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吴骞 《新闻实践》2012,(1):71-72
这个话题。我要从“红色新闻摄影家”徐肖冰、侯波伉俪的事迹说起。  相似文献   

2.
<正>不久前,收到徐肖冰、侯波的儿子徐建林大哥寄来的一张庆贺侯波先生九十华诞的贺卡。侯老是三年半前因大面积脑溢血进北京军区总医院抢救的,顽强的生命力,医护人员的全力抢救和家属的悉心照顾,使她奇迹般地从重症监护室走到了普通病房,看到老人家照片上精神矍铄的面容,真是感到高兴。侯波,是中国红色摄影史上的一位传奇人物。走上摄影路1924年,侯波出生在山西省夏县一个阎姓的家庭。13岁时,在中  相似文献   

3.
图片新闻     
“徐肖冰、侯波摄影展”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课堂“徐肖冰、侯波摄影展”自8月15日开展以来,已接待全国各地参观者近万人,许多单位和个人把参观“徐肖冰、侯波摄影展”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此次展览共展出了120幅中国共产党抗战时期的历史照片。  相似文献   

4.
“徐肖冰、侯波摄影展”自8月15日开展以来,已接待全国各地参观者近万人,许多单位和个人把参观“徐肖冰、侯波摄影展”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此次展览共展出了120幅中国共产党抗战时期的历史照片。  相似文献   

5.
本刊3月30日讯 2000年度山西新闻摄影评选在山西日报采编大楼举行。正在太原举办《从延安到中南海》摄影回顾展的著名摄影家、原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席徐肖冰和新华社高级记者、中国女摄影家协会主席侯波夫妇,被邀请作为此次摄影赛的评委。 侯波是山西省夏县人,曾在毛主席身边工作过12年,徐肖冰在30—40年代曾在山西工作和战斗过,夫妇俩  相似文献   

6.
时值国庆,天高云淡。在北京花园路的徐肖冰家里,我有幸目睹了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赞尝的大型历史文献画册《路》的风采。徐肖冰、侯波夫妇曾长期在延安工作,用手中的摄影机,为后人留下了领袖的一幕幕珍贵的历史记录。他们以毕生的精力和执着的追求,再现了那条中国革命经历过的《路》。面对《路》这本画册,他们给我讲起了给毛主席照相的往事。1949年6月的一天下午,天晴日朗。毛主席在北京香山双清别墅送走了客人后,回到院里看到了侯波、徐肖冰和东北画报记者陈正青。徐肖冰,主席早就认识。延安时期,他曾负责拍摄毛主席的工作和生活方面的电影、照片资料。他上前把侯波、陈正青向主席作了介绍。主席微笑着同他们一一握手,随后用手指着院里的一座小亭子说:“咱们一块坐坐。”在延安长大的侯波,虽然多次听过主席作报告,但象今天这样直接和主席谈话还是第一次,她感到从  相似文献   

7.
经过几个月的努力.我的家庭档案终于较科学、规范地建立起来了。书橱中最醒目的位置摆放的一排排别具特色的红色家庭档案盒,煞是好看.也给我的书房平添了几分美感。闲暇时,丈夫总愿翻看其中的女儿照片档案.还不时到女儿的书桌前指给她看.  相似文献   

8.
现年83岁的徐肖冰和75岁的侯波,在上个世纪30年代相继奔赴延安投身革命,不但用手中的相机记录下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业绩,更为毛主席拍摄了大量照片。在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的《毛泽东画传》、《领袖毛泽东》等书中,他们俩的照片占了三分之一还多。 当我如约来到徐肖冰和侯波夫妇的家中,开门的正是侯老,她的身材瘦削,银白的短发  相似文献   

9.
剿灭谢文东的任务交给了当年在南泥湾开荒的三五九旅。旅长是原参谋长刘转莲,副旅长是谭友林。徐肖冰的任务是跟着三五九旅,拍摄一些剿匪的镜头,用电影的形式记录剿匪战况。  相似文献   

10.
1986年,笔者在中国美术馆参观侯波、徐肖冰夫妇摄影展之前,一直很疑惑,分不清谁是“夫”谁是“妇”。这不仅仅因为两个人的名字都没有鲜明的性别色彩,更主要的是两个人的摄影成就不分伯仲,一样的辉煌夺目。  相似文献   

11.
2003年12月12日下午2点,我们如约来到闻名遐迩的影坛伉俪徐肖冰、侯波夫妇的家中。开门的正是侯老,她身材瘦削,银白的短发整齐地梳在脑后。她悄声告诉我们:“徐老刚刚入睡,再让他多睡几分钟吧!早晨我们外出参加活动较累,睡前他又看报,多年养成的习惯了!”一边说着,一边热情地把我们引入客厅。冬日的暖阳透过明亮的窗玻璃,洒在铺着五彩布的沙发上,雕花古木茶几和摆着毛主席雕像、陶瓷古董的书柜自成一体,显得格外古朴典雅。墙上悬挂的主席与他们夫妇的合影,让人感到无比亲切,话题也便从延安时期开始。在上个世纪30年代初,徐肖冰参与了《桃李…  相似文献   

