关系、实现教学的互动性和对话性。语法教学的重点要放在实践训练上,把理论课转化为实践课、操练课,在讲练中实现语言的双向交流,实现师生的对话和交流。这样,英语语法课紧锁的交际大门也就成功地打开了。  相似文献   

5.
语法在语言教学中的地位历来争论不休。(Ur,1996)那些支持语言教学以培养学生交际能力为主的人认为语法没有必要教,语法完全可以自然习得;但是也有人认为语法学习对语言学习非常有帮助,语法教学并不是语法规则的传授,它完全可以充满趣味性。本文在指出中国语言教学所存在问题基础上,探讨为什么教语法以及如何使语法教学充满趣味性。  相似文献   

6.
语法是英语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在以培养语言交际能力为主的素质教育条件下 ,语法教学应与交际法语言课程相结合 ;应联系语义教语法 ,联系情景、功能教语法  相似文献   

7.
张志国 《教书育人》2002,(11):19-19
长期以来,英语课教学过分注重语法和词汇的学习,把课分解成一个句、一个词,把有意义的生动的课变成枯燥的条条款款,不但不能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反而滋长了厌学情绪,压制了学生掌握语言的欲望,使得语言知识零散,不利于学生掌握和形成一定的语言能力。即使是教学中注重了整体教学,依然是换汤不换药,在对章大意整体理解之后还是停留在原先的语法、词汇教学上,  相似文献   

8.
众所周知,上语言课不教语法是难以进行的。因为语法是联系词汇与句子的纽带,是语言的组成部分,是研究词形变化和句子结构的科学。通过语法教学可以使学生掌握语言规律,从而更好地进行听、说、读、写等实践,更好地培养其在语言实践中正确运用语言知识的能力。对语法教学的地位、作用及其必要性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认识:  相似文献   

9.
精读课是成人英语教学中一门重要课程,而课文教学又是精读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将句型、语法、词汇及语音等语言知识传授给学生,同时又要兼顾语言的应用及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经过多年的教学研究及实践,我们可将课文教学分三个步骤来进行,分别为:准备阶段、讲解阶段和练习巩固阶段。一、课文准备阶段“课文教学旨在使学生对所学课文有一个概略的认识,以免深入学习课文时产生孤立的看待语言现象与内容的可能”。(王铭玉,1999)因此,对每篇课文都应经过warm-upactivities(即:预热准备活动)。1.略读:要…  相似文献   

10.
陶伏平 《湖南教育》2002,(15):44-44
从提高听说读写能力的角度考虑,中学生接受语法知识的教学是十分必要的,但要教得得法。笔者认为,把静态语法教学和动态语法教学结合起来,能使语法教学收到实效。静态语法教学是指教学没有进入交际活动的语言结构,对语言结构本身进行静态分析。动态语法教学是指教学进入交际活动的语言结构,对语言结构及其所处的语言环境进行动态分析。二者的结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分析和运用相结合,突出运用王力先生说:“只教一些分类、定义和例句是没有用的。教分类、定义和例句只是语法教学的手段,不是语法教学的目的,因此也不是语法教学的…  相似文献   

11.
卢立芜 《教师》2010,(21):43-43
传统的高中英语语法教学是教师在课堂上讲解一定的规则后让学生做一些练习题,然后对典型错误进行分析,再配以大量的练习进行操练,最终达到教学目的。这样的教学,学生学得累、教师教得累,收效也甚微。几年来,一些教师片面强调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认为语法教学已经不重要了,新课程改革就是淡化语法教学,因此他们不再重视语法教学,更不研究语法教学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只是读一读教材上的语法部分,  相似文献   

12.
梁明 《教育革新》2007,(3):29-30
一、说课的概念 说课就是教师运用口头语言,向其他教师或教研人员述说在课堂教学中如何以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依据课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教学设计的一种教研活动形式。是教师在制定教案后阐述“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的教学思路,以便让听者了解其如何把握目标,用何手段,达到何目的的思路,实现相互交流、共同提高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在语言学里,当语言和言语作为术语对立使用时,语言指的是语音、语法、词汇系统;言语指的是用语言进行的听、说、读、写交际活动。语言是社会共同性的、概括的;言语是个人差异性的、具体的。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如果着眼于语言,就会以形式结构为主,以分析为主,以教师为中心;如果着眼于言语,就会以教实践为主、以内容意义为主,以综合为主,以学生为中心。着眼于语言。教学往往是一个封闭系统,同非语言因素联系欠缺;着眼于言语。教学必然是一个开放系统,同文化、情景等非语言因素联系。[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略读课文应该怎么教?从教学时间上看,略读课文一般一课时完成;从教学要求来看,以抓住文章主要信息为基本目的;从教学形式来看,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从教学顺序来说,略读课文安排在精读课文后边。  相似文献   

15.
说课顾名思义以说为主,是教师对教学设计的分析和说明,是一种以口头叙述为主的教案分析。教师要在认真备课的基础上,层次分明、思路清晰地说明本节课教什么和如何教,运用新课程理念诠释为什么这样教。通俗地讲,就是要说清楚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这么教。说课的内容一般为一节课,时间为10~15分钟。  相似文献   

16.
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语法教学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大学外语教学不断改革的过程中,语法教学地位和重视程度一直倍受学界关注与争论。本文总结了传统语言教学模式下以语法传授为主的语法教学和现代语言教学模式下以语言运用为主的交际语法教学,以及各自对第二外语习得者的影响,并试图从语法该不该教和如何去教两个方面探讨当前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语法教学。  相似文献   

17.
自读课文该如何教,本不是一个问题。自读。自然应该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以教师适时点拨为辅。这样的安排,按理说,是最有利于体现新课程的自主、合作、探究精神的。然而。长期以来的教学实践中。绝大多数的自读课,要么被当成精读课进行研磨.要么蜻蜒点水般三言两语一带而过。凡此种种.自然是课程定位不准确所导致的。  相似文献   

18.
<正>我从事高中英语教学13年,在长期的英语教学中发现,高一、高二英语课堂教学一般局限于牛津版模块教学,以词汇、语法、阅读课为主,教研课、研讨课、公开课以阅读课教学为主要课型,甚至课上把Welcome to the unit,Task部分直接省略,Project课就直接改为阅读课型。对于要求较高的内容输出—书面表达,有目的的准备仅限于偶尔的考试试卷上的练笔,后续工作中存在批改不及时,评价仓促,指导琐碎,订正检查不到位等问题。书面表达一直是多数学生最薄弱的环节,教师往往等到进入高三,迫于高考,才不得不把书面表达的准备工作  相似文献   

19.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这篇小说篇幅较长,又是一篇自读课文。在以往的教学中,或放任自流,读读了事;或面面俱到,流于肤浅。这样处理往往费时不少,效率不高,难免留下遗憾。如何长文短教,且教得深入?如何利用自读课,引导学生以自主、探究的方式获得知识呢?关键在于选好切入点和兴趣点,并以此为突破口,深入探究,取得以点带面、举一反三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兴趣是学好语言的强劲动力和能力形成的前提,在课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摈弃那种把重点放在给学生分析词法、句法和语法等方面,然后让学生死记硬背,其结果是学生听课不积极,接受知识不主动,这就抑制了学生的自主性和主动性的发展,阻止了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违背了“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教学思想。笔认为,在课教学时,应在新课导人、问题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