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外国银圆自明以来因中外贸易而流入,并在华流通一直到民国期间,其中,嘉庆、道光年间是外银在华流通史中“承上启下”的一段,有许多转变都是发生在此时,本试图以清朝档案和国内外献为基础,勾勒出外银在华流通的特点,以对外银在华流通全过程的研究有所裨益,这一时期外银在华流通的特点具体表现在数量上已有很深的积淀行用的地区已从沿海扩展到内地某些省份,使用领域也从建党交易扩大至内钱粮等重要方面,这些均对此后的外  相似文献   

2.
论康熙年间河南词人群的词学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代康熙年间,以商丘为中心的豫东地区,出现了以宋荦、刘榛、周在浚为代表的河南词人群,他们与西泠、阳羡及浙西派共同构成了清初南北词坛的中兴局面.考察清初河南词人群的词学思想可得出结论康熙时期的词学思想经历了从标榜写真情转为推崇醇雅的过程;清代词学推尊词体的观念开始形成,但尊体的方法是借助儒家的价值观念来定位的.这表明清代词学已有诗学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清代顺治至嘉庆年间徐州地区黄河水灾成因与特点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代顺治至嘉庆年间,徐州是黄河流经的重要地区,黄河的决口导致徐州水灾频繁发生.自然气候因素是导致黄河水灾发生的重要原因,但人为、社会因素也同样不容忽视.地理环境的特殊性致使徐州地区的黄河水灾呈现出季节性和区域性的特点,不同时期水灾次数的变化也反映出国家水利政策和社会环境对水灾次数及水灾防治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4.
清嘉道时期的吏治出现了全面危机。以欺蒙、庇护、拖沓、推诿和旷职为主要内容的官场病态,形成对皇权的消极对抗;官场唯利是图,道德衰微;司法腐败;官场人才衰落,奴才庸才当道。清政府失去了对国家的有效控制而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嘉道时期的吏治危机是中国封建专制主义以及为其服务的封建道德礼教共同结下的恶果。通过对历史的反思,可以坚定中国必须走理性的民主法治之路的信念。  相似文献   

5.
中共河南省委原书记徐光春同志撰写的理论著作《河南五年间》思想深邃,将科学发展观的研究推进到了一个新的层面.它揭示出了道德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更为本质的价值真实,折射出一个理论家的慧眼和超强的思辨能力.作品艺术价值很高,具备了专著和通识相统一的品格.  相似文献   

6.
农村剩余劳动力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90年代,形成河南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原因主要有农村人口基数大、农村人均资源占有不足、二元经济及其相应的制度安排、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等八个方面的原因。河南省有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社会经济法规、政策应注意农村计划生育、工业化和城市化、农村教育等四个重点  相似文献   

7.
清嘉道年间的经世思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经世思想是中国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的一种传统精神。清嘉道年间,沉寂近百年之久的经世思想再度复兴,形成一股强大的社会思潮,促就了当时思想文化界风气的明显转变,为中国社会实现由传统向近代的转型开创先河。本文主要从经世观念之演变、嘉道年间的经世思想及其历史影响三方面论述清嘉道年间的经世思想  相似文献   

8.
太平天国运动对河南社会的冲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太平天国运动推动了河南社会的对抗,其中主要的社会对抗有:捻军起义,连庄会起事,教军起义和兵变,太平军和捻军攻占了许多城池,不少官吏被杀或逃亡,地主,富商被杀被抢更是难以计数,人民的生活也遭受极大的影响,战后,河南地方政府为了稳定社会秩序,重新恢复统治,采取了一些善后措施,但效果有限。  相似文献   

9.
民国时期,由于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河南灾荒严重,给河南造成了巨大的影响。灾荒严重发展的最主要的后果是造成人口的流移和死亡。水旱灾害及其引起的并发症,给当地的居民带来极大的危害,突如其来的水灾会在瞬间将人葬身于波涛之中,遥遥无期的旱灾带来的灾难更加可怕,它逐渐地吞噬着灾区的生灵。灾害所造成的恶劣环境使灾民无法生活,被迫远走他乡,造成了充满血泪的流民潮,有的流民加入到土匪行列,给社会带来了严重的危害。  相似文献   

