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克思公民思想是伴随马克思思想的嬗演而阐发的,有清晰的运思脉络和价值含蕴,其人文关怀和实践指向一以贯之。从“现实的人”出发,针对资本主义社会“公民”与“市民”二元分离导致的人的异化,在人类解放的终极关怀中,以“现实的个人把抽象的公民复归于自身”作为其理论宗趣,在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终极追求中,实现对公民的提撕和超越。马克思公民思想的致思理境高远宏阔,既具反思现实的批判功能,亦有变革现实的理论魄力。  相似文献   

2.
人文关怀是对人类命运的终极关怀,是人在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精神寄托。在聋校语文教学中,我们必须正视现行语文教学低效的事实,从关注生命的存在,从"人文关怀"的视角来对症下药,体现对聋生文化群体与个性的尊重。  相似文献   

3.
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关注人的精神生活,体现人文关怀。只有建构人类的精神家园,才能为现代社会所接受和欢迎,才能真正使人得到全面、自由、和谐的发展,最终引导人们确立自己的终极关怀。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人文关怀理性,是在对费尔巴哈“人本主义”人学问题批判地继承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并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由作了全面阐述,体现了人与自然、社会的双边互动关系,反映出了人的价值、自由和解放的理念,充分显现了其人文关怀的理性,这是指导科学发展观的世界观学说。  相似文献   

5.
李中平 《池州学院学报》2013,(5):108-110,114
史铁生《关于一部以电影作舞台背景的戏剧设想》以时空穿越的方式产生不同形武的对话架构全文,呈现“时空体”和“对话”的艺术特色。运用这些艺术形式,史铁生对个体存在进行了深度追问和终极关怀。  相似文献   

6.
“天安门自焚事件”表明 ,“法轮功”等邪教鄙薄人类、轻贱生命 ,否认作为生命个体的个人对社会和其他人的责任与贡献。正确的生死观首先在于祖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所讲的 ,要将人视为宇宙中最可宝贵的东西 ,把人的生命看作人世间的“宝”中之宝的“贵生”思想 ,以及因而要“养生”、“安死”的这样一种善待生命和平静地看待死亡的思想。其次 ,正确的生死观的实质性内容则表现为对个体生命的终极意义和价值的正确认识和看待上 ,不仅包括了“三不朽”的原则与标准 ,也可集中概括为“生死以义”的精彩表述。再次 ,正确的生死观是最终被中国共产党人升华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而奋斗的生死观 ,即个体生命的终极意义和价值是反映在为人民利益的原则和标准上的 ,是“全心全意”为“最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的。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左翼文学“发生”过程中,既有对域外左翼文学理论资源的接受,也有对本土传统“革命”精神的吸纳,前者激活了左翼作家建设无产阶级文学的文化冲动,后者彰显了中国文化精神中对民族国家的终极关怀。这些都与当时左翼文艺理论者的文化想象和自我认同有密切关联。  相似文献   

8.
生命意义的安顿问题在当下即是何以成就终极关怀和走出意义危机的问题。本土化的个体价值理性自觉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从生命本身、生命构成、人的生存方式三方面论证了生命意义考察的方法论原则;界定了个体价值理性,从学理和现实两个层面论证了个体价值理性何以成就终极关怀;从中西文化比观视野里考察了本土化个体价值理性的创生之路。  相似文献   

9.
论高校体育教学中的体育人文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育人文精神是展现对人的生存意义和价值的终极关怀,回归以人为本的体育世界。体育人文精神是高校体育教学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为了推动体育教学健康和谐发展,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的培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0.
在现代社会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与发展需要理论的指导,增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主体性是理论创新面临的迫切要求,维护受教育者的根本利益、重视民主性和对人的终极关怀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更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根本目标和价值体现。  相似文献   

