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物类记叙文是初中记叙文写作中的一个重要类别,训练学生精于事件安排,并从人物性格处着手发掘,借以提升学生记叙文的写作能力,是容易上手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2.
读名、解读学人物,我们常常“入乎其内”。刘兰芝、花木兰、窦娥、葛朗台、玛蒂尔德夫人、哈姆雷特等课本内外无数学人物的命运常常让我们心动,他们的容貌举止在我们的心中是鲜活的。这是“心凝神遇”,是学鉴赏中的一种境界。  相似文献   

3.
随着高中语文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古典文学名著的阅读学习受到更多教育界人士的重视。阅读古典文学名著可以提升高中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推进博大精深的古典文化的传承,意义重大。本文仅就《史记》中描写下层人物的文学价值予以分析,以期对语文教学及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4.
关于艺术体操与健美操的辩证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清 《天中学刊》2000,15(2):104-104
1978年以来,艺术体操以其独特的风格和魅力成为高校女生体育课的主要内容之一.随后兴起的健美操运动也深受大学生喜爱,迅速风靡高校.但公众对两者的认识并不完全,有人甚至认为“健美操就是艺术体操”.本文试图通过对艺术体操与健美操二者共性与个性的分析,澄清一些模糊认识,探讨两者有机结合的可能性和必要性,使高校女生体育教学沿着健康的轨道发展.艺术体操与健美操之间具有共性.首先,从特征看,它们都是造型艺术,都是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内,以身体为主要表现工具,以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的一种人体运动.其次,在表现形式上较为相似.艺术体操和健…  相似文献   

5.
当前文学人物心理学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在文学人物的心理学研究中,存在着虚构人物以假为真,心理学方法机械横移的错误做法。研究者把美学意义上的典型形象,当作病理学意义上的精神病人,移用精神分析方法,臆测人物的无意识动机,诊断人物的心理病症,探寻人物命运的生理心理病源,等等。研究者大多因不满于以往典型人物研究中的庸俗社会学而转向现代心理学。但是,无视典型人物的美学本质和社会内涵,套用精神分析学的做法,实质上从庸俗社会学走向了庸俗心理学。  相似文献   

6.
本着历史唯物主义的求实精神,文章对<三国演义>中曹操形象作了探源溯流的系统考查,实事求是地阐明了作为历史人物的曹操的两面性,细致分析了曹操从历史人物向文学典型的演变过程;通过这种考查和分析,人们可以更深刻认识曹操这个艺术典型的审美价值,以及曹操形象蕴含的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三国演义>曹操形象的成功塑造,为历史小说的创作提供了宝贵的艺术经验.  相似文献   

7.
南朝四史即《宋书》、《南齐书》、《梁书》和《陈书》记载中,史臣所关注和强调的文人与今天文学史所肯定的作家有同有不同。一些经典作家如谢灵运及梁代文人集团取得的文学成就,四史的描述与今天文学史的认同都保持了一致性。然而还有一些在四史的记载中声誉很高、文名甚盛的文人,在今天的文学史中已难觅影踪。这一现象说明历史人物的文学定位存在着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史臣的记载和评定在文学作品与作家的经典化方面负有重要的导向和评判作用。  相似文献   

8.
在中西方文学批评史上,或隐或显地存在对文学人物进行过度阐释的现象。对文学人物的合理阐释应从文学人物的审美符号本质出发,并按照一定的阐释原则进行,方不会走入过度阐释的迷途。  相似文献   

9.
10.
哲学与艺术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必然联系。与此同时,对艺术自身也可做哲学反思。进而从艺术的共性与个性辩证关系的视角来审视艺术的形成与发展。而这一切又是与作为审美观照主体的人无法割舍的。  相似文献   

11.
张远敏 《新疆教育》2012,(11):175-176
班规班纪对于一个班级来说是很必要的,要形成良好的班风,必须制订相应班规班纪。根据班级具体情况,在全体同学的讨论研究下,制订相应的班规班纪。一个成功的班集体,必须有一支能干的班干队伍和积极分子。整洁的教室环境不仅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  相似文献   

