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2008年第3期《小说月报》上读到晓苏的短篇小说《麦芽糖》,我也和作品中的人物一样,有很沉重的伤痛感。作家以敏锐的目光和独特的视角,把正在转型的社会作为大背景,聚焦一组负载时代伤痛的乡村老人。"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社会生活的本质,表现了历史发展的某些必然规律。"  相似文献   

2.
按常理父母都希望子女有“出息”,因为有“出息”的子女能给父母带来“快乐”和幸福。但是晓苏的小说《麦芽糖》(《青年文学》2008年第2期首发,《小说日报》2008年第3期转载)却为我们呈现的是儿女有“出息”与父母“快乐”的不等式;  相似文献   

3.
近日,宜昌阴雨绵绵,雾气沉沉。我在外面散步感到憋气,只好到书店闲逛。无意中发现《小说月报》今年第四期上转载有晓苏的短篇《皮影戏》,便毫不犹豫地买下带回了家。我老伴特别喜欢晓苏的小说,每次带回来的书或杂志,只要听说有晓苏的作品,她便从我手里抢过去,捷足先登,先睹为快,有时还似乎很专业地评评点点。不过,她这个名牌高中毕业,曾教过初中俄语的老师,现在年纪大了,点评晓苏小说的话,有时传到他的耳朵里时,他还挺开心的,总是笑着说,评得好!每次见面总要拥抱一下,发个短信总是先问阮老师好!  相似文献   

4.
一个人活着,其意义取决于他的活法,是活法赋予了活着的意义。活着是生存状态,活法是生存方式.是活法决定了活着的价值。一个人活在世上,必然会寻求某种幸福的生活形态,而幸福与否,则直接与他的活法有关。晓苏的小说《麦芽糖》,思索的就是人的活法的命题。小说中不同的活法,带来了状态和性质迥异的活着。  相似文献   

5.
作家晓苏的短篇新作《桠杈打兔》讲述了一个叫毛洞生的庄稼汉,为了在60岁到来的时候,能够领取每年650块钱的农村基本养老金,欲将之前虚报的年龄恢复成真实的年龄,历尽波折,却终未如愿的故事。这个作品在当下极具讽喻意义。在笔者看来,这篇作品正如作家在一篇创作谈中所说的“不止有意思,而且有意义”。  相似文献   

6.
《项链》是“世界短篇小说巨匠”莫泊桑的代表作之一,是世界名篇之一.堪称传世佳作。学习本文,既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又可以从思想上培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当前社会上有一些年轻女性不颐实际去满足自己的虚荣,或梦想凭借自己的容貌来获取终身幸福,而人们看到的却是一个又一个的悲剧。  相似文献   

7.
有一个人,他虽然不和我生活在一起,但我却非常熟悉他,每天放学我都会从他的小摊前走过,他就是在我们学校门口卖麦芽糖的老人。  相似文献   

8.
康宏东 《学语文》2011,(3):18-19
莫泊桑的《项链》大家部比较熟悉,不熟悉的倒是他的另一篇也与首饰有关的短篇小说《珠宝》(另有译作《首饰》),两者有着异曲同T之妙。本文拟从对比角度谈谈两个女性形象及玛蒂尔德的“美丽动人”。《珠宝》的情节比较简单。内政部职员朗丹先生有一个性情娴静温柔的太太,  相似文献   

