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酒神精神在20世纪中国文学中颇有影响,莫言的小说《红高粱家族》对酒神精神表现最为充分。作者通过余占整形象表达理想的生命状态,并对现代文明展开批判。但是由于强力型自然人无法确立超越精神,最终只能自我瓦解。  相似文献   

2.
冉仲景(1966-),男(土家族),重庆酉阳人。1987年7月毕业于南充师范学院(现西华师范大学)中文系。1987年7月到四川康定师范任教,1997年9月到重庆市酉阳一中任教,2005年8月调至酉阳县委宣传部工作,2006年2月选派到《重庆日报》文化新闻部工作,2006年6月到酉阳县文联工作至今。自1987年9月在《民族文学》发表处女作以来,已在《诗刊》等全国数十家报刊发表诗歌、散文、小说、文学评论五百多件。出版有诗集《从朗诵到吹奏》。有作品人选《新中国50年诗选》、《新中国诗选》、《星星四十年诗选》、《2000中国年度最佳诗歌》、《2003中国年度最佳诗歌》、《2003中国年度最佳散文诗》、《新时期四川诗选》、《重庆少数民族诗歌选》等各种选本。现为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协会会员、重庆市作家协会会员,重庆文学院第二届聘任作家。  相似文献   

3.
史诗精神与《三国演义》《水浒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诗是人类对死亡的意识和逃避、抗拒,以及终于清醒地认识到死亡的无法逃避、不可抗拒这一心路历程的记录。史诗有其形成机制和作为历史范畴的文学现象的文化意蕴。小说《三国演义》、《水浒传》从重塑历史英雄开始,抒发了中国文化的无可归依的悲凉,具有史诗精神。  相似文献   

4.
《暗示》是方方第一部以女性作家“天生敏感细腻的情怀”关怀和烛照女性“精神黑洞”的女性主义小说。小说通过讲述女性难以走出历史宿命的故事,给女性主义批评提供了一个理想的批评文本。方方以其作品寻找女性精神生存的自由天空,也寻找属于自己的文学天空。《暗示》使方方向女性主义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但并不意味着方方的创作有明显的转向。  相似文献   

5.
悲剧理论在西方文学史上源远流长,已经历了几百年的发展,成为了西方文学史上的一门登峰造极的艺术。美国小说家理查.赖特笔下的小说《土生子》无疑是黑人文学史上的一部悲剧小说。本文试用悲剧理论从《土生子》的悲剧特点、产生悲剧的原因以及悲剧留给社会的启示等方面探讨小说的悲剧精神。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分析内心独白和精神顿悟这两种艺术手法在小说中的应用,对现代主义文学大师乔伊斯的著名短篇小说集《都柏林人》中的两个短篇《泥土》和《痛苦的事件》进行文本解读,提炼出从这两个短篇小说中所反映出来的"孤独"这一小说主题。  相似文献   

7.
余德庄是新时期重庆小说创作的重要作家,他以《忧魂》、《海噬》、《太阳雨》等三部长篇小说,充分显示了自己的创作实力。忧患意识和批判精神,在三部作品中一以贯之,而作品的时空体形式却有了明显变化,表现出作者对文学传统的反思和审慎的间离,及不断超越自我的鲜明意识。将城市文化精神与地域文化特色作有机的统一和融通,是读者对余德庄新一轮创作的期待。  相似文献   

8.
《祝福》中的“我”是中国现代启蒙主义知识分子的精神原型。鲁迅通过他展现了中国现代启蒙主义知识分子的精神困境 ,表达了他对发轫于 2 0世纪初的那场思想文化运动的深刻反思 ,同时使小说在思想性和艺术性上完成了对启蒙主义文学的全面突围 ,堪称中国现代小说史上的经典之作。  相似文献   

9.
叶小凤是一个具有英雄气的作家。他在小说创作中讲究运用寄托和移情来实现文学的教化功能,反对一般的黑幕小说。其《古戍寒笳记》和《前辈先生》代表了通俗小说的两条正路。即侠骨柔情的英雄主义和愤世嫉俗的批判精神,后来为优秀通俗小说继承。因此,叶小凤的创作还应得到进一步重视。  相似文献   

10.
冉仲景(1966-),男(土家族),重庆酉阳人。1987年7月毕业于南充师范学院(现西华师范大学)中文系。1987年7月到四川康定师范任教,1997年9月到重庆市酉阳一中任教,2005年8月调至酉阳县委宣传部工作,2006年2月选派到《重庆日报》文化新闻部工作,2006年6月到酉阳县文联工作至今。自1987年9月在《民族文学》发表处女作以来,已在《诗刊》等全国数十家报刊发表诗歌、散文、小说、文学评论五百多件。出版有诗集《从朗诵到吹奏》。有作品人选《新中国50年诗选》、《新中国诗选》、《星星四十年诗选》、《2000中国年度最佳诗歌》、《2003中国年度最佳诗歌》、《2003中国年度最佳散文诗》、《新时期四川诗选》、《重庆少数民族诗歌选》等各种选本。现为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协会会员、重庆市作家协会会员,重庆文学院第二届聘任作家。  相似文献   

