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志海 《山东档案》1999,(2):19-21
一提起公路,外地人都伸出大拇指说山东的路好,国家领导人和业内专家也给予了高度评价,作为山东人也常常以此为荣.最近,我省为进一步提高建筑工程质量,防止出现"豆腐渣"工程,又提出了工程质量终身负责制的新举措,凡是工程质量发生贵任事故,工程有关责任人不论调到那里,都要承担相应的责任.记者带着工程质量终身负责制如何落实,对工程档案质量管理产生什么影响等问题,于近日采访了省交通厅及交通系统有关单位.  相似文献   

2.
比喻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格。它通过对事物的特征进行描绘或渲染,使事物生动、具体,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它用浅显常见的事物,对深奥的道理加以说明,使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比喻用于评论中,于叙事说理别有一番功效。请看一篇题为《不能“臃肿搬家”》短论: 近日,再次到一个企业采访,发现办公室里又增添了几名新人,他们有的在喝茶,有的在看报,有的在低声说话。我问厂长啥时候又“招兵买兵”,他却苦笑着压低声音说:“我整天为精简非生产人员动脑筋,哪有心思再扩军”这都是上头(指主管部门)为‘减肥消胖’放给企业的人员。这些人放进我们企业一是不懂技术,不会管理;二是以领导部门下来的自居,谅你企业在人事安排也不敢‘太不像话’。”  相似文献   

3.
比喻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格。它通过对事物的特征进行描绘或渲染,使事物生动、具体,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它用浅显常见的事物对深奥的道理加以说明,使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比喻用于评论中,于叙事说理别有一番功效。请看一篇题为《不能“臃肿搬家”》短论: 近日,再次到一个企业采访,发现办公室里增添了几名新人,他们有的在喝茶,有的在看报,有的在低声说话。我问厂长啥时候又“招兵买马”,他却苦笑着压低声音说:“我整天为精简非生产人员动脑筋,哪有心思再扩军?这都是上头(指主管部门)为‘减肥消胖’放给企业的人员。这些人放进我们企业一是不懂技术,不会管理;二是以领导部门来的自居,谅你企业在人事安排上也不敢‘太不像话’。” 听了厂长的话,不禁愕然。笔者认为,行政机关等“上头”单位搞精兵简政是正确的,但对精简下来的富余人员,要根据实际情况,有的下去加强基层工作,有的可以通过举办经济和服务实体手各种不同的门路发  相似文献   

4.
5.
目前社会上,有一些青年只想吃好、穿好、玩好,浑浑噩噩地过日子。但大多数青年,还是有理想、有追求的。他们为了祖国的强盛,个人的成长,勤奋刻苦,自强不息。最近笔者走访了两年来曾荣获兵团及自治区十几家新闻单位优秀通讯员称号的一六四团场新闻干事薛斌同志,深感他就是这方面突出的一个。薛斌1984年任一六四团场通讯干事。他深感自己肩上的担子重,暗暗下定了“打铁先得自身硬,通讯战线当尖兵”的决心。为使自己采写的稿件能真正起到鼓舞和激励的作用,无论是烈日炎炎的夏  相似文献   

6.
在水浒传里,写到打虎的有两处,一是第二十二回景阳崗武松打虎,一是第四十三回黑旋風沂嶺杀四虎。武松打虎的故事几百年来差不多是妇孺皆知的,而杀死四只猛虎的黑旋風反而很少有人称道。  相似文献   

7.
人们常说,一件成功的新闻作品是“七分采访三分写作”。这既说明了记者必须具备两大基本功,一是文字功底,二是采访技巧;同时又体现了采访在新闻创作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美国塔尔萨论坛报记者鲍勃·福尔斯曼曾说:“笔下的功夫不强照样能当一名出色的记者,但不善于进行访问是绝对当不好记者的。”  相似文献   

8.
★《新闻美术之角》今起开栏。欢迎踊跃投稿。来稿形式不拘、体裁题材宽泛:可以是关于国内外新闻美术的研究比较、讨论交流、创作心得、信息等——文字作品;也可以是荐介、赏析已经发表了的报刊优秀版面、封面、题头、插图、栏花、版式、设计、装帧、绘画、速写等——美术图象佳作;更欢迎采写新闻美术编辑记者立足本职、默默耕耘、奋力进取、创造成绩的人物剪影。要求图文清晰、相映成辉。  相似文献   

9.
美不美是另外回事。有人认为,新闻报道只能讲简、明、快、准,也有人认为新闻是“事学”,不能用“美学”观点去研究。上述看法,我不敢苟同。新闻美学与新闻事学并不矛盾,从某种意义上说两者可以并驾齐驱或合二为一。例如:1981年孙中山先生演讲唱片在沪发现。这个消息若纯按“事学”报道,也不是不可以。但后来的见报稿又从审美角度入手,就显得生动多了。见报稿是这样写的: 走进上海博物馆的展览大厅,人们从扩音器中可以听到孙中山操着浓重的广东口音讲演  相似文献   

10.
记者或通讯员在采写新闻的过程中,无论怎样接近新闻事实,也不能做到所有事实都由自己目睹。从大量新闻实践来看,恰恰相反,大多数新闻事实是靠记者或通讯员搜集来的。所以,新闻就要告诉读者事实的来源,指出其中言论的归属。这就需要引用。  相似文献   

