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于几何计算题,有的同学见题后常因找不到求解思路而“卡壳”.这时,你不妨采取“由果索因”的方法来寻找解题思路.  相似文献   

2.
韩爱丽 《考试》2011,(12):42-43,46
题眼就是题目中能揭示中心问题的关键词。考生往往因为找不到“题眼”而无从下笔,或一时难以理解“题眼”的内涵,产生畏难情绪。针对历史选择题和材料题,只要仔细分析题目的有效信息,找准“题眼”,挖掘其内涵,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  相似文献   

3.
在行程应用题中,常常会遇到错车问题。对于这类问题,一些同学往往因弄不清题意或找不到题中的等量关系而不会求解。一般来说,求解这类问题时应注意以下两点: (1)分清是“相向行驶错车”,还是“追赶行驶错车”,并弄清错车时的具体情景。  相似文献   

4.
[教学内容] 《语文园地二》的“我会连”“读读比比”“我会找”“读读说说”四道题。  相似文献   

5.
熊建峰 《湖北教育》2000,(12):29-29
策略之一:鼓励质疑问难。 “学成于思,思源于疑。”学习中常有疑点和问题,才能常有思索,常有发现,常有创新。因此,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质疑的方法主要有: 1.找题眼。找出题眼,由此发问。如《飞夺泸定桥》一课,可以紧扣题眼“飞夺”提问:①泸定桥是什么样的?②为什么要“飞夺”?③怎样“飞夺”的?④“飞夺”说明了什么?  相似文献   

6.
本文讲述了“怎么做”类型题中国家怎么做,青少年怎么做、企业怎么做的一些常用的答题格式,但是考试题目是千变万化的,因此在答题时,一定要认真读题,找主体,找限定内容,找角度,再去组织答案,否则没有思路地乱抓,就不可能找全角度答题,容易造成失分。  相似文献   

7.
橡皮风波     
数学课上,老师出了几道题让我们做。我想:这些都是复习题,用不了几分钟,肯定搞定。随即,我拿起笔在纸上悠然地算了起来。不知为什么,做了一题之后,发现做错了。于是,我迅速打开“百宝箱”恭请橡皮“大驾”。可找了很久也没找着。这是怎么啦?真急人。还文具“百宝箱”呢,连橡皮都没有,岂不是“浪得虚名”吗?  相似文献   

8.
“要什么,找什么”是一种讲究实效的思考方法。在“要什么,找什么”的时候必须注意靠拢已知条件,或及时运用已知条件。用在数学证题中,最简单的思索线路是:“要B,就要找C;要C,就要找D;要D,去逐步找到已知条件A。”从而完成A→B的证明。这里所找的是要证结论的各种可能的充分条件(包括充要条件)  相似文献   

9.
张顺均 《广东教育》2011,(10):34-36
细节理解题是阅读理解题中必考的一种题型,其解题依据主要在阅读材料中找。笔者发现,这种题型可以用“复现”的方法来解答。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的中考试题中都出现了找规律的题目,这类题要求学生通过对题目中所给出的一些“数或图形”的特点,分析其规律,从而给出结论,这就是所谓“探索规律题”。笔者发现主要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11.
证明几何题,由于思维路子的顺逆,在思维方法上常分“综合法”与“分析法”。这两种思维方法,在寻求证题途径时,常联合使用,但我认为思考主线则是逆推,即“分析法”。一、“分析法”是不断找结论成立的充分条件,目的明确,要求集中,易于找到证题途径。例1 如图,G是△ABC的重心,过G  相似文献   

12.
金宏道 《数理化解题研究》2005,(2):F004-F004,F003
题设“陷阱”是命题人独具匠心、良苦用心的体现,没有“陷阱”的题往往缺少活性,题设“陷阱”要求应试者思维具有整体性、周密性.认真审题,深入剖析,找出题干中最具价值的隐蔽信息,只有认清殊途,才能免遭覆没,请看以下几例:  相似文献   