11.
论人文关怀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人文关怀作为一种人本文化 ,强调对人的尊重、理解、关心和爱护 ,重视发挥人的自由创造精神和人的主体性 ;人文关怀的宗旨在于“助人自助” ,使人达到“充分的存在” ,使生活的本身成为生活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知性、理性和神性构成了师德的三个重要维度。知性意味着对外部道德知识的获得,理性表征内部道德原则的建构,神性则体现师德的终极关怀。知性和理性两个维度是教师作为物质性的人和社会性的人对实然世界的适应,神性维度则体现教师作为精神性的人对应然世界召唤的回应。  相似文献   

13.
郁达夫是一个颇具争议的小说家,他的作品曾一度被称为“卖淫文学”。可见。一直以来,对于郁达夫文学思想的研究,不仅没有关照到他一贯坚持的人文精神领域,而且对他小说的美学价值的评价也有不公之处。从审美的角度出发,对郁达夫文学思想中的人文精神进行考察,以图探求其精神世界里审美与人文的和谐统一。忧郁美,则是郁达夫人文精神中最突出的一个美学特质。忧郁,并不等同于颓废、消极、悲观、感伤,而是一种对人的价值、社会的责任、人的终极关怀意识的绝对关爱。通过对其小说创作中忧郁美的探讨,可以让我们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去重新审视郁达夫的人文观。  相似文献   

14.
人是生物体、智力体和精神体的结合。运动员作为竞技的主体,其尊严、价值、权利和地位应得到尊重,欲实现生物体、智力体和精神体相结合的"完人竞技",应建立竞技与教育相结合的培养新方式,将人从极度的物质奴役中解放出来,最终实现奥林匹克运动的终极关怀。  相似文献   

15.
新世纪体育人文精神再审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育人文精神是主动地表现体育对人类生存意义及价值的终极关切,以“和平、友谊、自由、民主”等为文化精神,具体体现当代体育的人道主义精神。我们从重视体育中人的价值和作用,分析现代体育发展中的误区,即金牌至上和不择手段地追求功利;通过新世纪对体育人文精神的重新认识,提倡追求健康的身体,走出体育误区,立足“以人为本”,弘扬“人文奥运”。  相似文献   

16.
本文探讨了“以人为本”的教育学意义。教育的终极目的是使人成才,使人完善,“以人为本”有着丰富的教育学意义,与教育及教育学有着无法分割的关系;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的形成有其深刻的社会背景,其根源在于知识经济主导的信息社会对传统知识观的颠覆;“以人为本”是德育理念的本质内容,道德、道德教育的内涵,道德发展规律和道德教育规律要求德育理念必须“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17.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语文课程要“有助于形成学生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要体现教育对人的终极关怀。而长期以来的文言文教学更注重字词意义的疏通,一词一句的局限,致使高中文言文的课堂变得枯燥无味,缺乏生机,学生逐渐丧失学习兴趣,课堂效率极低。事实上,教材中优秀的文言文思想内涵极为丰富,可以滋养学生心灵,提高学生的审美与修养,本文就文言文课例对课堂中渗透健康人格做了一些尝试,待同人指正。  相似文献   

18.
托尔斯泰一直被定位为对现实有着鞭辟入里的认识和批判的大师,他给社会开了一剂空洞幼稚的救世药方,尤以《复活》为典型.但他对万千生灵关怀早已超越了所谓宗教的境界,这种博爱其实是对人类终极理想的最高关怀.  相似文献   

19.
纪德的爱情三部曲《窄门》《田园交响曲》和《背德者》,分别以不同的方式揭示了人性的窒息和个体生命的沉沦。本文以此为基点,从精神分析的角度探究其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以此揭示纪德对人的生存意义的终极关怀。  相似文献   

20.
消费主义在全球的迅速蔓延,瓦解了一些发展中国家的传统价值观念,对物的占有和崇拜达到无以复加的地步。在一场突如其来的“非典”面前,消费主义文化露出它狰狞的面目。《非鸟》透过对社会中等收入者的刻画,表达了对社会的终极关怀,宣告了人类对欲望无休止追求的终结时刻的到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