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江源三江源位于青海省南部,因属长江、黄河、澜沧江(湄公河)三大水系发源地而得名。其中长江发源于唐古拉山主峰各拉丹东西南侧,黄河发源于巴颜喀拉山北麓,澜沧江发源于唐古拉山北麓,三江源头相距很近。2000年5月,三江源省级自然保护区成立,江泽民主席亲笔题写了“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碑名。目前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总面积为31.6万平方千米,是我国面积最大的自然保护区。  相似文献   

2.
8 月19 日,江泽民主席亲笔题写碑名的“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纪念碑(见56 页图)在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的通天河畔正式揭碑,我国面积最大、海拔最高的自然保护区成立。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地处青藏高原腹地,长江、黄河、澜沧江的源头地区,总面积31.6 万平方公里,平均海拔4000多米。这里素有“中华水塔”之称,长江水量的25%,黄河水量的49%和澜沧江水量的15%都来源于此。然而,近些年来,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一天天恶化,湖泊萎缩,河流径流量减少,草原大面积退化,沙化生物多样性锐减。为此,国家林业局和青海省政府在三江源建立了自然…  相似文献   

3.
三江源区位于青海省的西南部,它被誉为“中华水塔”,是黄河、长江以及澜沧江的重要补给地,是中国乃至整个亚洲重要的生态屏障区和水源涵养区.如何面对现阶段三江源区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产生的环境问题,恢复高速公路建设路城内的生态环境,成为我们必须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4.
20 0 0年 8月 1 9日 ,我国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自然保护区———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正式成立。由江泽民总书记题写碑名的“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纪念碑奠基在长江源通天河畔。1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屏障“三江源”是指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 ,素有“中华水塔”之称 ,对我国的生态状况及国民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在西部大开发生态环境的治理保护中担负着重要责任。建立三江源自然保护区 ,保护好分布在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系统、生物物种及其遗传多样性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西部地区包括四川、重庆、云南、贵州、广西…  相似文献   

5.
玉树,—块美丽而又神奇的圣土。这里世代生活着勤劳勇敢、淳朴善良的藏族同胞,这里天高云淡、风景优美,长江、黄河、澜沧江发源于此。  相似文献   

6.
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的青海省,因境内有我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泊青海湖而得名。青海平均海拔超过3500米,被誉为“离天最近”的地方,有“亚洲脊柱”昆仑山、“风雪仓库”唐古拉山、“中华水塔”巴颜喀拉山、气象万千的祁连山,著名的长江、黄河和澜沧江均发源于此。青藏高原有着丰美的草原,“风吹草低见牛羊”是常见的景象。此外,浩瀚的戈壁,旷古的荒漠,神奇的雅丹地貌,都是大自然在这里展示的雄奇壮丽。青海是多民族地区,除汉民族外,主要有藏族、回族、土族、撒拉族、蒙古族和哈萨克族,各民族人民和睦相处,民族风情多姿多彩。长江和黄河的原头…  相似文献   

7.
徐刚 《当代电大》2006,(2):64-64
三江源区,在我荒凉的回想中,那是一处高亢而巨大的荒野。近处是荒草荒原,远处是雪山苍茫,这就是江河源区?是的,只有事实才能匡正人们的猜想。由长江、黄河、澜沧江的激流伸长溯源,那源区却是荒凉、宁静、神秘的。一律矮小的荒草,略带羞涩的高原湖泊,大山和玛尼石、煨桑台以及通天河的古渡口,都在沉思默想中。  相似文献   

8.
20 0 0年 8月 19日 ,由江泽民总书记题写碑名的“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纪念碑揭碑仪式 ,在长江源通天河畔隆重举行 ,它标志着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正式设立。这是我国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自然保护区。一、位置、范围人口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地处青藏高原腹地 ,位于长江、黄河、澜沧江源头地区 ,介于东经 89°2 4′~ 10 2°2 3′ ,北纬 31°39′~ 36°16′之间 ,海拔 345 0~ 6 6 2 1米 ,是目前我国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自然保护区 ,覆盖玉树、果洛两个藏族自治州全境 ,海南、黄南两个藏族自治州的泽库、河南、兴海、同德 4个县及海西蒙古族藏族自…  相似文献   

9.
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一个孕育了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地方,它位于地球第三极——青藏高原腹地,平均海拔4200米以上,年平均气温在-5.8℃至 -18℃之间。许多到过这里的外地人感慨道:“能在这里坚持,就是一种奉献。 在这片雪域高原上,有这样一位藏族教育工作者:硕士生毕业后,婉言拒绝了留省城工作的优  相似文献   

10.
甘南是长江、黄河水源的重要补给区,是我国第六大绿色宝库和第五大牧区。保护好甘南江河源林草,就是保护了长江、黄河中下游一带的粮之仓、牧之地、水之源;保护好这片林草,就是保护了长江、黄河中下游林草未来的可持续发展的希望;保护好这片林草资源,就是保护我们的家园,保护我们自己。为此本文提出了构建“一江三河源自然保护区”的战略思路。“一江三河源自然保护区”建立起来以后,与甘南西部相邻的“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相呼应形成一块整体,进行联防保护、建起保护生态环境的天然屏障,有效防止黄河、长江流域土壤沙化和水土流失,使甘南“江河源”和“生态源”碧草常绿,青山常在,绿水常流,充分发挥起气候“启动器”和“调节区”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在“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被称为地球的“第三极”,是欧亚大陆上发育大江大河最多的地域,孕育了我国的母亲河——黄河、长江和流经六国的澜沧江。这些大江大河是中国和亚洲  相似文献   

