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余老师是我们班的语文老师,也是我们学校文学社的辅导老师。他写得一手好文章。读他的文章对我来说是莫大的享受。可是最近,余老师有一件事却让我"读"不懂了。  相似文献   

2.
《小读者》2008,(5)
有个孩子不爱学习,经常不停地捣乱,老师和同学都很讨厌他。只是有一次,语文老师拿着他的作文问:"这是你自己写的吗?"他点了点头。老师怀疑地对他说:"抄来的文章  相似文献   

3.
张老师是个教坛军事迷,他的肚子里一半是文章一半是军事。这不,他灵感突然萌发,让我们玩了一次天降"神兵"。  相似文献   

4.
正最近读了丁丽梅老师的文章《你并不是一个坏孩子》,写的是一个经常迟到、不交作业、打架、抽烟的孩子。当他再一次打架受伤后,老师帮他包扎好了受伤的手,掏钱赔偿了打破的玻璃,并真诚地告诉他:"你并不是一个坏孩子。"这句话深深影响着他,督促他努力做一个好孩子。文章最后说:"一句话,对于说的人来说,或许如行云掠过。但对于听的人来说,有时,  相似文献   

5.
<正>认识刘冰缘于一次关于学校课题的交流。他为学校设计了推进"尚美文化"建设的课题,征求我的意见。我细细研读了他的课题方案,从字里行间领略了他对学校文化建设的独特思考,深深感受到他是一个富有教育理想的老师!随着交流的增多,我读到了他的许多文章,关于小学语文教学的文章,他的独特经历和小语情怀也不停地打动着我。作为一个从偏远农村走出来的老师,刘老师是从  相似文献   

6.
正陈雄老师虽算不上我的语文老师,可我现在经常见到他。因为他是学校文学社团的负责人。我呢,是文学社中小小的一员,写了文章要请教的时候,就去办公室找他,每次,都看见他端坐在电脑前改稿,编杂志。所有年轻的孩子都一样,好奇。在文学社团创办之前,这位我们素未谋面的老师究竟是怎样一个人?他在学生时代究竟熬过了哪些"不堪回首"的艰苦训练,才能成为一位出版十多部专著的教师作家?  相似文献   

7.
最近我在整理外甥的作业本时,看了他初三时写的文章,我被其中的一篇"老师,请您记住我的好!"深深地感动了,自己也是老师,我不禁为老师那讽刺性的话语感到阵痛。  相似文献   

8.
<正>与钮勤章老师正式相识才一年多,其实,我们神交已久。之前我就读过他的很多文章,后来我们又成了网友,直到前年他随王军校长到如皋考察,我们才谋面。从隔空相望到网络交流再到现实交谈,钮老师给我的印象一次比一次深刻。他的朴实,他的勤奋,他的热情,他的深邃,都是年轻人中少有的。后来,读他的文章,听他的课,逐渐感受到他对于语文教学追求的独特情怀。语文的教学主张很多,旗号也很多,但是,能够实实在在地围绕自己的实践进行理论体系建构的人不多。坦诚地讲,对于有着深厚文学素养的钮老师提出"萌心语  相似文献   

9.
正有位名叫华子的男生问我:"卡西姐,你说,我这种穷人家的孩子,能行吗?能翻身吗?我觉得我一辈子也就这样了。"在华子的言谈中,我发现他极度不自信。大学时,他文章写得不错.有一次,老师寻了个机会,鼓励他投稿,参加一场写作大赛。他为此感到欣喜,却也十分焦虑。他夜不能寐地构思,地上的草稿纸扔了一张又一张,也没写出满意的作品。老师嘱咐他:"没关系,我看你其中好几个故事写得  相似文献   

10.
课外阅读课上,有个学生捧着一本读物来问我:"老师,这是怎么回事?"我正在批改作业,扭头一看,原来他问的是关于文章作者的简介。文章的下侧分明地印着"作者×××(19××—)当代作家。"我告诉他:"这是介绍文章作者的文字,自己看看就行。"  相似文献   

11.
正仁者管建刚管老师待人、做事,实实在在,不矫情,不浮夸,能帮的他会帮,需引领的,他义不容辞。同事胡老师参加省里音乐赛课,得了一等奖,评委让写个反思,推荐给《江苏教育》,胡老师请管老师帮忙。管老师不懂音乐,没关系,他有写作的经验,依着胡老师的内容,列提纲,提问题,反复多次修改,功夫不负有心人,"文章发表了"。别人看来,何必做这些"分外事",多累呀,有时还会"吃亏",而他说出了心里话:"这些‘分外事’,正是一个人肩负更大的责任,正是将自己的事业、学术撑大的时候。"管老师成功的秘密,这应是其一。管老师用"仁爱"赢得了大家的尊重、喜爱,  相似文献   

