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化传统的预制性与公民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化传统潜在地影响着一定社会人们的生存样式和思维方式,具有深刻的预制性功能;所谓文化传统的预制性,是指特定的文化传统对现实的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而显现的潜在、先在和先天的制约性和影响特性。这种文化传统的预制性可从根源性、特殊性和生存性的角度去理解,公民教育的定位必须考虑以此为前提。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说:人创造了环境,同时环境也创造了人。人与自然、文化之间相互创造和被创造以其明显的事实表明,在一定自然文化圈内形成的某种地域文化生存形态,以一种“集体无意识”,在不自学中规囿着人们的生活和思维模式,使生存其中的人们逐渐形成具有特定价值观念的文化心理结构。地域的这种文化积淀以一种隐性传承的方式或深或浅地影响人们的文化个性和审美创造。  相似文献   

3.
论自然环境对文学之影响魏梓桂自然环境与人类文化的发展息息相关。一个国家,一个地域的气候风情、山水田园构成的特定环境,哺育着生存在这儿的民族,孕育出一种与这一环境相适应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本文拟就自然环境对文学的影响略加论述。自然环境影响文学,历代文...  相似文献   

4.
人类审美意识的出现和发展是随着社会历史的进程而出现、发展的。我国传统文化下审美意识受政治、经济、文化等影响,特定的政治和经济基础决定着同时代人们的审美意识。审美意识不是单纯的主观臆想,是客观存在和主观意识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5.
电视文化与市民文化价值秩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价值秩序 ,是指文化价值的不同级别、层次和先后秩序而言的。由于电视文化的出现与普及 ,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生存的社会文化环境以及整个文化世界 ,并且正在迅速模糊着人们的文化价值秩序界线 ,从而也深刻地影响着人们价值心理和价值观念的变化 ,导致趋同。  相似文献   

6.
安之林 《科学课》2013,(6):12-13
从广义方面讲,人类所共同创造和享用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都是文化。不同的时代、地域、民族、国家的人们会创造出不同的文化。教育作为对人类生存、发展和文明化程度具有重大影响的文化形态,承载着传承、发展和创造人类文化的使命,并藉此影响和促进人类以及人类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导言:文学批评的文化视角随着文化学研究的深入和艺术文化学的兴起,人们越来越清楚地看到了文学与文化之间深刻的、不可分割的联系。文学作为人类的一种文化存在,它既要受到特定民族、特定时代文化传统和文化氛围的影响,也集中显现着特定民族、特定时代的文化流向和文化心理内涵。文学在文化大系统中决不是一个弧立的存在,它所具有的文化价值是不可忽视的。  相似文献   

8.
于海生 《班主任》2010,(12):16-17
文化是指特定人群中作为人们行动之因的一种观念的存在,它是通过这一特定群体的各种活动而表现和传承的价值观念、思维模式、行为方式以及知识系统的整体。良好的文化氛围有助于教师的成长。因此,作为学校的管理者,有必要通过教师文化的建设来熏陶、感染和影响教师,全面提升教师品位。  相似文献   

9.
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人类文化知识更新周期不断缩短,现实生活节奏不断加快,人们各种竞争日趋激烈,生存压力波及各种人群。当前儿童教育成长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为此对于儿童的教育和成长需要进行深入细致的探究,尤其对儿童个性和兴趣的培养,幼教工作者和家长担负着启蒙教育和引导儿童成长、成人、成才的神圣使命。  相似文献   

10.
生态环境是人类社会与民族存在和发展永恒的物质前提,人类在生产、生活的同时也创造出相应的适应其所生存的自然环境的文化,民俗文化中的民间信仰就是其中的一部分.特定的生态环境生成了特定的民俗文化,因此在其中必然涉及到民众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虽然这是一种自发的、朴素的生态意识,但在民俗传承中有意无意地保留了这种意识.  相似文献   

11.
“人才,是人类社会财富中最宝贵、最有决定意义的财富”。人才置立于社会,是伴随着人类的不断进化,从诞生、成长到消灭的一种生存更替过程。那么,在今日大千世界,人才为什么能够世代永存呢?这因为,人才他本身所固有着积累和创造知识的特异功能,并经过特定的能量转化和知识再现的输出过程,不断地改造着人类赖以生存的旧世界,开拓出新的生活环境。换言之,人类社会的繁荣与进步,  相似文献   

