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6 毫秒
1.
基因编辑技术是当今非常重要的生物工程技术,在生物医药、生物环保和农业生产领域有着极其广泛的应用。文章通过对基因编辑相关专利和期刊文献的分析,从全球主要机构专利申请与发文情况、CRISPR技术专利概况、各国专利发明人的合作关系、技术流向分析、技术构成分析、主要创新主体现状等方面揭示了基因编辑技术的发展现状与趋势;并基于对CRISPR技术的专利分析及其相关重要研发机构的专利布局分析,对我国基因编辑技术在原始性技术创新、产业化进程、国际合作、全球布局等方面提出了对策与建议,为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及决策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基因编辑技术:进展与挑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因编辑是指对目标基因进行删除、替换、插入等操作,以获得新的功能或表型,甚至创造新的物种。作为生命科学发展迅速的重要研究领域,基因编辑技术的开发及应用使得生物体的遗传改造进入了前所未有的深度与广度,为解析特定基因的功能立下了汗马功劳。文章对当前基因编辑相关技术,及我国在基因编辑领域存在的挑战及机遇进行概述,以增进对该技术体系的整体认知,帮助更好地寻找该领域新的突破点。  相似文献   

3.
第三代基因编辑系统——CRISPR/Cas系统,以其优良的性能,在基因研究、基因改造和基因治疗等领域中的研究和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对CRISPR/Cas系统的中国和全球专利进行检索和统计,分析了CRISPR/Cas系统的基本状况和发展态势,并对国内申请人在现阶段可采取的策略给出了初步建议。  相似文献   

4.
正这些公司要么开启了一个全新的方向;要么解决了一个困扰人类很久的医疗难题;要么将原有的技术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台阶;要么是在政策上有重大突破,为整个行业的发展杀出了一条血路。1 Editas——基因编辑技术的"领头人"我们认为2015年任何一项生物技术引起的社会震动和讨论都没有基因编辑多。基因编辑当之无愧是2015最热的生物技术。目前已经有很多家公司开始涉足于CRISPR基因编辑技术。但是我们把Editas medicine选为基因编辑领域的代表,因为它在2015年底宣布,将在2017年开展CRISPR基因编辑人体实验,这有可能是首次人体(in  相似文献   

5.
《中国科学院院刊》2014,(5):645-646
<正>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所高彩霞课题组和微生物研究所邱金龙课题组紧密合作,利用最新的基因组编辑技术,首次在六倍体小麦中对MLO基因的三个拷贝同时进行了突变,获得了对白粉病具有广谱抗性的小麦材料。该研究利用TALEN和CRISPR/Cas9基因组编辑技术实现了对小麦MLO基因的定向突变,且诱导的突变在小麦里可以稳定遗传到后代,并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突变体材料经过一代或两代  相似文献   

6.
正被称为"成簇的规律间隔短回文重复序列"(CRISPR)的基因分子或基因剪刀已经在生物医学和生命领域产生了重大作用和巨大影响。除了对人的基因和人类胚胎的编辑引发巨大争议外,目前这一技术在编辑动物基因方面获得相当多的成果,为治疗人类疾病和生产人类所需要的产品提供了广阔平台。  相似文献   

7.
基因编辑技术已成为生命科学领域重要的颠覆性技术之一。随着该技术在生物医学研究、医疗健康、农业和食品等领域的应用,相关伦理问题也备受关注。文章概述了近年来涉及伦理问题的基因编辑技术研究和应用进展,重点梳理国际上相关问题的讨论及在伦理治理方面的态度和探索;最后,结合我国对于基因编辑技术人体应用的治理现状,以及近年来的相关讨论和举措,初步提出我国基因编辑技术伦理治理体系建设的建议,以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8.
1、研究目的所谓的基因编辑技术指的就是研究人员为了使得特定的某种目的能够被达成,而去修饰动物的遗传组成的过程,这以技术综合性以及挑战性相对较强,其对于整个基因遗传学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基因编辑技术的应用能够使得相关人员精确的对DNA进行添加、删除、置换操作,进而使得基因能够依照人们意愿所呈现。CRISPR/Cas9系统是通过对一种RNA的调控来达到DNA修饰的目的的基因编辑工具。  相似文献   

9.
1、研究目的所谓的基因编辑技术指的就是研究人员为了使得特定的某种目的能够被达成,而去修饰动物的遗传组成的过程,这以技术综合性以及挑战性相对较强,其对于整个基因遗传学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基因编辑技术的应用能够使得相关人员精确的对DNA进行添加、删除、置换操作,进而使得基因能够依照人们意愿所呈现。CRISPR/Cas9系统是通过对一种RNA的调控来达到DNA修饰的目的的基因编辑工具。  相似文献   

10.
CRISPR/Cas9技术已成为基因编辑技术的代名词,在我国也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如何防范专利侵权风险也成为研发者关注的问题。本文从Doudna团队CRISPR/Cas9核心专利的保护范围出发,分析了我国的CRISPR/Cas9技术的专利侵权风险,并对我国CRISPR/Cas9的技术发展和专利申请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1.
正两个研究团队的最新成果给现在热门的被称为"基因魔剪"的CRISPR技术泼了冷水:CRISPR编辑成功或增加患癌风险。两个团队认为,CRISPR/Cas9基因编辑过程中造成的DNA双链断裂,会激活p53蛋白通路,引起人多能干细胞的凋亡。也就是说,经基因编辑后还能存活下来的细胞,通常存在p53功能缺陷。p53缺陷是至今已知的与癌症相关的最普遍的基因突变。p53基因被称为"抑癌基  相似文献   

