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北宋著名文学大家、词赋革新派领袖人物苏东坡(名苏轼,号东坡居士,1036-1101年),自宋神宗元丰三年(1080年)二月一日因贬谪到达黄州,元丰七年(1084年)四月一日别离黄州赴汝州,在黄州谪居了四年又四个月(两个闰月).  相似文献   

2.
苏轼(1037——1101),名长公,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诗人、作家、画家、书法家。宋神宗元丰三年(1080),因“乌台诗案”,受文字狱陷害,被贬黄州。至七年(1084)调离,共在黄州生活四年零四个月(含两个闰月)。作诗214首,词37首,赋2篇,文27篇,书信250封,小品91篇,共621篇。  相似文献   

3.
我对于碑和帖都是外行,从来没有在这方面下过功夫。要为一部苏帖写个“说明”,实有滥竽之嫌。苏轼是元丰三年(1080)贬到黄州的,初住定惠院,四年改寓临皋亭,五年随在临皋亭近东坡筑雪堂,自号东坡居士。后世称“苏东坡”之名,自此始。是年因黄州之赤壁,于长江作舟游,成前后《赤壁赋》。六年、七年均在黄州。同年四月量移汝州。苏东坡在黄州前后约五年,至今留下许多遗迹。因为有赤壁之误(火烧赤壁实在蒲圻),他写了赋、诗、词(《赤壁怀古》),反而使黄州的赤壁更为有名了。两个赤壁,互相邻近,我不相信苏轼连这点历史常识都没有。他因在黄州既也有赤壁,正好借题发挥而已。  相似文献   

4.
苏轼从宋神宗元丰三年(公元1080年)二月贬官黄州,到元丰七年(公元1084年)四月改授汝州团练副使,在黄州共呆四年多的时间。从宋哲宗绍圣元年(公元1094年)十月谪居惠州,绍圣四年(公元1097年)移海南儋州,到元符三年(公元1100年)六月渡海北归,在岭南共生活了六年多.这十来年是苏轼思想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文学创作的大丰收时期。 苏轼的一生在政治上无所建树,主要功业在文学创作上,而创作高峰则在黄州与岭南这两个时期.如其《自题金山画像》中感叹道:“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相似文献   

5.
苏东坡:佛道求超脱元丰三年(1080年),苏轼带着130多天的牢狱重创,带着“乌台诗案”未定的惊魂,死里逃生,来到了偏远而贫瘠的汉口下游小镇———黄州。到黄州后,苏轼鉴于20余年仕途的经验教训,牢记子由的劝诫:少说话多思考。他开始反思自己的个性,研究如何得到心灵的平安,而这求取平安之方,就是他的既佛又道。苏轼平时无事,往往以抄佛经、读佛书为营生。《夷坚志》载:“东坡先生居黄州时,手抄金刚经,最为得意。”此外,他经常到寺院坐禅以求“自省”。《黄州安国寺记》云:“间一二日,辄往焚香默望,深自省察,则物我两忘,身心皆空。”事佛的同时…  相似文献   

6.
1973年,我们配合野败不育系的选育,对野败原始株及其衍生不育系的花粉败育过程进行了一些比较细胞学的观察,现将初步观察结果简要汇报于下。材料与方法材料计有:野败原始株;野败同群体的正常株;野败衍生不育系(野败×6044)×二九南一号的B_3F_1(以下简称野败二九南B_3F_1);回交父本二九南一号。  相似文献   

7.
晚唐著名诗人杜牧自会昌二年(842年)春出为黄州刺史至会昌四年九月迁池州刺史,在黄州生活了约三年.本文扼要勾勒出了黄州期间杜牧形象的概貌:剖析了他那复杂而矛盾的内心世界,论述了他治理黄州的政绩和进行诗歌创作的成就。并指出,杜牧是历史上治理黄州的第一位卓有政声的地方官员;同时,无论就其治黄政绩还是创作成就而言,杜牧出守黄州刺史期间是其一生最有作为的时期之一。  相似文献   

