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知识型员工拥有的人力资本是企业价值增值的重要源泉,对其激励不足不但会影响他们的工作积极性,还会进一步影响到企业的持续经营与发展。因此,如何有效地激励知识型员工也就成了企业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2.
知识型员工激励因素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9,自引:4,他引:29  
通过对知识型员工激励因素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发现不同性别、不同职称、不同年龄段、不同学历层次的知识型员工有不同的“业务成就”“工作环境”“薪酬福利”和“个人成长”激励因素偏好,并据此提出了针对不同特征知识型员工激励偏好的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3.
知识型组织知识型员工与激励管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知识社会的来临,知识型组织应运而生,知识型员工是伴随着知识型组织的出现而出现的,具有本身独特的特征与激励需求。对知识型员工进行激励管理,需要采取一定的策略,才能激发知识型员工的工作热情,促进知识型组织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贾鸿 《科教文汇》2008,(1):136-136
对于饭店来说,知识型员工对企业发展的作用不可小视,作为饭店如何能够留住人才,并对其做到人尽其才是一个值得深刻思考的问题,本文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魏均 《科教文汇》2008,(27):13-13
高校教师作为知识型员工,具有与传统管理对象不同的特点。对高校教师的有效管理,必须建立起符合高校知识型员工特点的薪酬制度,即当期薪酬制度和延期薪酬制度。只有把当期分配和延期分配、短期激励和长期激励结合起来,高校才能稳定队伍,吸引人才,保持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6.
在当今知识经济高速发展的浪潮中,知识型员工作为知识的载体,是诸多企业核心能力的拥有者,企业间的竞争,财富的积累、利用与增值,资源的合理配置,最终都要倚重于知识型员工来实现.因此如何有效地对知识型员工进行管理已经成为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课题.通过对知识型员工的需求特征分析,提出了适合我国知识型员工的激励措施.  相似文献   

7.
我国企业知识型员工激励因素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访谈和问卷调查的方法,分析了知识型员工和非知识型员工激励因素需求特征的不同,得出了知识型员工的重要激励因素,探讨了各激励因素与激励效果之间的关系,构建了企业知识型员工的激励模型.  相似文献   

8.
张强 《情报探索》2012,(11):22-24
阐释知识型员工的概念及特点,分析我国知识型员工激励现状,提出应该将满足需求作为激励知识型员工的出发点,进而对构建有效的知识型员工激励体系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阐述了知识型员工在个人特质、心理需求、价值观念和工作方式上与其他类型员工不同的特性,指出:在管理中应按照一定的原则,贯穿以人为本的观念,采取多种途径与深入了解知识型员工的个人理想,恰当地设立个人目标与分配工作,适度授权,向其提供培训机会,同时配合精神激励与荣誉激励,包括高端的办公环境,都可以获得满意的激励效果。  相似文献   

10.
知识型员工整合激励理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知识型员工激励因素构成的分析,得出了知识型员工最主要的三方面激励因素(薪酬、工作特性和自我实现),并分析了这三者之间的相关性,明确了这三者互为基础、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关系,据此提出了知识型员工整合激励理论,系统地对知识型员工进行激励.  相似文献   

11.
知识型员工激励因素人生心理发展周期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春华 《科技管理研究》2007,27(11):193-194
本文首先在整理和总结人生心理发展周期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处于不同人生心理发展周期的知识型员工的激励因素存在差异的理论假设,并通过对7家从事软件、通信等高科技企业中的知识型员工进行问卷调查,分析了处于成年早期的和成年中期的知识型员工的激励因素。最后,对比分析了两个阶段知识型员工激励因素的需求差异及重要性差异,验证了理论假设,为企业管理处于不同人生心理发展周期的知识型员工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基于知识价值的企业隐性知识转移激励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回顾传统知识分类的基础上,以知识转移中知识对知识源的价值为切入点,提出新的知识分类方法,并结合基于知识自身属性的分类方法,分析各种特征的隐性知识的知识转移难度;从隐性知识转移的利益相关者着眼,探讨隐性知识转移的激励模式,并分析不同特征的隐性知识的激励模式选择问题。  相似文献   