12.
《走过硝烟》的访谈对象包括两部分人:一部分是老一辈军事记者,另一部分是与军事新闻工作一度有密切关系的军事指挥员,以第一部分人为主.他们是阎吾、纪希晨、刘白羽、穆青、穆欣、魏巍、季音、柯岗、戴邦、辛普、高粮、陈勇进、陆治、石少华、徐肖冰、王唯真、姚远方、金凤、牟森、张爱萍、陈明等人.上述军事记者有的以情景报道见长,有的以写作风格细腻见著.当年他们或分布在中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各个战场,或活跃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西欧战场,以他们手中的笔和像机为武器,在记录历史的同时推动历史进步。有些人的一些新闻作品…  相似文献   

13.
文一鸣  谢永馨  赵奕 《大观周刊》2012,(37):191-191,230
当前针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发展问题,社会各界都给与了高度的重视。而红色革命思想是我党的宝贵历史经验和财富,是优质高效的教育资源,有利于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本文旨在通过遵义红色革命精神.将红色思想和独立学院大学生紧密联系在一起,通过剖析红色革命思想的内涵来积极探索对独立学院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维度,进一步促进红色革命思想在独立学院大学生的思想教育价值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大观周刊》2006,(46):92-92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身边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喜欢过圣诞节。一进入12月.圣诞的气息就迎面而来。红色的圣诞帽、红靴子.缀着小铃铛的松青花环.缀着星星灯、彩虹灯的圣诞树.红色圣诞袜和身着红色圣诞装的推销小姐……人们开始谈论起圣诞礼物与圣诞树.安排平安夜的聚餐与消遣。在这个文化碰撞剧烈的时代.圣诞节成为放逐我们幻想的星空.成为表达我们柔情的借口.  相似文献   

15.
朱莉 《声屏世界》2004,(11):29-30
红色经典剧《林海雪原》于今年3月开播以后.出乎人们的意料。在全国引发了一场争论。引起争论的直接原因是改编后的英雄杨子荣变了脸。争论的焦点还是围绕着红色经典剧究竟该如何改编的问题。朱莉在本文中.不仅一针见血地指出:“再现红色经典剧已经不仅是影视娱乐界的事.它同时也肩负着一种不可忽视的社会责任。那就是按照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这一宗旨发展其文化艺术事业。”因此.影视娱乐界的朋友们是否应该从文章作者“尊重历史.尊重英雄.尊重红色经典剧”的深情呼唤中回过一点神来.因为任何只看重娱乐功能。而忽视教育功能的作品都不是当今受众所期待、所欢迎的.  相似文献   

16.
建立家庭档案.是家庭生活发展的必然要求.在改革开放.社会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人们已经不再满足于吃饱穿好.而是在追求高质量的精神生活和健康文明向上的家庭生活方式。家庭档案是家庭成员从事各项工作的迫切需要,是家庭生活上的需要.也是人与人之间社交的需要.是自我教育的需要。  相似文献   

17.
在抗日战争的战火风云中.许多热血青年为了共同的革命目标和理想。投身杀敌卫国的战场。当然,长达八年的抗战岁月,也不尽是刀光剑影,在抗战队伍中.也有侠骨柔情的动人时刻。抗日将领谭震林与田秉秀的红色恋情.就是一曲动人心魄的红色恋歌。  相似文献   

18.
在一个晴朗的早晨,我打开我的家庭档案,一眼就看见了一张红色的结婚证,它是一个家庭诞生的历史见证。我结婚在20世纪70年代,仔细端详着证书,封尘了三十多年的回忆,像一股绵长的细流,在心的深处缓缓流淌,它在我年轻时滋润着爱情,在中年时提醒我努力工作,担当起家庭的重任,在老年时,将见到我俩手牵手的夕阳红。想起结婚证上的"木供...  相似文献   

19.
说到红色经典片.中老年人是一往情深。据我了解,这类人群的影观活动中约有85%的时间在看“红色片,真所谓百看而不厌。因此对红色经典片的改编和重拍很多人持否定态度。  相似文献   

20.
虽然多年从事档案工作.但最初并没有建立家庭档案的意识.只是在平时注意积累一些资料,为我所用而已。随着档案进家庭活动的开展.对建立家庭档案重要性的认识越来越深刻。于是,全家齐动手.翻箱倒柜.把散放在家里的各种有价值的资料集中起来,进行登记、分类、整理,使这些零散的资料系统化.建立起我的家庭档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