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宋兆军 《教师》2011,(3):12-12
德育是教育者按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受教育者实施系统的影响,把一定的政治思想和道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过程。其目的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正确的政治态度和科学世界观的人。  相似文献   

2.
在多年的语文教学中,我较好地处理了传道与受业解 惑之间的关系,努力做到教学与教育的统一。 一、以教材内容为切入口,融思想教育于语文教学之 中 1.充分利用教材,进行政治思想和道德情操教育 学习解说词《历史的抉择》,让同学们在深挚激昂感情 的反复朗读中体会邓小平伟大的历史抉择对我们国家的 前途和民族的命运具有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影响。 学习《向中国人脱帽致敬》、《冯督军怒斥洋人》,让学 生在领会谈话技巧的同时,深切感受到作为一个中国人强烈的民族自尊和热爱祖国的情感。 结合《求职信》、《推荐信》,对学生进…  相似文献   

3.
思想政治品德是人才构成要素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以思想政治课为龙头,充分利用各学科的德育因素,跨学科地进行德育渗透,是目前学校德育工作的基本做法。由于语文学科本身携带着较其他学科更为丰富的德育因素,所以渗透工作的任务也就更显突出。然而,在教学实践中,由于许多教师只片面地立足于学科本位,往往不能正确处理德育渗透与语文教学的关系。有的把二者割裂开来,视二者为双重任务,分门立户,各自完成;有的干脆视德育渗透为额外负担,有意无意地加以抵制。其实,德育渗透不仅不会影响语文教学,还对语文教学有着很好的促进…  相似文献   

4.
吴岳 《青海教育》2007,(4):26-26
语文课的基本任务是在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并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同时,向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教材中每一篇文章既是文学艺术的珍品,又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典范。  相似文献   

5.
一、教学过程中的德育能力 德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德育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狭义德育单指道德品质教育。本文重点探讨学科教学过程中的广义德育,即"是把本学科内蕴涵一定社会的思想观点、政治立场和态度以及道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的品德的教育"。就教学德育的本质而言,  相似文献   

6.
语文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是辩证统一的。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不但不会削弱语文知识的教学,反而还能有效促进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语文教师要根据教材的不同内容,结合学生实际进行不同的思想救育。语文教学渗透德育因素的方法不拘一格,但要根据课文特点和学生实际进行潜移默化的渗透,而不能简单地加入。  相似文献   

7.
在实施新课程教学的今天,每一位教师都已有了很明确的教学思想, 成才先成人,育智先育人。《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也指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并把学生的语文素养界定为“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感情态度和价值观”,这就明确了语文教学的思想品德教育应该归属于“感情态度和价值观”的范畴。清代思想家魏源曾说过“教人者,成人之长,去人之短也”“一个人在学业上的缺陷并不一定影响他的一生,而道德、人格的缺陷却可能贻害他一辈子”。其实,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是语文教学本身具有的功能,并且还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故发挥学科教学的独特优势,使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受到良好的品德教育显得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8.
《新课标》指出:“在教学过程中应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思想品德的教育和科学的思想方法的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学生爱美的情趣,发展健康的个性,养成良好的意志品格,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因此,德育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现就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素质教育是全面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化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种教育活动。中学语课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程。我们应要摆正语教学与素质教育的关系,充分认识素质教育思想对语教学的指导作用,并在教学中积极实施素质教育,努力提高学生的素质。  相似文献   

10.
强调思想教育,是中国传统教育的一大特点。现代语文教材具有深蕴丰富的德育内容。教师只要采取科学的教学方法,就能在语文教育中收到思想品德教育的理想效果。  相似文献   

11.
学校教育是培养、塑造人才的地方,理应把思想品德教育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语文教师也不能袖手旁观,应该积极主动地参与,摸索语文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这也是新课改所要达到的教学目的之一。  相似文献   

12.
方丽云 《广东教育》2006,(11):42-43
在语文教学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不仅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需要,而且是由语文学科本身的性质和特征决定的.  相似文献   

13.
韩巍 《黑河教育》2013,(6):64-64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他们思想品德的好坏不仅影响到社会风气,也将影响到国家和民族的前途。作为学校一线教育工作者,语文教师应特别重视德育渗透,我认为在语文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教材,把思想教育、语文知识教学和能力的培养有机结合起来,从而使学生的思想得到教育,感情得到熏陶,能力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4.
德育是教育者按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受教育者实施系统的影响,把一定的政治思想和道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过程。其目的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正确的政治态度和科学世界观的人。学校根据语文学科的  相似文献   

15.
语文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科特点,利用教材中提供的课文、练习、知识短文等材料,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状况,在激发学生求知欲的同时,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思想品德教育,在让学生增长知识的同时,又产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党的思想感情,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相似文献   

16.
语教学肩负着语言教学和思想品德教育的双重任务,并要求两有机结合,互相渗透,但是从中学语教学的现状看,对德育渗透还存在片面的认识,德育成了游离于语教学之外的附属品,语言教学是语教学的重要任务,德育就隐意于语言教学之中,以培养,训练学生的语感,平净化学生的心灵,感化学生的情感,达到提高学生的语水平和思想品德修养之目的。  相似文献   

17.
德育理念,是教育工作者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思想、政治和品德的教育,把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合格人才的先进思想意识.语文课教学已不仅仅是教学生学会一个字、一个词、一句话.而是要教会学生学会做人,即所谓的思想品德教育.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我不断地把德育理念渗透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中,使学生的语文能力和道德素质共同提高.  相似文献   

18.
19.
刘嵘 《教育》2013,(22):50-51
语文教学中,如何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的教育,培养学生良好意志品质和审美情趣,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教好书的同时要育好人,必须结合本学科特点,充分利用语文的思想性,寓德育于智育之中,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充分挖掘教材内容语文是传情达意的工具,语文是生命之声,是文化之根,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  相似文献   

20.
殷建军 《考试周刊》2009,(31):151-151
1.德育 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影响,受教育者通过积极的认识、体验、身体力行,形成良好的品德和自我修养能力的教育活动。简单来说,德育就是教师有目的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活动。我国的学校德育大致包括三个组成部分:道德品质教育、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具体到行为上即是对学生吃苦耐劳、勇敢坚强、遵纪守法、热爱集体等品质的养成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