13.
电子商务合作伙伴知识共享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志刚 《科学学研究》2006,24(Z2):576-581
在分析电子商务活动中知识共享的条件与过程的基础上,对电子商务联盟中合作伙伴结构关系、信任形式、知识共享等级进行阐述,并根据电子商务的特点及活动中知识的类型,结合电子商务流程和实际,设计知识共享行为模型,供参与电子商务联盟的成员在进行知识共享时,提供科学分析的理论指导和帮助。最后,提出实现电子商务知识共享机制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企业知识型员工的知识薪酬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首先分析在21世纪的知识经济背景下,知识薪酬对现代企业薪酬管理的意义,肯定知识薪酬研究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结合“智能价值理论”的基本思想,提出了知识薪酬评价指标的总体框架,建立了知识型员工的知识薪酬评价指标体系,进而提出了一个量化的知识薪酬评价模型,最后,通过运用该模型对一个具体案例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知识联盟中知识转移效率作用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斌 《科研管理》2016,37(6):159-167
在对知识转移理论、知识存量理论等相关文献梳理基础上,提出知识联盟中知识转移效率问题。引入博弈模型并提出相关假设,通过对郑州铝工业知识联盟的案例分析,构建知识转移效率作用机理模型。结果表明,知识存量与知识转移效率呈倒U型关系;知识反哺活动的加强,会促使联盟内知识存量呈不断增长趋势;同时,知识反哺在知识存量与知识转移效率的关系中发挥正向调节效应。研究结论有助于探讨知识转移效率的形成机理,增强对知识联盟运行内在规律的理解,有利于指导企业从更深层次上把握知识转移行为,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供应链企业间的知识共享机制研究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知识在供应链企业间的共享和传播是供应链知识管理的核心内容,本文论述了供应链企业间的知识共享模式,在分析影响企业知识共享行为因素基础上,构建了一个供应链企业间知识共享的过程模型,并据此提出了实现供应链企业间知识共享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7.
基于企业知识系统的生息特征,以进化生物学的视角,结合系统理论的相关原理,分析企业知识系统演化的机制。探讨了企业知识系统演化的动力,指出企业知识系统是围绕着变异、选择、扩散与传播和保持四个阶段螺旋上升、不断循环,从而实现自身的演化发展的。  相似文献   

18.
组织知识创新机制扩展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知识及创造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是企业保持持续竞争优势的最重要源泉。本文从组织知识创造的多层次性分析入手,描绘出一个由个体知识向企业知识创造演进的多维开放动态螺旋模型。  相似文献   

19.
基于供应链知识共享层次的激励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要实现供应链知识充分而有效地共享,关键之一在于对参与供应链知识共享主体的有效激励。本文根据参与知识共享主体的不同,把供应链知识共享分为个人知识共享、个人与组织间知识共享、组织知识共享三个层次,并针对不同知识共享层次提出相应的激励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吕鸿江  吴亮  周应堂 《科研管理》2018,39(8):151-160
信任和惩罚机制影响知识网络交流效率的重要机制。目前研究大多只重视信任机制的作用或是将两类机制割裂开来讨论,无法全面反映两类机制同时存在并相互匹配对知识网络交流效率的影响。本文通过构建了两阶段八类知识交流网络的仿真模型,综合分析两种机制在知识网络交流不同阶段的互动匹配产生的知识网络交流效率。研究发现,①知识交流初期阶段,高初始信任机制和高短期惩罚机制匹配的紧密的临时任务型知识网络具有最高的短期知识交流效率,低初始信任机制和低短期惩罚机制匹配的松散的临时团队型知识网络具有最低的短期知识交流效率;高初始信任机制和高短期惩罚机制匹配的紧密的临时任务型知识网络的知识交流效率会快速增加,再逐渐持平,其他短期知识网络的知识效率则呈现先逐渐下降,然后逐渐持平的变化规律;高初始信任机制比高短期惩罚机制更有利于提高短期知识交流效率。②知识交流发展阶段,高持续信任机制和高长期惩罚机制匹配的脆弱的情感型知识网络具有最高的长期知识交流效率,低持续信任机制和低长期惩罚机制匹配的牢固的交易型知识网络具有最低的长期知识交流效率;高持续信任机制和高长期惩罚机制匹配的脆弱的情感型知识网络的知识交流效率会不断增加,其他长期知识网络的知识交流效率会逐渐降低;高长期惩罚机制比高持续信任机制更有利于提高长期知识交流效率。③知识网络整体结构特征在上述不同信任和惩罚机制匹配的知识网络交流效率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该研究避免了以往割裂地分析信任和惩罚机制的片面性,弥补了过去缺乏对分阶段动态过程探讨的不足,从短期和长期展现了信任和惩罚机制动态匹配影响知识网络交流效率的全貌,对提高不同阶段知识网络交流效率的机制设置有重要实践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