12.
<正>只需改变一个基因,修改过程就不停地持续下去,直到所有的类似的基因都被修改。这种过程如同连锁反应一样,被修改的基因会一代又一代地传下去,直到散布到整个种群。这不是天方夜谭,也不是科幻大片,而是利用一种最新的基因技术来实现的。这种技术叫做CRISPR/Cas9系统,是目前基因工程学中最为耀眼的新技术,其研发者已经获得了2015年生命科学突破奖。CRISPR/Cas9系统最初是从某些细菌身上发现的,它是细菌用来对付入侵病毒的。后来研究人员发现,这种系统可以用来修改某些  相似文献   

13.
基因编辑技术是当前生命科学和医学的科学前沿,本文力求用最浅显语言讲述基因编辑技术及四代[1-4]基因编辑系统。文后列举课题,以咨参考。  相似文献   

14.
<正>CRISPR基因编辑技术会导致上千个不想要的突变吗?这是一项小鼠研究提出的问题。基因编辑的想法是改变细胞基因组中某个单一的DNA序列,而不触及其他的基因组序列。然而,实际上,每个基因编辑方法有时候都会导致不希望的改变。  相似文献   

15.
正2012年,颠覆性的基因编辑工具CRISPR横空出世,它赋予研究人员编辑农作物和动物的强大力量,为科学研究和生物医学领域带来新一轮革命,成为Science杂志2015年十大科学突破之一,并摘得今年诺贝尔化学奖的桂冠。2020年,这一"基因魔剪"再次向世界展示了其"魔力":首次成功治愈β地中海贫血和镰刀型细胞贫血症这两种遗传性血液病。  相似文献   

16.
从现代基因定点编辑技术不同层次的研究发展现状,比较总结了ZFN技术、TALEN技术、CRISPR/Cas9技术的特点,发展趋势是技术难度越来越小、研究与应用成本越来越低、细胞毒性越来越小,编辑点位由单点位向多点位发展。  相似文献   

17.
新知     
正美媒评出2015年十大科学发现,让我们对某些最重要的科学突破、发现和宣布进行回顾。1新的人类祖先:纳莱迪人9月,科学家宣布在南非的一处洞穴中发现了前所未知的人类祖先"纳莱迪人"。出土的化石代表了至少15个具备与小个子人类相似的身体质量和身材特征的个体。2 CRISPR基因编辑技术进步今年,科学家利用成簇的、规律间隔的短回文重复序列(CRISPR)基因编辑技术实现了若干突破。中国的研究人员报告说对一个无法存活的人类胚胎的DNA进行了改进,这是一种有争议的做法。哈佛大学的研究人员把灭绝已久的一种长毛猛犸象的基因插入了皮氏培养皿中的现代象活细胞中。3数百个新物种被发现10月,世界自然基金会宣布在东喜马拉雅地区发现  相似文献   

18.
生命科学发展日新月异,伴随着大量实验技术的更新,生物大数据逐渐产生并在生命科学研究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首先,生物大数据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包括基因组数据、表观基因组数据、蛋白质组数据等多种类型。这些数据为研究人员提供了更全面的信息,有助于揭示生命现象背后的规律。其次,数据驱动的生命科学新发展和应用涵盖了基因编辑、精准医疗、药物研发等诸多领域,为人类健康和生命质量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可能性。然而,生命科学研究大数据时代也面临着包括数据存储、数据共享、隐私保护等多方面的问题,以及如何将海量数据转化为可靠的科学发现等挑战。文章简要概括了生物数据推动生命科学的发展规律,梳理了生物大数据组成、特点及来源,阐述并讨论了数据驱动的生命科学研究新范式下的共性问题和我国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19.
正项目概况分子影像医疗设备具有高特异性、高灵敏度和超高图像分辨率,能够为临床诊断提供定性、定位、定量的资料。目前,我国开展在体生物光学成像理论及其技术的研究工作刚刚起步,而该项研究工作可以解决我国在生命科学和临床医学研究中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考虑到国际上此方面的研究也处于起步阶段,如果我们能及时抓住这个机会,研制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在体生物光学成像平台,并把其和现有的其它分子影像、结构成像和功能成像技术手段结合起来,对抢占该领域的科学制高点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将对国产医学影像设备的开发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0.
<正>项目概况分子影像医疗设备具有高特异性、高灵敏度和超高图像分辨率,能够为临床诊断提供定性、定位、定量的资料。目前,我国开展在体生物光学成像里论及其技术的研究工作刚刚起步,而该项研究工作可以解决我国在生命科学和临床医学研究中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考虑到国际上此方面的研究也处于起步阶段,如果我们能及时抓住这个机会,研制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在体生物光学成像平台,并把其和现有的其它分子影像、结构成像和功能成像技术手段结合起来,对抢占该领域的科学制高点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将对国产医学影像设备的开发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