12.
9月28日,著名摄影家郑云峰应邀来到《中国科技奖励》杂志社,和采编人员进行了一场近距离地情感交流,与大家真诚地畅谈人生,传递他对人生的感悟,并为杂志的发展提出了中肯而宝贵的意见。郑老师声情并茂地讲述了他20年前探寻三江源头的那段刻骨铭心的经历,讲述了大河文化带给他的感动和灵性。母亲河黄河赋予他宽容、大度和坚韧的品格;父亲河长江赐予他乐观、刚烈和阳刚的性格。踏遍两河人未老。郑老师从小喝着长江的水长大,对河流有着天然的感情。20多年来,他始终情系三江源,矢志不渝,用快门记录下了黄河、长江的沧桑岁月和历史变迁。自1986起…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版图的西北部,有一片神奇的土地。她的神秘、她的美丽、她的博大深深地吸引着人们靠近她、了解她、呵护她,她就像玉一样晶莹剔透,散发着诱人的芳香。她就是高原的儿女,有着72平方千米面积、518万人口的神奇的土地———青海。青海的自然风光既矜持又生动,从玉珠峰到阿尼玛卿、从巴颜喀拉山到各拉丹东……皑皑的白雪、高耸的冰川,这块没有被污染的土地享受着日月的爱抚和关怀。这里还是华夏民族的母亲河——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源头的水清澈见底,里面的鱼儿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快乐无比。青海的草原是当之无愧的“金银滩”。…  相似文献   

14.
故乡的小河     
我的家乡有一条小河,名不见经传。它没有“大江东去”“惊涛拍岸”的气魄,也没有“黄河之水天上来”的壮观,平静的流淌着,哺育家乡一代又一代的人们。暮春三月,草长莺飞,小河解冻,流水淙淙,这是小河最诱人的季节。清晨,雄鸡啼晓,将我从梦中唤醒,沿着蜿蜓的田间小路,来到小河旁。清悠悠的水从大桥下流过,像一条白色的锦带飘在这里,火红的太阳从东方升起,粉红色的霞光照  相似文献   

15.
配合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第11册课文《长江之歌》长江浩浩荡荡,奔腾不息,而长江的姊妹河——黄河是一条会“搬家”的河流。地球上有一些河流,经常改变自己的位置:今年在这里流,过不了几年又流到别的地方去了,这就是河流“搬家”。黄河就是这样一条河流。现在,黄河是由山东省北部入海的。可是在历史上,黄河入海的地方曾经发生过多次变迁:最北,黄河曾经由天津入海;最南,曾经由今天的淮河入海。两个入海口南北之间的距离大约有五六百千米。河流为什么会“搬家”呢?原来,河道上游一般坡度很大,河水在坡度很大的河床里奔流,冲刷着河床,大量泥沙被…  相似文献   

16.
这是一座江南水乡古城。2004年,她被评为中国最具活力的城市之一。这里有美丽的太湖、壮阔的长江、通达的运河、逶迤的惠山、肥沃的平川……一曲《太湖美》带给人们"城在山水间、人与自然亲"的无限遐想。这里孕育了一代又一代文人志士、英才豪杰。"尚德务实、和谐奋进"是这座城市的精神。这就是无锡。  相似文献   

17.
扎陵湖和鄂陵湖是黄河源头一对姐妹湖。它们位于巴颜喀拉山北麓的青海省玛多县境内 ,上距卡日曲190多千米 ,下距玛多县城 60多千米。是我国面积最大 ,海拔最高的自然保护区———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有诗道 :“孪生两湖浮光漾 ,宛如巨人眼睛亮”。姐妹湖是河源最高的湖 ,属构造湖 ,其形成与巴颜喀拉山的隆起和断裂有关。黄河从约古宗列曲经星宿海流到这里 ,被巴颜郎玛山和错尔尕亲则山所阻 ,形成了黄河源头第一个巨大的湖泊———扎陵湖。然后又经过长约 2 0千米 ,宽约 3 0 0多米的黄河峡谷 ,分九股水道注入第二个湖泊———鄂…  相似文献   

18.
渊源流长的历史文化,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绚丽多彩的民俗风情,使西宁成为青藏高原上一颗璀灿的明珠。在中国版图的西北角,世界第三极——青藏高原上座落着有二千多年历史的古城——西宁。这里是华夏民族的摇篮——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这里是万山之祖的家园,这里有风雨之后最亮丽的彩虹,这里有独特的高原民族文化。蓝天诱惑着白云,草原诱惑着牛羊,神秘的西部雪域诱惑着每一位虔诚的智者;藏传文化的博大放射着智慧的光芒。这里的每一个生灵都是那样的珍贵,那样的朴素,充满着无穷的力量。  相似文献   

19.
江东·河西在古文中,“江”“河”属专用名词,一般专指长江和黄河。就长江来说,从江西省的九江市到江苏省的镇江市一段,呈南北走向,因而长江以南称“江东”,长江以西称“江西”。古人表述地理的方位,又以东为左,以西为右,所以“江东”又称“江左”,“江西”又称“江右”。  相似文献   

20.
(一) 翻开中国地图,视线溯长江、黄河而上,尽头处,便是人们称为“江河源头”的青海省。青海地处高寒地带,是一个多民族的边远省份。然而,如果以为青海到处是冰天雪地,一片荒凉寥落,那可是绝大的误会。这里,有5亿多亩美丽辽阔的天然草场,800多万亩肥沃的农田。以当年文成公主进藏时经过的日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