11.
查一路,安徽怀宁人.高校副教授,《读者》杂志签约作家,搜狐网“中国时事评论员”,千龙网“特约撰稿人”。大学期间开始发表诗歌。写了大量的散文、小品文、随笔类作品。迄今为止.在海内外数百家华文报刊发表过作品两千余篇。有作品收入《2004中国年度最佳小小说》、(2005中国年度最佳微型小说》、《2006中国年度杂文》。文章被大量报刊转载并收入各种选本。散文多次在中央电视台“子午书简”栏目中播出。作品获多种文学大奖。语言隽永、风格唯美、内容深刻、表述睿智是他作品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近日“春申原创文学奖”在上海颁奖,共揭晓了6个奖项:金仁顺的短篇小说《彼此》获2007年度最佳小说奖;熊召政的《去明朝看风景》获2007年度最佳文学著作奖(非小说类);《收获》杂志副主编程永新获首届文学编辑成就奖;兰晓龙的《士兵突击》获最佳影视原创文学剧本奖;《茉莉花开》原著小说《妇女生活》的作者苏童,获最佳影视原创文学奖;  相似文献   

13.
陈景韩主编的《新新小说》以“新新不已”为追求目标,不赞成梁启超的改良立宪模式。而要利用小说的社会作用建立一种“侠主义”。“侠主义”有三个层次的含义:第一层次为设立一种无视当时政府的权力系统,第二层次是介绍外国的革命精神、反抗侵略与压迫的精神,第三个层次是传统的“劫富济贫”。1909年lO月,陈景韩与包天笑共同主编的《小说时报》创刊号的首篇是陈景韩的《催醒术》,与鲁迅的《狂人日记》相比虽然有很大差距,但这篇小说表明了陈景韩的思想站在时代的前列。我们应该承认,中国的“狂人世家”是有一个发展谱系的,同时应该认识到,中国文学的现代化进程早在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就开始了,陈景韩的作品可以为证。从《新新小说》到《小说时报》,陈景韩对中国文学的现代化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4.
中国职教学会2006年工作会议,是从2004年学会秘书长会议以来召开的第一次学会工作会议。除秘书长外,本次会议邀请了各地学会、学会分支机构和内设机构的领导出席,以便更好地交流经验,统一认识,更有效地协调和安排学会系统的工作。今年的工作会议,是在学习贯彻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和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以及教育部确定了2006年度职成教工作任务情况下,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06年工作要点》已经发给了大家,现就其中几个问题讲些意见。  相似文献   

15.
中国神话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寄寓着深刻的民族精神。基于此,本文以神话故事的入世精神为视角,着重探讨了思濯街的长篇神话小说《财神爷赵公明》中所显示出的“民族精神”:经济思想、大同意识、进取精神、劝善观念等等;进而肯定了作者欲借神话小说以“致力民魂的再造”的不懈努力和该书秉承民族精神所显现出的当代意义。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古典小说中,商业题材的小说诞生较迟,作品也不多;小说中的商人大多是非道德形象,少数正面性商人也形象苍白,缺乏商人精神。造成这一文学现象的原因是中国历史上长期存在的轻商思想和抑商政策。  相似文献   

17.
正曾楚桥,男。广东化州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鲁迅文学院第六届网络作家班学员、广东省文学院第三届签约作家。作品曾获全国首届鲲鹏文学报告文学一等奖、广东省青年文学奖、深圳第五届青年文学奖、第十届《作品》奖等奖项。小说多次被《文学教育》《小说选刊》等选刊选载,并入选《2007年中国短篇小说年选》《2013年中国短篇小说年选》《2005-2006年广东小说精选》《2007-2008年广东小说精选》《深圳读本》《打工文学作品精选集》等多种文学选本。部分小说被翻译成英文。出版有短篇小说集《观生》《幸福咒》。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80年代优秀的小城镇小说《新星》《矮凳桥风情》《古船》和《浮躁》,呈现出共同的精神走向:对小城镇现代化进程的积极回应。对小城镇小说精神向度的探析,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现代中国乡镇逐渐城市化的过渡脉络,更好地见证与研究中国逐步现代化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从石兴泽著《老舍与20世纪中国文学和文化》说开去,在与西方知识分子精神气质和西方文化比较中分析中国文化和知识分子精神传统。在与鲁迅等中国现代知识分子比较中分析老舍的精神气质。并就老舍城市贫民作家精神的某些特点作了精要分析。  相似文献   

20.
从《离骚》看屈原对中国文学悲剧精神的开创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屈原以《离骚》开启了中国文学真正意义上的悲剧精神,在屈原之前中国文学的悲剧精神包容在浓厚的忧惠意识当中,有自身的特征:柔韧、零散、中和。《离骚》作为一篇血泪之作,主要矛盾中凸现悲剧精神:关政理想与残酷现实的矛盾;“致君尧舜”与“哲王不寤”的冲突;矢志不随俗的决心和恋国不去国的坚定。《离骚》以情感的矛盾和冲突显示屈原对中国文学悲剧精神的开创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