8.
英国侵略者破坏太平天国革命的一段史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此文载在英国1861年出版的蓝皮书关于开放长江对外通商的信扎中(Correspondencerespecting the Opening of the Yang-tze—kiang River to Foreign Trade),该书载有英国海军大臣罗梅茵(W.G.Romaine)致外交大臣韩漠德(Hammond)的信(页九——三三),这篇报告为罗梅茵信中的第五号附件,是1861年三月二十二日巴夏礼在黄州会晤英王后写的。1861年太平天国驻守安庆的统帅叶芸来为反动地主阶级的武装曾国荃包围,使天京与长江上游的水上交通发生阻碍,对于太平天国首都的威胁非常严重.据这个报告说:当时太平军解除威胁天京的战略是:忠王李秀成、侍王李世贤以及辅王杨辅清分别由安徽江西湖南(?)陆路及长江水路向不同的方向进击清军,而陈玉成本人则由长江北岸向西挺进,他们的最终目的是直捣清朝中部的心脏,于阴历三月在武昌会师,切断武汉与长江下游的联系,使包围安庆的敌人得不到后路的支援,这是伐赵救魏的妙策,不但可以解安庆之围,并且可使天京的防守得到巩固。在太平天国革命澎湃发展的形势下,英国侵略者是十分疑惧的,它生怕从清朝政府手里获得的不平等条约在太平军占领区域不生效,因而以伪装中立的姿态,派水师提督何伯(Vice-admiral JamesHope),参赞巴夏礼(时任广州领事)乘兵(?)沿江西上,借调查开埠通商事宜,刺探太平天国的军事力量及其对外态度。他们在1861年二月先后从上海出发,抵南京后,巴夏礼等人曾会到赞嗣君蒙时雍,提出了太平军进攻九江汉口时,不要侵入英租界的条件,他们对于太平天国的革命外交当然有所了解,而且也知道太平军有解放汉口的计划。在三月初他们到汉口,会见了清朝反动政府的湖广总督官文,对于汉口的空虚无力,也不会不知道。就在这时,英王陈玉成解放了霍山、英山之后,以雷霆万钧的压力于三月十八日进驻到黄州府,革命的矛头直指汉口,武汉三镇都临于解放的前夕。这时清朝与英国的忙乱动作是:清朝急调(?)守桐城的安徽巡抚李续宜助守武汉;而英国侵略者何伯则急递东下,向南京太平天国当局交涉不要进攻包括汉口在内的通商区;巴夏礼则另舟后行,到黄州会晤英王,劝阻他不要攻汉口。这三件事彼此呼应配合,不消说是事前商量好的,故中外反革命势力的步调很一致。巴夏礼在黄州解放后的第四天便赶到,会见了英王陈玉成。以欺骗谎言迷惑英王陈玉成改变了战略,向江西德安、湖北麻城、孝感等地进攻,使李续宜得有充分时间绕道进驻武汉,而英王因势分力散,夺获的小城池也不能据守。李世贤部虽在徽州等地打过大胜仗,但因孤战无援,也不得不退向浙江。李秀成部虽进兵到武昌外围,亦因归援李世贤军而退却。李秀成驻师江西兴国州,于是年六月二十四日(天历五月十四日)致书黄州太平守将赖文光,询问陈玉成近况云:“兄自十一日复谕,寄送(?)州,转送弟处,曾将兄进兵通山、通城、嘉鱼、蒲圻、咸宁,发员镇守,及瑞州、靖安、奉新、武宁、义宁各处亦饬各将镇守各州邑,并兄扎兴国,谭(绍光)主将驻大冶,陆(顺德)主将入蒲圻,一切情形,诉明于弟,谅必接到矣……今又寄谕……弟可速即回报兄知。”是对陈玉成中计改变战略事还不知道,故犹希望其照原订计划执行。这封信是托英国汉口领事金执尔(Gingell)代送的,而原信现藏英国博物院,可见他并没有代递。英国侵略者是不愿长江南北两岸太平军取得联络解放汉口的,金执尔与巴夏礼一样,他的用心是非常毒狠的!武汉既不能攻下,长江交通始终掌握在清朝手里,故杨辅清水路进兵的计划也落了空,而另一方面则包围安庆的敌人始终在增大。陈玉成、杨辅清因此放弃争取长江上游,退战安庆,但因敌众我寡,四次援救,终于失守。从此安庆为威胁南京的反动大本营。英国侵略者对此要负重要责任,这篇资料正是他们自己的供状。又英国侵略者在这篇报告中说:太平军保护居民,严禁抢掠,从不酗洒、争吵及吸食鸦片烟,这些话出于污蔑太平天国革命的侵略分子的口里,可见太平军的军纪严正是十分可信的。为了使我们了解英国侵略者是怎样破坏太平天国革命的,现将其译出供大家参考。报告原文如下:  相似文献   