9.
《小说时报》是近代著名的小说杂志,以刊载翻译小说为主,而短篇翻译小说又是其中的重中之重。《小说时报》中的短篇翻译小说数量可观、题材完备、形式新颖。虚无党小说作为特殊的译介现象在《小说时报》中占有重要地位。短篇翻译小说以其新颖的艺术形式,推动了我国文学创作尤其是小说的革新步伐,为传统型小说向现代型小说过渡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是苏轼为悼念妻子王弗所写的一首词。王弗是苏轼的结发之妻,眉山青神人,十六岁时与比他大三岁的苏东坡成婚,婚后两人恩爱。东坡《亡妻墓志铭》中曾如此描述他的这位妻子:“见轼读书,则终日不去。”颇有“红袖添香夜伴读”的味道,可以说两个人不仅在生活上相互扶持,王弗同时还是苏轼的红颜知己,陪他度过了生活中的许多风雨。但是恩爱夫妻不到头,苏轼的这位贤娇妻、贤内助竟于二十七岁上不幸病逝于京师。[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琦君的散文《髻》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琦君的散文《髻》,笔调清丽婉约、凄美哀怨。个人的际遇,独到的性情和社会环境的影响是形成她这种文风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李丹 《现代语文》2006,(10):77-79
19世纪法国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世界短篇小说之王”——莫泊桑,在其短短的十年创作生涯中,给人间留下了300多篇中短篇小说和6部长篇小说,堪称一笔丰富的文学遗产。尤其是他的短篇小说,取得了突出的艺术成就。  相似文献   

13.
1 我要找伊北北单独谈一谈。在谈话之前,我已经让花花转告朴日薰,我对那个外号的流传很不满意,很不高兴,请他不要再提,再托他告诉伊北北:我心里很受伤!  相似文献   

14.
《现代语文》2007,(12):122-122
作家余华用极其冷静的笔调,向读者展现了一幅活生生的平凡世界里平凡人的生活、或者说生命的画面。我们在感慨主人公命运的同时,更多的看到:其实,这样的故事就在我们的身边,假如我们也身处这样的境况,是否能像富贵老人一样——平静而安详。  相似文献   

15.
鲁迅的《风筝》犹如绍兴的老酒一样散发着浓郁的诗情。文章立足于现实小事,但经过学贯古今、融有多元社会思想的鲁迅深沉地锤炼,熔铸成了一篇"内含哲理、用意深邃"的散文。文章不仅表达出了鲁迅那种"难于直说"的挚爱,而且表现出了鲁迅固有的那种敢于透彻解剖自我、深刻批判社会的魄力,展现出了知识分子应有的社会良知。我们从他冷峻的笔调中会感悟到深刻而广博的社会内涵。  相似文献   

16.
曹军庆短篇小说《隐私之隐》以第一人称的口吻,采用“套中套”的结构,讲述了几个有关隐私的故事.这些隐私一方面折射出现代社会物质的发达与欲望的膨胀带给人的诱惑与多种可能性,另一方面也让我们触摸到冰山一角下人性的复杂与幽深.  相似文献   

17.
李慧 《考试周刊》2012,(22):22-23
童话故事《灰姑娘》在亚、非、欧美等地流传广泛,迄今为止.已经发现七百多种版本。故事大体讲述的就是“灰姑娘”如何遭受继母虐待.如何最终获得真爱,向人们展现了父制社会对女性提出的种种要求——忍耐、顺从、安于天命。作者挑选了几种文本.对其进行剖析.探讨了父制社会下女性的基本生活状态、心理状态和对自身和家庭的期望值.作者揭露了在父制社会下女性无形中所受到的束缚和不公正待遇。  相似文献   

18.
朱江 《语文学习》2021,(1):48-50
恐怕没有哪一个词语,像《百合花》中的“被子”一样,在一篇短篇小说中,被反复提及。《百合花》是著名作家茹志鹃的成名作,发表于1958年3月的《延河》杂志。小说致力于表现解放战争的生活,揭示正义战争的伟大力量存在于民众之中的主题。解读这篇文章中的“被子”十分有价值。  相似文献   

19.
《封锁》是张爱玲小说集《传奇》中的一篇,1943年11月发表于《天地》杂志。在这篇小说里,正史被消解成了一道背景:传统的“真”与“伪”的二元对立的价值体系被颠覆;全篇弥漫着一种张爱玲特有的悲凉氛围。  相似文献   

20.
逯艳 《考试周刊》2012,(36):14-14
《小说月报》作为民国时期销售量最大、最受欢迎的杂志,不管是在编辑风格还是在内容设置上都体现出现代期刊的意识和特色,对当时期刊的勃兴具有刺激和带动作用,还为中国现代短篇小说的发展提供了优良的发展空间,具有不可替代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