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王安忆80年代中后期以来,在性爱题材小说中对两性关系进行的大胆言说和重设,继而对传统爱情和婚姻模式进行解构,体现出她鲜明的女性意识,及其对两性和谐理论的追求与坚守。  相似文献   

2.
赵华 《现代语文》2004,(10):8-8,13
在王安忆的小说中经常流露出一种解不开的孤独情结,她的孤独从《雨,沙沙沙》中的雯雯对生活、爱情的美好憧憬、痴痴等待中走来,穿越时空的断层,穿越纷扰的人群,穿越物欲的厚障,一路倾诉、低吟着生命的孤独。孤独是个体生命的体验。丹麦神秘主义者克尔凯郭尔曾说:“孤独这件事对我——不是我私人,而是作为一个思想家立场的我——是一件决定性的事。”也  相似文献   

3.
王安忆本人早年的外来户经历形成的“孤独情结”对她的小说创作产生了三方面影响,最直接的影响是创作题材中大量出现外来户题材,对创作观的影响则表现为作者坚持创作自由和与读者存有隔膜的心理并存,创作实践上表现为努力在作品中安排更本质的人物关系,对现实的人物关系则持冷眼旁观态度。  相似文献   

4.
在王安忆创作中的各个阶段,都不同程度地倾注着她对个体生命生存状态地思考和关怀,对生命"孤独"情境的书写则是这种思考和关怀在文本中的必然呈现,作家对俗世生活忠实记录的同时,对人类超越和摆脱与生俱来的孤独感的思考和探索成为她小说叙事的内在推动力.本文以孤独情境为支点,通过对生存、情感两种孤独范式地分析以期进入王安忆的小说世界,试图解读王安忆小说创作中精神探索的路迹.  相似文献   

5.
在王安忆创作中的各个阶段,都不同程度地倾注着她对个体生命生存状态地思考和关怀,对生命"孤独"情境的书写则是这种思考和关怀在文本中的必然呈现,作家对俗世生活忠实记录的同时,对人类超越和摆脱与生俱来的孤独感的思考和探索成为她小说叙事的内在推动力。本文以孤独情境为支点,通过对生存、情感两种孤独范式地分析以期进入王安忆的小说世界,试图解读王安忆小说创作中精神探索的路迹。  相似文献   

6.
整个20世纪,由于人类物质家园的毁坏和精神家园的失落,孤独几乎成了新时期以来小说中的一个主题。作为众多关注、探讨孤独主题的作家之一,王安忆小说中的孤独是对普遍生态的感悟,其中饱含着理解与悲悯,在孤独的表现和探讨中对人的生存环境、传统文化进行了重新审视和批判,对人性本质作了深入的挖掘和剖析,对人的生存状态进行了思考。以王安忆的几部作品为例,从"生存的孤独"、"情感的孤独"和"困惑中的探索"三个方面进入王安忆的小说世界,可以体会出其中传达的孤独感以及作者为摆脱这种人类与生俱来的孤独感所作的探索。  相似文献   

7.
无根情结、失望情绪和现代人的隔膜处境驱使王安忆总是将她笔下的人物置放于忧郁、孤独的生存境地,但充满人文关怀的她又竭力寻求多种方法使他们脱离孤独之海,最终王安忆意识到孤独乃是人类生存的本真状态,也是人类永恒的命运。  相似文献   

8.
本文讨论由“外来户”经历形成的孤独体验对王安忆小说创作的影响,包括对创作题材的影响,对作者创作观的影响和对作家安排作品中人物关系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王安忆创作的一系列上海题材小说的特征表现为对上海市民日常生活意识的凸现。而王安忆创作之前的艺术体验,尤其是她的童年体验、孤独体验对王安忆的日常生活意识的形成有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10.
昌耀所铸造的诗歌世界是奇异的,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的诗歌所呈现的生命意识更为令人深思和引人注目.昌耀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的生命意识主要有四方面组成:宿命感、荒诞意识、孤独意识和受难意识.昌耀的生命意识来自于对生命本体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王安忆的小说文本中的历史话语成了意志的游戏;启蒙已经退隐,叙事呈现为削平深度模式的日常化书写;传统的叙事策略开始断裂。其小说文本中明显包含了后现代主义的文化品性。  相似文献   

12.
从《小鲍庄》到《纪实与虚构》,王安忆的小说意识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旨在通过强调理性技术写作来完成和实现她创造个人心灵世界的意图。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对叙述方式的重视,二,强调故事的构成与使用。王安忆小说意识的变化是非常自觉的,并且有其深刻的背景原因,为此,她进行了大量的阐述。但是也要看到,王安忆的理性技术写作,由于过于强烈的理性动机,抽空了作者特有的感性经验,形式过于坚硬,也损害了小说叙事的感性力量。怎样平衡二者关系,则需要小说家从创作实践的不断调整中获得。  相似文献   

13.
文章主要论述了张爱玲和王安忆上海小说的不同叙述视角,并力图揭示形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14.
王安忆是当代文坛上独特的作家。她认为"小说即故事","故事"是"思想"与"物质"的一元化过程。她的"不要独特性"的主张,更是对她的小说叙事观念的高度概括。  相似文献   

15.
外来移民(主要指来自国内各地的务工人员)对于上海的城市发展来说,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可以说,上海百年来的发展史,其实就是一部移民史。作为上海作家,从创作初期开始,王安忆就一直关注着身边的这一特殊群体。自80年代的《鸩雀一战》、《好婆和李同志》到2000年的《富萍),王安忆的移民书写逐步体现出一种对上海由“认同”到“背离”的写作姿态。文章拟对这三部作品中的主人公小妹阿姨、李同志和富萍三个具有典型意义的移民人物形象进行分析,来梳理王安忆这种书写姿态的转变,以探寻这种转变背后所蕴含的丰富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6.
针对王安忆小说创作观念中谈到的逻辑性情节观念,在分析其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对其作品的分析,指出其对当今小说创作的价值在于弥补经验材料的缺陷与不足,使小说创作获得了新的写作源泉。  相似文献   

17.
王安忆是新时期讲故事的能手。本文借鉴中西叙事学的基本理论,对王安忆小说的叙事结构艺术进行分析,认为线性流动且有逻辑联系的叙事结构,构成了王安忆小说叙事风貌之一。  相似文献   

18.
王安忆的小说始终贯穿有一定的儿童心理描写或儿童心理因素。从儿童心理、儿童意识、儿童成人化和成人儿童化四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9.
在王安忆的小说创作中出现了很多城市意象,但最常见的便是弄堂意象。论文从其具体作品的具体描写入手,探讨、分析弄堂意象在王安忆作品中的作用和意义:在王安忆的眼中,上海的弄堂其实就是上海的象征,弄堂即是上海,她不去描写那些现代的高楼大厦,不去描写那些写字间里的俊男靓女,原因就在于王安忆执着地认为是弄堂孕育了上海的文化,养育了上海的芸芸众生,上海的精髓不在那些高楼大厦,而存在于弄堂之中,只有弄堂,才是上海的精髓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