12.
社会的主流文化决定了社会的性质 ,它以其特有的文化模式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情感、价值取向及生存方式 ,使人们具有了特定的文化人格。对文学作品人物形象的分析可以得出对其文化的价值判断。果戈理的乡村生活小说正是通过代表农奴制文化的社会力量———地主群像的塑造 ,揭示了农奴制文化腐朽没落的本质  相似文献   

13.
当今世界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成熟 ,人类社会建构了一种全新的文化体系———网络生存形态。网络生存对于个体的成长 ,学习科学知识 ,内化社会价值 ,履行所承担的现实角色有着重大的影响。而个人社会化同时也面临着网络带来的一系列的挑战。任何个体只有认清网络生存形态的基本趋势 ,把握住网络背景下个人社会化的发展要求 ,才能完善人的社会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关系  相似文献   

14.
1.从文化继承的角度看人类文化,说到底,是人类生产与社会活动的产物,同时又是人们创造新的社会生产与社会生活的基础和必要条件。人类的文化与教育是密切联系着的。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创造了文化,而文化的传播与发展又依赖于教育,即教育从一开始就成为了传递和保存人类文化的重要手段。因此,教育是人类历史  相似文献   

15.
长期以来,人们对于文学一直存在着误解,认为文学就是风花雪月。其实,文学是人学,是生活的一面镜子,表现的内容涉及最为基本的社会价值关系。文学作为一种特定的语言符号,是特定时代的文化载体,是人类文明符号的象征。文学可以体现一定的社会变迁,它以一种艺术方式承载着人类文化的生存状态和人类价值,不同时期文学特点可以体现不同时代文化和社会特征。因此,文学作品是我们社会的必然产物,任何一种文学流派的产生都有一定的社会背景和思想基础,随着社会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同时又能动的反映时代的变迁。本文以美国的自然主义文学为例,阐释了文学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人性是对生命生物生存和社会生存状态的描述。人类的生存状况不仅受到社会现实,经济现实和政治现实的限制,而且受到文化现实,认知规律和认知能力的制约。杰生、安斯现象和西门庆现象是人性在特定现实中寻求解放的两种道路。基本欲望摧毁旧的道德。扭曲的人性破坏性地实现是特定社会政治和文化现实的产物,也受到旧的人性观和认知能力的影响。扭曲的人性状况不仅启示人们重建新的社会政治和文化现实,而且探索新的人性观和新的人性完美之路.  相似文献   

17.
在人类历史发展的漫长进程中,动物一直与人类保持着密切联系并对人类的生存、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这种亲密无间的关系使得人类对动物产生喜爱、同情、厌恶、恐惧等错综复杂的情感,人们也常常借动物来寄托和表达人的感情,所以在英汉两种文化中都有许许多多与动物相关的词汇。由于受历史、习俗、价值观念、宗教信仰等诸方面文化因素的影响,中英两种语言赋予动物词汇以各自特定的文化内涵。这种源于文化背景的内涵意义,我们称之为词汇的文化内涵,即“文化附加意义”,是除基本意义或字面意义以外的各种引申义、象征义、比喻义等文化所赋予的文化含义。  相似文献   

18.
民俗伴随着人类的出现而存在,文学是表现人类生活的一种方式.<小鲍庄>中通过对社会组织民俗、物质生产民俗、婚丧习俗等异彩纷呈的民俗文化描写让人们对处于特定历史时期人的生存状态有了深入的了解,从而对人性产生更深刻的反思.  相似文献   

19.
地域文化就是人类在特定的地域环境下,在自身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具有地域色彩的思维方式、生存方式和价值观的总和,是控制一个地域内人们思维和行为的内核,是人们精神活动的产物。  相似文献   

20.
调查概述1.调查目的1987年9月20日22点55分,钱天白正式建成我国第一个互联网电子邮件节点,并发出了中国的第一封电子邮件。20年中,网络以其迅捷的速度、生动的形式和浩瀚的容量向人们传递着信息与知识,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挑战。网络不仅改变着人们的生存方式、工作方式和交往方式,而且由此而形成的网络文化正逐渐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精神世界;不仅有积极影响,同时也产生了一些问题和消极作用。这一切都使人们在尚未仔细品味到网络的"甘甜"之前,已经开始领略它的"苦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