12.
伟大的隐秘     
我认为,一个老师最重要的素质,是言传身教。只言传不身教,很难让人信服。我很佩服林老师的教育方式,在高三迷茫的时候很需要"再不疯狂我们就老了"这样的文章,既讲了身边同学的努力,又写了自己年轻的奋斗,很真实,很感动。如此的事,这样的信念,林老师总是在做,他总是身体力行地告诉我们,教育我们,他所有的一切。在我眼中,林老师是一个行者,是一篇诗,一个会生活的人——会观察生活,会发现生活,会领悟生活。他总是跟我们说,  相似文献   

13.
一直钦羡于林老师的文字,倒不是说他的文字给他带来了多少多少的所谓的机会,只是单纯地羡慕他能用细腻的文字把回忆展现得淋漓尽致。这让我想到他总对我们说的一句话:写作就是事后的事。回忆人物的神态、语言、动作等等,让人物活起来,让文章活起来。由此,我想感人至深的文章必定是曾"被经历"过的,不然又哪来的细腻可言呢!喜欢看林老师写的文章;喜欢听他分享好文章时,和着轻音乐给我们诵读的声音;也一直敬  相似文献   

14.
<正>陈平老师,我认识他是从他的文章开始的,他的文章让我好不感动。他的思考及提供的案例有内在的逻辑性,是对美术教育"体系化"的认识;这是关于美术教育的,但它又是超越美术教育的,是关于艺术的、文化的,甚至是对整个教育的思考。看了他的文章,我似乎看到一位在美术教育之路上行走的教师,他年轻,充满活力,沿途撒下了美的叶片与花朵,也不断播撒着美的种子和关于美的思想,一批青  相似文献   

15.
张文娟 《教育文汇》2012,(11):26-26
"张老师,到我办公室来一趟。"去年5月的一天,我正站在教学楼的走廊上"发呆",姜老师拍拍我的肩膀,一脸严肃地说道。我随口回应:"就来,什么事?"姜老师微微一笑:"你来了就知道了。"多大事啊,他这么神秘兮兮的。我随着姜老师来到他的办公室。他拉开抽屉,拿出一封信说:"早上我去收发室帮你领回的。是不是  相似文献   

16.
《小学生》2007,(10)
惯性老师在讲惯性这一课,一个学生在下面讲废话。老师暗示了他一眼,可他仍我行我素。老师:"我刚才讲了什么内容?"学生:"惯性。"老师:"请你举个实例。"学生:"刚才我在下面讲话,虽然您  相似文献   

17.
正我的姨父写的教育教学论文、散文……每年能发表上百篇,他成了学校里有名的"作家"老师,我也好崇拜他。可是一次偶然,我到姨父的邮箱里下载照片,突然发现姨父邮箱里每天都会收到很多编辑部的退稿信件。读着一封封"很遗憾,您的文章没被采用"的信件,我大吃一惊,原来姨父并不是每篇文章都能发表。姨父收到这么多退稿  相似文献   

18.
看了徐老师的文章,能真切地体会到徐老师想把小文留在自己班级的强烈愿望以及对他转学的不舍之情.同时也能感受到徐老师对自己班级学生表现出来的"冷漠"的不满和担忧.  相似文献   

19.
徐旭 《大学生》2015,(5):26-28
路明的课堂幽默诙谐,他把深奥抽象的定理用浅显的方式表达出来,让物理不再那么晦涩难懂,不再是同学口中的"N大名捕"之一。路明是华东理工大学的物理老师,同学口中的"华理男神"。路明的物理课是学校最受欢迎的课程之一,他的课堂总是挤满了人,还有一些专业与物理毫不相干的同学慕名来听课,只为一睹男神风采。这个典型的理工男,内心有着款款深情,是《文汇笔会》的特约撰稿人,电子刊物《ONE?一个》的常驻作者,他的文章常在微博、朋友圈、人人网被一轮又一轮地转发……他以理科生的视觉,细腻的笔触,诠释着心中的浪漫,他说:"我是个写作文的物理老师。"  相似文献   

20.
<正>《内蒙古教育》2015年第2期刊发了韩中凌老师的文章《语文课该不该管"亲妈后妈"?》,第4期又刊发了刘桂海老师的文章《工具的"马"跑快了,人文的"车"自不会落下》。刘桂海老师对韩中凌老师的文章概括基本准确。"文章是围绕石皇冠老师的一节听读示范课《小蝌蚪找妈妈》展开的关于语文教学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思辨。全文站在"人文性价值"的角度,基本上是以否定的态度述评石老师的语文教学主张的。"而刘桂海老师的文章力举"工具性"的旗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