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董西厢》是现存三种诸官调中最完整的一种,保留了较多的金代口语成份,对其中的词语意义和用法进行讨论,有助于汉语词汇史研究和辞书编纂。  相似文献   

2.
提起金代文学,人们会自然想到元好问和董解元。元好问的诗词和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可谓是金代文学的双壁。然而提起《西厢记》,都知道王实甫的《西厢记》,甚至也知道李日华、陆天池的《南西厢》、杨国宾、汤世潆的《东西厢》,对董解元的《董西厢》却知之甚少,甚至不知诸《西厢》就是源于《董西厢》,犹如人们忽视了青出于蓝一样。《董西厢》是“戏文之鼻祖”,“院本模范”,是金人的一代文献。我们不能忽视对它的研究。 一、《董西厢》对《莺莺传》的彻底改造  相似文献   

3.
刘丽丽 《文教资料》2014,(30):139-141
《王西厢》和《董西厢》在引用辞格的运用上既有许多共性,也存在不少差异。相同之处首先体现在多处相同的引用上。不同之处则主要体现在:《王西厢》引用辞格使用的数量是《董西厢》的两倍且分布更为均匀;《董西厢》中引用的神话较多,而《王西厢》中引用的诗词较多;《王西厢》引用辞格的使用比《董西厢》更为丰富灵活。  相似文献   

4.
金人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简称《董西厢》)与元人王实甫的杂剧《西厢记》(简称《王西厢》),被誉为描写崔莺莺和张生爱情故事的“双璧”,在中国古典戏曲史上都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王西厢》的全部剧情,皆以《董西厢》为其依据。不仅  相似文献   

5.
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又称《西厢(扌刍)弹词》、《弦索西厢》、《董西厢》)是一部杰出的现实主义的说唱文学,在崔张故事的发展传播中,它承上启下,有不可磨灭的功绩。但由于中国封建文学一向轻视戏剧及说唱文学,而戏剧界对说唱文学也另眼相看,因而《董西厢》行世六百多年来,在近代才日渐被重视;它的作者董解元,竟连名字、乡里也湮没在时间的长河里,无法稽考了。  相似文献   

6.
《西厢记诸宫调》的作者董解元的生平,历来无考。论者多从元人锤嗣成《录鬼簿》及陶宗仪《辍耕录》之说,认为董是“金章宗时人”。近阅人民文学出版社一九六二年本《董解元西厢记·前言》(该书一九七八年及一九八○年新版《前言》相同),此文对元人的说法是否可信颇表怀疑,提出董解元是“在宋朝南渡时从北方移居武林(今杭州)的,《引词》中所谓‘太平多暇’,大概指的是南宋偏安停战之时。按照这个说法,董解元生  相似文献   

7.
考察董小宛入清宫与顺治出家史事,本来不用传奇剧本为证,但是根据毛奇龄所述洪昇是应庄亲王世子之请而作《长生殿》院本这一特殊情况,理应考察《长生殿》剧本及洪昇好友述及《长生殿》之诗文.《长生殿》不仅隐藏地反映了顺治出家,而且隐藏地反映了董小宛入清宫.学界考察《长生殿》借古喻今言董小宛入清宫史事者极少,《长生殿》隐藏地反映顺治出家,学界无人涉及.  相似文献   

8.
龚节之 《现代语文》2006,(9):125-126
处置式是汉语的一种特殊的句式,它产生于唐代.《董解元西厢记》(以下简称《董西厢》),金代董解元著.故事原本《唐人小说》中元稹的《会真记》,写的是张生与崔莺莺的爱情故事.这部杂剧,基本上反映出了当时的语言事实,因而是我们研究当时语言状况的一部比较重要的作品.《董西厢》中共使用"把"字句152例,其中表处置的"把"字句共出现146例,占"把"字句的96.1%.因此,《董西厢》的"把"字句以处置式为主.鉴于此,本文着重对处置式进行考察,总结其句式,分析其结构,试图揭示《董西厢》语言中"把"字句式的一些特色和面貌.  相似文献   

9.
近日翻阅《三国志》,见《董迂传》有一条注里叙述,有人要跟随董迂学习,董迂不肯教,强调要以自学为主,“言:‘读书百遍,而义自见’。从学者云:‘苦渴无日’。迂言:‘当以三余’。或问  相似文献   

10.
《莺莺传》、《董西厢》和《王西厢》载录崔张往来诗词书信,在内容、数量以及往来唱和的情况上,同中有别。《莺莺传》中往来应答的少,依韵唱和的没有;《董西厢》中出现了依韵唱和的情况;《王西厢》中则绝大多数是往来应答、依韵唱和的。这种变化反映了崔张爱情形态由单向过渡到双向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