10.
11.
清朝嘉道关税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学术界对嘉道时期的关税征收情况评价较低。关于嘉道时期的关税收入是否下降,关税政策调整有无成效,五口通商后的旧有关税体系是否有自我调节能力,通过研究可知,嘉庆道光时期关税收入仍保持500余万两的水平,并未出现大幅度下降。清政府通过停止三年比较、确立关税盈余以及盈余六成以内免议处等制度调整,从整体上确保了关税收入的稳定。五口通商后,洋货大量涌入中国,清廷在关税方面的应对之策,具有极大的惰性和保守性,难以适应新的形势。  相似文献   

12.
晚清时期,黄河三角洲的手工业经济获得了较快的发展,其中,制盐业、纺织业、草缏业等低成本的轻工行业较为繁荣发达。尽管手工业经济的发展地域和行业布局不够均衡,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时代印记比较浓重,但是,晚清时期黄河三角洲发达的手工业经济,却在上关国计、下系民生的重大领域,发挥着独特的富国强民作用。  相似文献   

13.
晚清时期,为减轻百姓负担,尽快恢复社会生产秩序,每遇灾荒,清政府都根据灾情轻重按一定比例蠲免、缓征或停征河南淮河流域受灾地区应征粮赋。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蠲缓措施日趋细密与制度化。然而,受政局动荡、吏治腐败等因素的制约,许多与蠲缓有关的政令或形同具文,或在执行过程中流弊百出,总体效果不彰。  相似文献   

14.
清代人民在二百多年治理黄河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治河技术,但也有沉重的教训值得深思和借鉴。通过对清代黄河治理的思考,提出了当今黄河治理的策略。  相似文献   

15.
河南省沿黄河一线旅游优化整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南省沿黄河一线旅游资源丰富、区位条件优越、文化底蕴深厚,旅游业发展条件得天独厚。经过"十五"以来的开发建设,河南省沿黄河一线的旅游经济优势初步彰显,但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制约着其整体竞争力的形成和产业活力的发挥。因此,必须从资源、产品、市场等方面对河南省沿黄河一线旅游业发展进行优化整合,塑造"大黄河之旅"的品牌形象,提升沿黄河一线旅游经济带的整体竞争力。  相似文献   

16.
晚清河南灾荒的影响论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晚清时期,河南作为一个灾荒频仍的区域,灾荒对之影响有三人口减少、生态环境恶化、社会危机.  相似文献   

17.
清末,河南境内活跃着仁义会、在园会、青帮等会党和黄道会、龙华会等衍生于白莲教的教门两大秘密会社.在帝国主义和清政府的双重压迫下,他们自发起义,沉重打击了清政府的反动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极大地鼓舞了人民的斗志;更可贵的是他们在同盟会的组织发动下,积极配合,英勇战斗一直坚持到民国成立,成为河南辛亥革命一支有力的生力军,在辛亥革命史上书写了重要的篇章.  相似文献   

18.
生态环境的变迁既是一个自然化的过程,又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清代河南的生态环境因黄河泛溢及经济开发政策上的急功近利而日趋恶化,大面积肥沃的农田沙碱化,山地林木植被被毁童山化,工业污染也日益显现,自然灾害频繁,使得人居生态环境日趋恶化,直接影响到生产生活与社会稳定。面对这种生态环境的变化,清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进行治理,虽然取得了局部成效,使河南经济社会得以缓慢发展,但却无法遏止生态恶化的趋势。科学评估清人治理河南生态的成败得失,对当今探索解决环境问题的有效途径具有启迪意义和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9.
清代的河南已不再是全国图书出版的中心,但有清一代,图书在河南的发行和流通在持续发展。河南也有书肆,以开封最为繁荣。河南有专门的藏书机构、藏书楼,也涌现出一些较为著名的藏书家和目录学家。清代中原,书籍除依靠刊印得以流通外,传抄也是一种重要的形式。  相似文献   

20.
对于苗疆的治理,清代国家的政策发生了从武力征服到推行教化的变化,清水江下游地区的官学教育体系,就是在这一政策变化的背景下逐渐建立起来的。通过对官学教育体系的建立、官办学校的管理以及学校经费的来源的考察,可知官学教育的发展,一方面是清代国家“一道同风”思想的体现,另一方面,恰好正是该地区社会变迁和文化濡化的制度性诱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