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For more than three decades judgements of schools' quality have been dominated by the frameworks, developed by members of Her Majesty's Inspectorate (HMI). 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approaches employed in the national survey conducted for the Plowden Committee, subsequent surveys undertaken by HMI during the seventies and eighties and the changes brought about by the advent of the Office for Standards in Education (OFSTED) in the early nineties. The frameworks employed appear to have changed from one decade to the next, sometimes subtly, at other times more radically. Overall, such changes have been sufficiently major for it to be difficult, if not impossible, to make anything other than the broadest statements about changes in the state and quality of the nation's schooling over time.  相似文献   

2.
恐怖主义作为一种国际思潮和势力 ,兴起于 6 0年代 ,盛行于 70年代 ,猖獗于 80年代 ,90年代出现最高峰。它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其产生有四个方面的原因。目前国际上采取了一些制止恐怖主义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3.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闲适性散文,长期以来未引起研究者的注意。这类散文的逐步兴起,一方面打破了“十七年”散文创作的僵化模式,另一方面以其自身文体的变革孕育了九十年代散文闲适思潮兴盛的契机。文章拟通过对八十年代闲适性散文的研究,试图解析其特征及发展趋势,并在此基础上比较其与九十年代闲适散文的关联性与差异性。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青海电视纪录片入手,归纳其发展的历程。论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初创,八、九十年代的发展,进入二十一世纪后,伴随三届中国(青海)世界山地纪录片节的举办而获得的机遇。并总结了各个不同时期的成就。  相似文献   

5.
对《我在霞村的时候》的最初的直接评价是1948年冯雪峰“发现”了这一小说的主题意蕴和人物塑造的重大价值。50-70年代许多日本学者关注其创作特点,他们的阅读具有明显的自我反省色彩,而中国学者则从政治革命视角理解这一小说并走向极端化。80-90年代的研究则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冷峻的多样性气象,直接关注这一小说深层性的创作本身的问题,甚至置放在现代女性文学的美学特征、心理现实主义、欧美现代小说、潜女性话语的新境界上进行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This paper reflects the experience of the authors working in the field of humanitarian education during the last two decades. Important changes have been witnessed since the Central American crises of the seventies, the refugee focus of the eighties and the new UN vision of the complex emergency crisis of the nineties resulting from the post Cold War scenarios of humanitarian calamity.  相似文献   

7.
简论中国现代诗的智性化轨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智性诗是知性和抒情的混合产物,是完全不同于中国古典诗歌的独特诗种。中国现代智性诗经由30年代卞之琳、40年代冯至和九叶诗派、50--70年代的台湾现代诗、80年代中后期和90年代的新诗潮逐步走向成熟。  相似文献   

8.
新中国战争电影是和新中国的成立、发展与变化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回眸上世纪半个多世纪中国战争电影所走过的历程,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化发展变化的轨迹。从五六十年代的信念神话,到八九十年代的战争史诗,再到90年代中后期的战争传奇,中国战争电影始终与时代脉搏一起跳动,从而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与艺术构建。  相似文献   

9.
在现代性话语下,国家权力系统和精英知识分子之间构成了一种既相互依赖又相互排斥的文化空间。在这种双向的文化空间中,知识分子尽管完成了对国家、权力、政治等意识形态话语的批判和重建,但也在无形中依附了国家权力系统,二者形成了同构关系。20世纪80年代末,中国知识分子在进行“文化现代性”建设的同时,开始了对后现代话语的承传,在“边缘”这一充分的对话立足点上,试图确认中国知识分子构建知识分子真正的身份,开辟民主的文化空间,建立独立的思想品格、文化自主性和精神公共性,在合理性和合法性等层面上构建知识分子的话语体系。  相似文献   

10.
顾明栋在《中西文化差异与文艺摹仿论的普遍意义》一文中使用了一种“修正式”的文化普遍观的研究范式。这是一种诠释型的研究范式,将以往的各种研究范式作为不同的前理解,在视域融合中,进入一个发展的解释历程。此外,文章借用了西方摹仿论的能指名称,将概念的所指延异后进行抽象转化,将其所指内涵充分地简化,使其能被各文化现象所验证,界定出具有文化普遍意义的顾明栋式“摹仿论”,显杀了一种探寻跨文化比较诗学的“世界语”的努力。  相似文献   

