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历史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对健康的认识不再局限没有疾病或体弱,而是“躯体、精神、社会适应的完美状态.”大学生是国家的栋梁.四化建设的生力军,后备  相似文献   

2.
吴展玉 《贵州教育》2013,(21):48-48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健康的含义有了新的认识,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或不虚弱,而且应包括体格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健康必须包括“身”与“心”两个方面的健康,躯体健康可以促进心理健康、心理健康又能促进躯体健康。因此,现在人们对于心理上的健康越来越重视。  相似文献   

3.
论心理保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探讨人类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的心理保健、心理卫生(精神卫生)等方面的问题.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由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心理健康、心理保健、心理卫生已成为影响人类健康非常重要的因素.现代医学的发展,促使人们对心理、社会因素与健康的关系,越来越关注,当今许多疾病的发病率及死亡率,都与心理、社会因素有着密切关系.如心血管系统疾病——高血压、冠心病以及溃疡、神经衰弱等.这些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重视心理保健,保持心理平衡,开展心理咨询,有效地进行心理治疗,对于保护人类健康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4.
高等师范院校的在职教工,肩负着培养人民教师的重任,他们的健康状况直接影响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的质量。随着历史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医学模式已从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早在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健康是身体上、担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而不是没有疾病或虚弱。”1989年,WHO又一次深化了使康的概念,认为健康应包括躯体还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这个概念要求人们不能仅以躯体状况来评价一个人的拉康。纵观近年的资料,对高校教工查体报道较多,心理健康研…  相似文献   

5.
刘向 《教师》2008,(1):6-7
一直以来,人们对于“健康”的理解,存在着片面性和表面性。认为没有躯体的疾病,即为健康。而健康应该是指人的个体身体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处于良好状态。同样人们对“体罚”的认识也仅理解为对躯体的伤害。一些学校领导往往只对学生躯体受到伤害的事予以关注,而对个别教师从“心理”,上伤害学生却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不会去处分那些实际是使用“心罚”手段损害学生的教师。  相似文献   

6.
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健康是指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健全状态,而不只是没有疾病。由此可见,随着人类对自己精神生活的认识不断加深,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从目前我国幼儿园教育的现状来看,由于传统教育观念、  相似文献   

7.
世界卫生组织(WHO)宪章中提出:“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是一种躯体、心理和社会适应方面的完好状态”。心理健康是幼儿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自从1977年美国学者G.L.Wnget正式提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以一种新的对生物学模式医学模式的挑战之后,原有的生物医学模式经历了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发展变化。健康  相似文献   

8.
重视教师的心理健康是幼儿园管理的重要内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宝珊 《山东教育》2005,(15):61-61
随着认识能力的提高,今天的人们已经认识到健康包括“身体”(生理)和“精神”(心理)两个方面。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将健康定义为:不仅指没有冷热病或虚弱的现象存在,进而还指每个人在生理、心理以及社会适应方面的完满状态。幼儿教师肩负着培养一代新人的重任,她们的心理健康,直接关系到幼儿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幼儿园的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9.
世界卫生组织对人的健康所下的定义是:“不仅没躯体的残缺与疾病,还要有完整的心理、生理状态以及社会适应能力。”就是说,人的健康不仅是指生理上的,而且包括心理上的健康,这一点已被人们所认识、接受,但重视的程度还不够。特别是在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还很欠缺,还未能真正成为大家公认的必修课,对于心理健康的研究、自我维护以及如何提高教师心理健康素质等方面问题显得越来越重要。  相似文献   

10.
随着对健康概念认识的变化,卫生保健模式已由生物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模式。对幼儿实施保育同样应以健康“三维模式”为核心,涉及幼儿身体、心理和社会三方面,在保育幼儿身体的同时保育心灵,既促进身体的健康,又促进心理和社会适应的良好发展。创设和提供增进幼儿健康的  相似文献   