12.
《圣经》作为西方两大文化渊源之一,对西方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尤其是圣经人物原型,在西方文学经典中不断变相重现。在维多利亚前期女性文学中,也同样出现了大量与圣经原型类似的人物。在这些典型形象中,可以清晰地看到"羔羊"原型、"撒旦原型"、"摩西"原型、"约拿"原型和"女先知"原型等圣经人物原型。  相似文献   

13.
《圣经》作为西方两大文化渊源之一,对西方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尤其是圣经人物原型,在西方文学经典中不断变相重现。在维多利亚前期女性文学中,也同样出现了大量与圣经原型类似的人物。在这些典型形象中,可以清晰地看到"羔羊"原型、"撒旦原型"、"摩西"原型、"约拿"原型和"女先知"原型等圣经人物原型。  相似文献   

14.
南朝“四史”即《宋书》、《南齐书》、《梁书》和《陈书》中记载了南朝文人很多重要的文学集会活动,概名之“文义赏会”、“文章赏会”或是“文学赏会”。南朝时期的文学赏会是帝王宗室、士族文人最主要的社会活动。随着时间的发展,其性质、内容、规模都有很大改变,即从最初游园之会的赏乐形式发展到以文学创作为主的交流活动,这种发展趋势极大地促进了文学集团的成熟。  相似文献   

15.
周立波的文学典型思想是非常丰富的。关于典型人物的涵义,他主张最普遍的共性和最特征的个性的高度统一;在典型人物的性格方面,他认为不是单纯的而具有复杂性;典型人物的诞生,不是现成的,是艺术家创造的。他的文学典型观属辩证唯物主义的文艺美学体系。但对产生文学典型中艺术家的审美情感作用有所忽略;在典型人物的创作方法上,对浪漫主义、现代主义则有误解、偏废。  相似文献   

16.
关于工笔人物教学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工笔人物画在造型观念、手法技巧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因此,加强对工笔人物画及其教学的研究,明确教学思想,对稳定教学秩序,提高教学质量是十分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7.
司马迁以毕生精力写就的《史记》,在我国的史学上有划时代的意义,是一部以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通史。从传说中的黄帝一直写到汉武帝太初年间,记载了上下三千年的历史大事和政治、经济、文化的变化, 输出格式: 简单 详细 引文格式 自定义 查新  相似文献   

18.
人物塑造是文学的中心问题,是衡量文学作品民族性的重要条件。纵观新时期以来回族文学中的人物形象,笔者以为,相较于主流文学而言,回族作家在一些特定的人物身上投注了较多的注意力,他们是生活在底层的回族民众、宗教文化熏陶下的虔诚信徒以及体现着民族精神的回族女性。作家调集多种艺术手法,使这些文学形象从外到内,都散发着浓郁的民族气息。  相似文献   

19.
依据恩格斯的"历史合力论",新世纪文学走向取决于时代生活进程、民族文学传统与世界文学格局的合题效应.20世纪形成的现代文学传统的现实主义主潮有着强大的历史惯性,西方文学的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凭借全球化之风产生极大渗透力,时代生活进程的初始现代化,呼唤直面现实、激励精神的现实主义.三大推动力的合力所致,新世纪文学既以现实主义为主潮,又存在着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新潮.二者建立互动关系之日,便是新世纪文学辉煌之时.  相似文献   

20.
东北沦陷区的文丛、文选派,艺文志派、"大北风"作家群的作家们有意无意间便形成了一股重要的文艺思潮,那就是通过对"废园文学"的人物群像的塑造,来表现作家们压抑,受难的心态,浓重描摹了"废园"里的暗色,正是当时东北沦陷区这个大"家"的状态,它多少还原了日伪统治下作家们进行文学创作的举步维艰。而"废园文学"之所以具有自己独特的面貌,与这组人物群像的塑造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