11.
《富萍》:人生的另一种审美形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安忆是新时期以来最具创造力、活力的青年女作家,她总能给不断变化着的现时代生活提供一种合适的审美形式。20世纪80年代,她寻找“我们的村庄”;90年代,她寻找“我们的城市”;90年代末期,她又退居于“我们的村庄”与“我们的城市”之间。《富萍》的创作则是这方面最突出的代表。  相似文献   

12.
专著<现代学校管理之文化学研究>抱着一种文化自觉的态度来关注学校全面管理问题,构建出了学校管理的文化学模式.全书运用组织文化理论于现代学校管理,关注文化的教育意义,同时也关注教育的文化价值,更突出了一个中心--学校管理是为了校园人以及学校的发展.在总结20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学校管理最新实践的基础上,为新世纪学校管理提供了一些新思路、新策略.  相似文献   

13.
当代西方国家官僚制改革是在特定背景下进行的,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导致了西方国家的官僚制改革.这些背景包括:全球化背景是改革的外因;公共管理面临的政治经济危机是改革的直接原因;官僚制自身弊病是改革的内因.  相似文献   

14.
张舜徽是现代著名文献学家。本文介绍其24部著作,重点介绍《清代扬州学记》所论述的扬州学派的“通核”之学,可供大家参考。张舜徽70—80岁倍加勤奋撰著的精神,也值得大家效法。  相似文献   

15.
鉴于20世纪八九十年代文艺理论界就“荒诞小说”中的荒诞审美类型划分问题的诸多不足,文章运用叙述学话语分析理论,立足于文本分析,将中国“荒诞小说”中的荒诞审美类型重新划分为:观念与技法的荒诞、条件性情境荒诞、本体性荒诞。  相似文献   

16.
比较教育学面临文化屏障和文化殖民两种文化上的规约,这种文化上的规约似乎已经严重影响到了比较教育学的学科合理性和解释力.然而实际上,文化规约并不意味着比较教育学学科合理性的消融.超越文化规约的根本途径恰恰在于以主体间性哲学作为理论基础,以文化作为立足点和基本视野进行比较教育学研究;此外,比较教育研究者还须致力于提升自身国际化的文化素养和东西方话语转换技术,建立基于主体间性哲学理念的比较教育学话语言说秩序.  相似文献   

17.
通过检索"CNKI",分析了1979年至2006年28年来有关比较教育学科体系研究的文献。从研究文献量、研究内容和研究机构三个维度对有关比较教育学科体系的文章进行了内容分析。结果发现:比较教育学科体系研究的文献量增幅大,研究内容依旧是围绕研究范式与比较教育学科建设,比较教育学科体系的本土化研究日益受到关注,对比较教育学科体系进行研究的机构主要集中于高等师范院校、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  相似文献   

18.
后现代主义作为当代一种世界性的文化思潮,其价值取向对中国当代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全新的价值观参照系。本文从分析后现代主义的“放逐思想”、“消解责任”、“求异多元”等价值取向的特征出发,阐述它对当代中国大学生价值观的冲击及影响,并提出对重新构建大学生价值观体系的思考。  相似文献   

19.
当代中国经济伦理学研究的进程和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代中国经济伦理学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时期,前学科时期(20世纪80年代初至90年代初);萌芽时期(90年代初期至中期);形成时期(90年代中期至2000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使当代中国经济伦理学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经济制度的伦理评价问题,实践以诚信为基础的经济伦理学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经济制度的伦理评价问题,实践以诚信为基础的经济伦理规范问题,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道德人格问题,企业的社会责任问题,消费伦理与中国的发展问题,雇员个人权利与义务的问题,将成为经济伦理学研究发展的重要生长点。  相似文献   

20.
During 1975 a group of Monash University academics, who became nicknamed the “crystal ballgazers” began to meet with the aim of forecasting the future of higher education in Australia in the nineteen eighties and nineties. The predictions were published and by 1983 many of the forecasts had already proved remarkably accurate — and few, if any, of the pro‐active strategies that were suggested as a way of influencing the future had been adopted.

This paper provides two retrospective analyses of that work. in the first we present some of the actual forecasts and their accord with reality, and then juxtapose the reasons for our forecasts upon the reasons being proposed now for the trends that have emerged. In the second analysis, we examine the failure of the work to influence the power brokers in Australian higher education to adopt a longer term and a more pro‐active planning rol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