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在任何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国度,谚语都是它民族文化的一颗璀璨明珠。本文就英语谚语的三个主要来源及特点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浅析英汉谚语来源及其修辞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谚语,作为社会文化和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不同国家的文化背景和语言特征.谚语的运用使得语言更加精练、生动.本文主要从文化的角度简单分析谚语的主要起源和修辞在谚语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5.
谚语以简洁通俗的语句表达深刻的寓意,反映人们对自然、社会、家庭及人际关系的观察,反映不同民族的文化,折射出不同民族的性格。 相似文献
6.
洪韦韦 《Journal of Zhangzhou Technical Institute》2011,13(4):74-77
谚语是人们经过长期使用而提炼而来的语言精华,是语言中最富有民族文化特色的部分。汉英谚语各自具有独特的表达方式、丰富的内涵,蕴含大量的文化信息(汉语言语各自具有独特的表达方式和丰富的内涵,并且蕴含了大量的文化信息)。从地域、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和思想观念四个方面来阐述汉英谚语的来源差异,并进而讨论在汉英谚语翻译中归化和异化策略的具体应用,以达到既保持源语的生动形象又能让译者读者理解其深刻寓意。 相似文献
7.
陈莹 《语文学刊:高等教育版》2008,(8):34-35
谚语简单通俗,精辟凝练,它来源于日常生活与经验。具体地说,分别起源于本民族的生活环境,百姓的生产、生活经验。广泛流传的寓言、民间故事、民间传说,名人警句、名著,外来语,宗教信仰、宗教书籍等。 相似文献
8.
俄罗斯高等教育私有化改革已走过十年之路,在国立、私立界限逐渐模糊的情况下,二者均面临着经费不足的困境。联邦中央拨款、区域和地区的预算拨款、学校自身创收和学费收入是其国立高等学校经费来源的四大渠道,而学费收入则是其私立高校经费来源的主渠道。为解决经费不足的困难,俄中央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希望通过深化改革摆脱困境。 相似文献
9.
谚语、俗语是千百年来在语言中凝结和沉淀的思想精华,它的存在使语言更加丰富多彩,生动准确。俄罗斯的谚语俗语语言简洁、精辟形象、耐人寻味。它们像一面镜子,反映出俄罗斯民族的生活、风俗、习惯、社会历史经验,也显示了俄语语言特色。 相似文献
10.
俄罗斯高等学校经费来源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俄罗斯高等教育私有化改革已走过十年之路,在国立、私立界限逐渐模糊的情况下,二均面临着经费不足的困境。联邦中央拨款、区域和地区的预算拨款、学校自身创收和学费收入是其国立高等学校经费来源的四大渠道,而学费收入则是其私立高校经费来源的主渠道。为解决经费不足的困难,俄中央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希望通过深化改革摆脱困境。 相似文献
11.
周长雨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30(9):158-159
翻译是思维再创造的过程,因此翻译时必须遵循—定的标准和原则.翻译标准是衡量译文质量的尺度,它能够指导翻译实践,是从事翻译活动必须遵循的原则.俄语谚语翻译应该遵循有效性、风貌保留、接受度、美学保留、同质变通等五项原则.前四项原则是限定性原则,也是具有普遍意义的翻译原则.第五项原则是建设性原则,是针对谚语翻译的专门原则. 相似文献
12.
彭小红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8(2):123-126
谚语是一种学形式。谚语的洗练和深刻是一个民族在其漫长的语言字发展中大浪淘沙,去粗取精的结果,谚语具有深刻的唯物辩证思想和鲜明的民族性。谚语的翻译要求译忠实地表达原的思想内容,尽可能保持原的形象比喻、修辞效果、民族特色、语言流畅,并有谚语味道。 相似文献
13.
英语谚语流传经年,广受人民群众的喜爱,是英语中的瑰宝。英语谚语在形式、内容、意境方面有五大美学属性:简洁美、音韵美、通俗性、生动形象性和教育性。了解英语谚语的审美价值能使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学习英美文学和文化,并能给我们的文章和谈话增加趣味和文采。 相似文献
14.
王磊 《合肥教育学院学报》2012,(4):83-86
谚语是一个民族语言和智慧的结晶。它就像一面镜子,折射出不同民族的文化特点。日本酒文化源远流长,日本人不仅制造了口感细腻纯正的清酒,还产生了许多脍炙人口、内涵丰富的酒谚俗语。这些酒谚,一部分出自中国的古代典籍,明显带有中国文化思想的痕迹。其中特别是儒家伦理道德型的酒文化精神对日本的酒德、酒礼等影响深远。同时,日本民族独特的酒文化特征也在谚语中得到了完美体现。比较而言,日本和中国酒文化大同小异,各有所长,各有所短。 相似文献
15.
从英汉谚语看中西文化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俊芳 《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26(2):68-71
英汉谚语作为两种不同的语言瑰宝,由于谚语独特的文化而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本文借助一些典型的例子,从自然环境、生活方式、宗教信仰、道德观念、民族心理等文化侧面入手,探讨了英语谚语和汉语谚语之间存在的差异,并从中得到了一些有益的启示,可为英汉语言教学和跨文化交际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生存环境、社会习俗、宗教信仰、历史典故等的差异赋予了英汉谚语不同的文化意象。翻译不同英语谚语时应采取不同策略以尽可能真实地传达原文的文化意象。 相似文献
17.
余洁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7(6):87-89
文章从修辞学、俗语学、民间文学等角度对汉英德语言中谚语的修辞与风格特点进行了对比。进一步揭示了各民族谚语为世世代代传播民族智慧、生活经验、朴素道德训诫等而共同遵守的艺术原则,从而印记了谚语作为民间文学的一种形式为所有文学之滥觞的论点。 相似文献
18.
英汉谚语互译教学中的文化输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内容和表现形式,语言教学过程中的文化导入对于提高学生对语言的理解能力和实用能力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谚语是语言文学艺术宝库中的一朵奇葩,具有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英汉谚语互译教学中文化的导入是帮助学生正确理解谚语并使译文忠实于原语文本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