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000年颁发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语文教学应“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发展学生的语感和思维”,明确提到了语感;《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在教学中尤其耍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的把握能力。”叶圣陶先生也指出:“语言文字的训练,我以为最重要的是训练语感。”语感其实就是对语言的敏锐感悟,是对语言文字迅速领悟的能力,是对语言隐含意义的一种直觉,一种顿悟,一种心理体验。加强语感训练,既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那怎样训练这种对语言的感悟能力呢,我认为与构建阅读者的艺术审美心理时空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2.
加强对学生的语感训练是新课标理念的一项重要内容。语感,就是语言素养,是在长期规范的语言感受、文本理解和语言文字运用中养成的带有一种浓厚经验色彩的、比较直接的、迅速领会、掌握语言文字的能力。语感训练就是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受、理解和应用能力的训练。因此,教师应重视语感训练,使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语感”是人们对语言文字的感受能力,是一个人语言素质的直接反映。叶圣陶先生曾指出:“文字语言的训练,我认为最要紧的训练是感悟,就是对于语言文字的敏锐感觉。”因此,我认为:“全面提高学生语感能力,不仅要在阅读中加强训练,在作文教学中也要加强语感的训练。”下面谈一谈如何在作文教学中加强语感训练。[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语感是人们对语言文字直接的感受、领悟、把握一种能力。语感是理解语言文字的基础,是思想认识通向作者心灵的桥梁,是训练学生感知语言之精妙、洞察语言之精髓、把握语言之理趣的金钥匙。由此可见,语文教学中朗读的首要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  相似文献   

5.
李燕秀 《广西教育》2007,(11A):26-26
语感是人们对语言文字的正确感知能力,也是衡量一个人语文水平的标志。叶圣陶先生说过:“文字语言的训练,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训练语感。”敏锐的语感可以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能力,  相似文献   

6.
什么是语感?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指出:“语感就是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觉。”它是人们对于语言文字的一种感受能力,是一个人语言素质的直接反映。语感,对于学习语文、领悟语言都是十分重要的。叶圣陶先生说过:“文字语言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这种对语言文字的感受能力越强,  相似文献   

7.
语感,是对语言文字的敏锐的感觉。它是在长期的语言实践中锻炼出来的对语言文字的感受能力。早在30年代,著名的语言学家夏丐尊先生就提出了“语感”问题,认为语感是理解一切文学的基础。继后,不少语文教育家都对此有所阐述,叶圣陶先生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就是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觉。”吕叔湘先生提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美国著名语言学家乔姆斯基在五六十年代提出的转换生成理论也强调人类自身的语言感受能力是人类学习语言、发展语言、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最根本基础。…  相似文献   

8.
语感是读者对语言的直觉的整体的感受,是由语言文字而引起复杂心理活动和认识活动的过程,是对语言敏锐的感受能力。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教学尤其要重视语感训练。叶圣陶先生说过:“语言文字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就是对课文的敏锐的感觉。”在语文教学中,培养训练学生的语感是提高学生感受语言能力的重要途径,语感训练是语文课最基本最重要的教学方式,它包括语感实践和语感分析。语感实践就是指导学生感受语言材料和运用语言,就是让学生在多听、多读、多背、多说、多写、多思中感悟和积累语言;语感分析  相似文献   

9.
语感是对语言文字的"灵敏的感觉",是对语言文字的"正确丰富的了解力"。初中语文教学以语言实践能力训练为中心,而语言实践能力的训练又以语感训练为中心。怎样才能有效培养语感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0.
例谈现代文教学中的语感训练方法浙江建德市新安江中学杨吉元语感是读者对语言这一对象的直觉的整体的感受,是由语言文字而引起复杂心理活动和认识活动的过程,是把握语言文字的一种能力。叶圣陶先生早就这样说过:“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就是对于...  相似文献   

11.
汪燕 《甘肃教育》2007,(6X):22-22
何谓语感?从文学欣赏的角度来说.语感是指读者对语言文字的感受力、理解力和对特殊语言环境中具体词语的意味、旨趣的分辨和领会能力。对广大的中学生来说。语感,是对语言文字的一种感觉.是在长期体验、训练、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对语言文字的领会和感悟能力,是一种综合的语文能力。  相似文献   

12.
李国华 《学周刊C版》2011,(3):113-113
语感是由语言文字而产生的复杂心理活动和认识过程,是对语言文字的一种感受.语感能力就是对语言文字的感受能力,是人的想象力、理解力、思维能力的综合反映.叶圣陶先生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就是对于语文的敏锐和感觉.  相似文献   

13.
李洪武 《甘肃教育》2011,(23):70-70
所谓语感就是指人对语言文字敏锐而丰富的感受,它作为感知语言的一种能力,是语文素养的基本要素。语感的培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加强小学生的语感训练,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还有助于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作文能力的提高,叶圣陶老先生很早就指出语言文字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因此,加强语言教学,就要特别重视对学生语感的培养。  相似文献   

14.
怎样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朱耀国语感,简单地说就是对于语言的感觉。语文教学就是要通过对学生读、写、听、说的训练,提高学生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而语感是对语言文字的灵敏感觉。对学生加强语感训练,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阅读、鉴赏文章的水平,而且有助于提...  相似文献   

15.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进行语感训练□林文新语感是由感受语言文字而引起复杂的心理活动和认识活动的过程,是通过对语言材料的感知所形成的对语言材料特有的、近乎直觉的敏锐的感受能力。敏锐的语感是学生学好语文的重要条件,它能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早在3...  相似文献   

16.
语感是指对语言文字的正确、敏锐、丰富的感悟力,是对语言文字的一种正确丰富的理解力,也是一种以直觉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对语言的认识能力和审美能力。叶圣陶先生曾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我认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就是对语言的敏锐的感觉。”夏丐尊先生更是明确强调:“强烈敏锐的语感,是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核心。”可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理解力,发展学生的认识水平,更重要的是它是提高阅读教学质量的关键。笔者认为在阅读教学中可通过下列方法来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  相似文献   

17.
语感通俗地说是指对语言文字感悟的能力,是对语言文字的直觉。也是语言学习中长期思维训练和语言训练的积累和结果。语感强的人思维敏捷、反应迅速、理解透彻、表达得体,交际中显出较高的效率。因此,在英语教学中,要重视对学生的语感培养。  相似文献   

18.
语感是由感受语言文字而引起复杂的心理活动和认识活动的过程,是通过对语言材料的感知所形成的对语言材料特有的、近乎直觉的敏锐感受能力.敏锐的语感是学生学好语文的重要条件,它能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叶圣陶先生说:"语言文字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语感的训练."吕叔湘先生也曾说:"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语感."因而,在语文教学中,要重视语感的训练和培养.下面笔者就语文教学中如何训练学生的语感,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9.
语感能力就是人们在长期体验、训练、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对语言文字构领会和感悟能力,是一种较高级的语文综合能力。语感的强弱在相当程度上体现出一个人语文素养的高低。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  相似文献   

20.
任燕 《考试周刊》2009,(5):103-104
语感是指对语言文字感知和领悟的能力,是对语言文字直觉的、整体的把握,也是语言学习中长期思维训练和语言训练的积累和结果。语感强的人思维敏捷、反应迅速、理解透彻、表达得体,交际中显出较高的效率。因此,在英语教学中,要重视对学生的语感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