13.
有句俗语叫做“童言无忌”,然而,翻开学生“的作文,很难发现率直纯真、鲜活稚气的心灵;相反看到的往往是矫情做作、少年老成、满口大话空话废话的“君子相”。 学生的作文究竟是怎么啦? 扪心自问,终于有一天发现了这么几个症结:一是老师出题目,学生找生活。找到对题的生活还好,找不到对题的生活只  相似文献   

14.
审题是解题的前提.但在解题中,常有不少小学生因未审题或不会审题而“南辕北辙”,解答错误.所以,在解题教学中,需加强审题训练,教给学生方法,使之程序化、规范化,逐步养成习惯,提高解题能力.具体地,应做到“读”、“想”、“作”“明”、“找”五个字.一、“读”——读题.审题就是要审查、了解题意,那就必须先认真地、仔细  相似文献   

15.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数学课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广阔天地 ,应用题是滋生创新能力的肥田沃土 ,只要我们精心耕耘就能取得丰硕成果。一、以“一题多说”的形式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在解答分数应用题时 ,首先要找出单位“1”的量。因此 ,在训练学生找单位“1”的量时 ,不能就题论题 ,只找单位“1”。我们要利用这种题型培养学生“一题多说” ,让学生的思维发散出去 ,引导他们将这个已知条件用不同的方式加以叙述。如 :“已修了这段路的 23 ” ,找出这段路的长度是单位“1”的量后 ,引导学生用线段图帮助分析…  相似文献   

16.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找因果关系,进行逻辑分析,应该成为学生解题的重要思想。”在应用题教学中,几乎每一道应用题都有这样一条互相依存、互相制约的因果联系的链条维系着,有的明显,有的隐蔽,还有的呈现出多因致果或一因多果的复杂情境,学生解题常因不能理解和把握题中的因果联  相似文献   

17.
我曾看到这样一篇文章:一位教师上公开课,找一名学生到黑板上去做练习题。学生一共做了五道题,做完后,教师问下面的同学:“他做得怎样?”同学们几乎异口同声地说:“最后一题做错了!”这位教师说:“为什么你们只看到了他做错的那一道题,而没看到他做对的四道题呢?”  相似文献   

18.
第九册     
7 鱼游到了纸上 [题旨说明] 1.第一题,要求学生在理解课文时,紧紧抓住“聋哑青年”爱鱼的特点进行深入理解。首先理解“忘我的境界”的意思,在到课文中找根据,具体感受“忘我的境界”。在找根据的过程中,达到理解课文的目的。从能力培养的角度讲,该题旨在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与表达的能力。 2.第二题在第一题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对课文进行更深入地理解,使聋哑青年的形象更加突出。首先应让学生分别理解“鱼游到了纸上”、“鱼游到了心里”的意思,然后紧扣一个“先”字,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弄清“鱼游到了纸上”、“鱼游到了心…  相似文献   

19.
地 处 闹市 的 郑州 铁路 第 六中 学曾 有 少数 学生 因 沉迷 网 络不 能 自拔 而荒 废 了学 业。学校 也 曾三 令五 申,班 主 任也 曾 一 家 挨一 家 在 网 吧 里 找 过 学 生 , 但 光 靠 一个 “堵 ”字最 终 不能 解决 问 题。 于 是,学校 开 始在 “疏 ”上 想办 法。该  相似文献   

20.
下列话题作文训练题的要求是: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规定的话题范围之内。题中引用的材料,在文章中可用也可不用。②立意自定。③文体自选。④题目自拟。⑤不少于800字。⑥不得抄袭。〔材料1〕中国古代有一个“歧路亡羊”的典故,说的是战国时的杨朱,其邻人丢失了一只羊,请了许多人去找,杨朱所有的仆人都去了,结果,所有人都空手而回。杨朱问:“怎么那么多人还找不到羊?”邻居回答说:“路上有岔路,岔路前还有岔路,这样算起来村里有多少人找也是不够的。”这一典故说明事理复杂多变,因辨不清正确方向而误入歧途,难有收获。直到今天,我们仍然可以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