11.
身处基层的地市级媒体如何开展"走转改"活动?如何使所在编采人员克服身在基层却又"不识庐山真面目"的"灯下黑"现象?面对这些崭新的课题,作为一份地市级都市生活类报纸的三峡商报进行了有益的探索。特别是2012年下半年推出的"在现场,在基层,在一线"——三峡商报记者"走转改"基层蹲点新闻写作竞赛活动,受到广大读者的好评。中宣部有关领导来宜昌听取新闻媒体"走转改"执行情况时,对这组报道给予了充分肯定。  相似文献   

12.
"接宋天诗莲人叶杨无万穷里碧写,的映描日写荷西花湖别荷样花红的。"名这句是。南作为新闻编辑我从中看到了背景对表现事物特征的奇妙作用。在早晨的阳光和一望无际的碧绿荷叶的映  相似文献   

13.
每种新闻媒介都有其特有的优势,广播新闻的优势在于现场音响。它扬声音之特长,引听众到现场,使人闻其声如见其人。以声取胜,以音感人,其影响力和感染力是文字报道所不能及的。音响在广播新闻报道中无论是直接采用,还是作为背景衬托,只要选择恰当,都能反映事物特征,说明典型环境,生动地表现主题。因此,音响在广播新闻中起着强化信息传播效果的重要作用。本文就音响在广播新闻中的作用做一些浅显的分析。  相似文献   

14.
前此诸篇,我们着重讨论了古代传记文对新闻人物通讯的写作借鉴。 从本篇起,我们拟从不同的角度,讨论古代说理文对新闻评论的写作借鉴。 说理文要概括,要抽象、要务虚,但这种虚不是虚无缥缈,不是玄而又玄,不是空对空。立论,要建立在事实的基础上,理论与事实,两者是相辅相成的,这就是事理相辅。从事实中总结出规律——道理来,这就是即事明理。 事理相辅,即事明理,这就是本篇要讨论的主题。  相似文献   

15.
随着大众传媒的多元化以及融媒体的出现,新闻语言的时新性和易懂化受到人们的关注,特别是把新闻用口语来表达。口语化传播的速度很快,而且越来越多的人认同并接受这种通俗、易懂、自然、生动、活泼、形象、简练又准确、实在的表达形式。同一篇新闻作品,用不同的表达方式,特别是加上口语,他的传播速度和广度也会大大提高。正因如此,新闻传媒特别是新闻报道和写作非常讲究新闻的口语化使用。观察时下的新闻报道我们会发现,口语化新闻正由原来的"偶尔使用"逐渐变得"时常可见"。可以预见,口语化新闻在以后的使用会更广泛。本文从口语化内涵的基本界定入手,辨析了口语和口语化的基本内涵,从而为更好理解口语化新闻奠定基础。首先分析了新闻中使用口语化的常见表现形式,最后总结了口语化使新闻中更精彩的表现特点以及新闻中口语使用应注意的方面,为新闻报道或写作更好地使用口语提供建议,使口语在新闻中呈现得更精彩、更活泼,让新闻更加受大众喜欢。  相似文献   

16.
在熟人熟地采访新闻,无疑是一个好条件,但是,也会碰到一些新问题。比如,因为熟,就会“熟视无睹”,因为熟,别人也许会不认真接待你采访;因为熟,也可能由熟而变“油”。记者,特别是通讯员,怎样做好对熟人熟地的采访,是值得重视的.  相似文献   

17.
<正>新闻界里流传着这样的观点:昨天的新闻是今天的历史。过去的新闻报道为研究过去那段时间的社会生活内容,提供了某种可靠的史实依据;同样,从未来的眼光看,今天的新闻报道也将沉淀为未来的人们研究这段社会生活的某种可靠的史实依据。所以,新闻的内容具有现实的和历史的双重价值,新闻与历史的关系如同线之两端,新闻在反映现实生活的同时,也在记录着历史。新闻与历史具有天然的亲缘关系与谭嗣同、梁启超共同创办《湘学报》、《湘  相似文献   

18.
19.
七台河人民广播电台《行风热线》节目2002年5月15日正式开播,近十年来,共接到市民反映问题37612个,通过嘉宾现场直播和记者督办解答解决19924个,占反映问题的53%。十年来走进直播间的三区一县政府、七煤集团和全市行政执法、经济管理监督、社会服务等96家职能部门与行业的领导千余人次。到目前为止,已接到市民送来的锦旗、匾额近200多面、块,感谢电话不计其数,自开播以来已连续7年荣获省《十佳栏目》一  相似文献   

20.
新闻宣传画作为新闻美术的一种形式,曾在新闻宣传中发挥过重要而广泛的作用。但自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激光照排技术在报业的推广和运用,新闻宣传画这种运用造型艺术反映社会生活、传递新闻信息、表达作者思想情感的新闻形式,却不同程度地在一些新闻单位受到冷落,影响了报纸宣传的社会效果。因此,冷静思考一下在新时期条件下的新闻宣传画,如何才能不掉队、不落伍、跟上时代节拍,继续发挥重要的宣传作用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