11.
邹清泉 《考试周刊》2011,(36):151-152
随着人类对自身的认识的不断提高,“身体—心理—社会适应”三维健康观已成为公众认可的健康标准,青少年儿童形成健康的心理十分重要而且迫切。本文运用文献法,对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培养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了探讨,旨在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塑造学生健康心理、扩大体育活动对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2.
人是由身(躯体和生理)和心(心理和精神)两大系统组成的生命体。在现代社会中,威胁人类健康的不仅是各种躯体疾病,人类不良的社会及心理因素也已成为人类致死的主要原因。在各类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13.
亚健康状态一词,对于许多人都还很新鲜,但在医学界,它早已是一个为人熟知的概念。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文化素质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自身生命、生活质量的要求也愈来愈高。1977年,美国的精神科、内科教授恩格尔提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拓宽了医学的范围,也改变了人们的传统观念。对此模式,我国医学界也提出“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而是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上的一种完满状态。”而亚健康状态即为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机体的一种状态,也是通常人们所听到或提及的,由精神或心理医生最先提出的“灰色心理”。这…  相似文献   

14.
少年儿童是国家宝贵的资源.理想的涵义是什么?理想是指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健全状态,而不只是没有疾病.由此可见,随着人类对自己精神生活的认识不断加深,以及对理想概念的发展,理想教育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的进步,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儿童生活环境及健康状况的改变,托幼机构对幼儿卫生保健重视程度的增加,幼儿卫生保健的观念和实践在许多方面发生了变化。一、幼儿健康观念的改变当今世界,人们的健康和疾病的观念(医学模式)发生了变化。"生物医学模式"逐渐转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世界卫生组织(WHO)为健康下的定义是:健康是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健全状态,而不只是没有疾病或虚弱现象,这一观念的产生是对人类认识的深化,不仅把人看作生物学中的自然人,而且从整体的,受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影响和制约的更…  相似文献   

16.
以往人们认为,所谓身心健康就是没有疾病,即身体检查找不到哪一部分有病态的证据。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逐渐认识到人是一个身心统一体,人的健康不仅仅是没有身体疾病,而且应该是心理上同样没有不正常现象。WHO(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曾对健康下这样的定义:“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而且是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完好状态。”即人的健康包括身体健康、精神健康和社会适应功能良好三个方面。最近,WHO具体提出了人的身心健康标准,它包括肌体和精神的健康状态。肌体健康可用“五快”来衡量,精神健康可用“三良”来衡量。1.食得快吃饭…  相似文献   

17.
一、调查的目的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人们对健康的认识越来越全面,走出了“身体没病就是健康”的误区,逐渐认同了“生物——医学——社会”的健康模式。世界卫生组织(WHO)认为,“健康是不但没有身体的缺陷和疾病,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  相似文献   

18.
一、对高校学生进行心理卫生教育的重要性1.培养高校学生健康心理的需要随着社会经济及现代医学的迅速发展,现代医学模式已由单纯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因此健康的概念也有了新的发展及定义,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健康的定义是:“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及道德健康。”据这个定义,健康标准应包括三个层面:一是生理健康。二是心理健康。三是社会适应能力良好。总之,现代健康可以概括成一句话,就是身心健康。作为天之骄子的高等学校大学生不仅应该具备健康的体质,更应该具备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9.
随着家庭结构变化和独生子女父母老化,人口迁移频率和空间距离增加,以及价值观念转变,独居老年人群体日趋庞大且日益复杂,其内部异质性凸显。使用“中国大城市城区70岁及以上独居老人状况和需求调查”数据研究城市社区高龄独居老年人的生命健康质量发现:不同家庭类型独居老年人的躯体健康、精神健康和社会适应等生命健康质量存在显著差异,有子女有配偶独居老年人身体健康质量最差;有子女无配偶独居老年人精神健康质量最差;无子女无配偶独居老年人社会适应质量最差。有鉴于此,建议建立健全社区独居老年人信息库,分类提供社区精准关爱服务和分类保障;为有子女有配偶独居老年人提供家庭支持计划、邻里探视和紧急救助以保障其躯体健康;为有子女无配偶独居老年人提供精神慰藉、“结对子”关怀和心理辅导以保障其精神健康;为无子女无配偶独居老年人构建和谐邻里、鼓励他们社会参与及提高生活满意度以提高其社会适应。  相似文献   

20.
现代社会关于“健康”的概念已超越了传统的医学观点,不仅躯体、生理健康,还应该精神、心理健康。社会竞争的激烈,造成人们心理压力重,学生在这样的社会大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