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杜凤云 《山东教育》2004,(31):34-34
那是五年级第一学期的一节语文公开课。课堂上很静,此时正在进行的是《一夜的工作》一课的目标检测。一位同学正在黑板上写生字,“写完回去!”我读完最后一个词说。  相似文献   

2.
前一段时间连续听了几堂公开课,其中两堂在结尾处不约而同都采用了同一种方式,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两位教者在课尾处设置的环节是——请为本堂课拟出一个好听的名字。一堂是诗歌教学课,教者所做课件的名称很诗情画意,为“古诗秋意”,课堂以六首与枫叶有关的古典诗歌作为  相似文献   

3.
子恒 《湖南教育》2004,(22):22-22
什么样的课才是一堂好课?评价的眼光是多样的。评课时,我们往往忽略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即如何纵向地看待语文课堂?我想从“什么公开课才是一堂好的公开课”延伸到“用什么样的心态来衡量我们的课堂”,说几点个人看法。  相似文献   

4.
这是一节大型的公开课。我执教的是寓言故事《陶罐和铁罐》,课堂上同学们的表现和我的“由学定教,顺学而导”的教法,令专家们流露出满意的神色。  相似文献   

5.
6.
闲,在古诗歌中忙得不可开交。闲情逸致、恬淡闲适并不是诗歌中“闲”的唯一注脚,看似“闲”,心中却有万般意绪。  相似文献   

7.
课堂组织是一门艺术,课堂组织优化应遵循四个基本原则:开课紧凑,程序合理,教学融洽,收课利索。  相似文献   

8.
一堂成功的语文课,不仅要有良好的开头,而且还要有完美的结尾。因为令人深思,耐人寻味的课堂结尾,将产生“课虽尽意更浓”的教学效果,使课堂学习乐而不疲、诱人深思、感人心脾。在此,笔者就平时的教学尝试谈一谈语文课堂结尾的几种做法:  相似文献   

9.
化诗为可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可以强化语言的采,可以提高语言的炼字炼意能力,但化诗为要注意几“点”。  相似文献   

10.
11.
(一)诗歌难教,这是一线语文教师的共识。诗歌教学,难就难在“诗无达诂”,见仁见智;难就难在当讲者多,而课时却少;难就难在一旦真的讲透彻,诗意也荡然无存了。因此,如何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点上解决诗歌教学这一难题,值得深思。我的想法是,把“写意”作为诗歌教学的一个重要原则。“写意”教法的创想,是由中国画的“写意”技法取得灵感。“写意,中国画中属于纵放一类的画法,与‘工笔’对称。要求通过简练的笔墨,写出物象的形神,来表达作品的意境,故名。”《(辞海·艺术分册》,(1980年版《)上海辞书出版社》把国画的写意技法迁移到诗歌教学上来…  相似文献   

12.
前几天听了一节《庄周买水》的公开课,其教学程序大致有三步——演课本剧导入。师生研讨课,总结,整堂课,由浅人深,环环紧扣,研读讨论也很到位;尤为突出的亮点是以课本剧导入,几位参演同学(包括朗读串台词的同学)对中人物把握得较准确,表演也十分投入。应该说,这堂课还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大家在评课时都认为课本剧的演出与课研讨未能有机结合,给人“两张皮”的感觉,我也赞同这种看法和意见。  相似文献   

13.
14.
15.
课堂教学的结尾是指教师结束教学任务的活动,是对所授知识和技能进行系统归纳、巩固、运用,使新知识有效地纳入学生原有认知结构的活动。传统的结尾方式往往侧重于对知识的归纳小结和巩固掌握,而忽视了如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教师应灵活巧妙地结合教学内容、学生实际和课堂临时出现的情况,注重对课堂内容的拓展与延伸,不断地设置新情境、营造新氛围,从而使学生在愉悦的精神体验中,巩固所学知识,开阔视野,锻炼能力,不断激发起探索和创造的火花。下面我就谈谈自己的做法。  相似文献   

16.
由中国教育学会教育教学基金会、中国教育学会语文创新教育研究会和陕西省教育科学研究所联合主办的“中国语文名师精品课展示与学术报告会”于去年10月底在西安交通大学思源活动中心举行。会上作精品课展示和学术报告的语文教育专家有小学名师于永正、窦桂梅和中学名师商友敬、洪镇涛等四人。  相似文献   

17.
沙向红 《山东教育》2003,(35):45-46
课堂教学结尾部分是课堂教学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形式的选择要依据教学内容、学生实际以及教师的个性等变化,而且不同类型的结尾有着不同的效果。生物课堂结尾常有整理型、应用型、悬念型三种类型。现分述如下:一、整理型就某一堂生物课而言,由于时间关系,许多学生对教师讲授的内容往往掌握得比较零散,不牢固,因而结束新课时,需要教师做必要的归纳和整理,让学生把课堂学习中获取的各个知识信号进行加工、转换、整理和贮存,使其与大脑中贮存的有关知识联系起来,形成结构化网络化的知识块,从而促进学生对新授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学生在这一过…  相似文献   

18.
课堂三境     
时光之轮有条不紊地碾过,周而复始,而“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的感怀让我不禁心生疑问:春华秋实,岁月更迭,我们与原来的自己又有什么不同?有的。一个掷地有声的声音从心之幽谷传来:那记忆中的公开课,不正见证着我们的成长吗?思绪就在这一瞬间萌动、翻飞……  相似文献   

19.
语文课文教学的整体感知,就是要使学生学会从整体感知入手去钻研课文。那么,我们怎样才能实现课文的整体感知呢? 一、优化开讲艺术 开讲,起着对整堂课的定向和统领的作用。语文课的开讲,让学生迅速了解这篇课文讲什么、目的是什么、学习重点是什  相似文献   

20.
在一次公开课上,我采用了“开火车”认读的方式巩固生字读音。“火车”开得很顺利,可轮到一位静的小女孩时,只见她猛地站起来,张开小嘴,刚要读,却又停住了。我一边指着那个生字,一边用鼓励的眼神看着她,希望她不要紧张。时间一秒一秒地过去了,可她还是读不出来。这时,所有的目光都聚集到她身上,教室里出现了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