9.
贵刊1988年第8期刊登了董岩同志《租界、租借地、北京使馆区、铁路附属地、自开商埠和外国驻军营地》一文。该文对“租界”进行了解释,但有些内容还需补充。“专管租界”并非“28处”董文认为“专管租界”有“28处”。这值得商榷。董文中在计算汉口外国租界时,列举了汉口德租界、汉口俄租界和汉口英租界,认为汉口外国租界只有这三处。其实汉口还有法租界和日租界(参考拙作:《汉口英租界究竟何时设立?》。见《春秋》1987年第2期)。关于汉口法租界和汉口日租界条约,从1920年出版的《夏口县志》(四)《交涉志》里可查到。法租界立于光绪二十二年即1896年,日租界立于光绪二十四年即1898年。汉口法租  相似文献   

10.
曾惇知黄州     
曾惇知黄州的时间为绍兴十年庚申(1140)秋月,尽管曾惇在四年的黄州太守任上,重视人文,景仰前贤,修复名贤胜迹不遗余力,但黄州人在记述黄州的历史人文时大多回避他的这一政绩。黄州人之所以不愿意提及曾惇,皆是以曾惇在黄州太守任上献诗谄媚令人切齿痛恨的秦桧,玷污了黄州的声名。  相似文献   

11.
宋元丰三年(公元1080年)二月初一,苏东坡背了个“检校水部员外郎充黄州团练副使”的空头衔来到了黄州,住在城东南的定惠院里,过着孤独寂寞的“罪人”生活。自此以后,“平生亲友,无一字见及,有书与之亦不答”(《苏轼文集·答李端叔书》)。然而,黄州士民,尤其是潘革的一家,却与他交往密切,情好日深,使他在  相似文献   

12.
元丰二年(1079),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此次贬谪,是苏轼仕途和人生的低谷,却也成了他文学创作的高峰。黄州5年间他写下了许多彪炳千秋的作品,其中"黄州三绝"更是苏轼黄州时期思想嬗变、情感变迁的见证。本文拟从此出发,探究其谪居黄州时期的心路历程和思想情怀。  相似文献   

13.
宛希俨,湖北省黄梅县人。“一九二三年在东南大学读书时加入中国共产党,是我党早期的优秀党员,杰出的宣传家和社会活动家,是‘五卅’前后南京学生运动和工人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①1925年冬,党调他到武汉工作,任《楚光日报》主笔。大革命时期,任中共中央军委机要处主任秘书、国民党汉口特别市党部执行委员兼宣传部长、湖北省警卫团指导员、武汉新闻记者协会负责人和汉口《民国日报》总编辑(1926年10月至1927年4月)。汉口《民国日报》社经理为董必武同志。社址汉口歆生路,现在江汉路忠信二里4号。编辑  相似文献   

14.
黄玉峰 《当代学生》2011,(12):32-33
主诗人龙吟:苏轼自号"东坡"始自何时?原因何在?读罢黄玉峰老师的这一讲你便会茅塞顿开——元丰三年(1080年)五月,继苏轼父子之后,其余家眷抵达黄州。苏轼把他们安置在江边的临皋亭。老朋友马正卿见苏轼手头拮据,代他向官方申请了一块地,有五十多亩。这块地在苏轼  相似文献   

15.
<正>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苏轼47岁,这一年是他贬谪黄州后的第三个年头。是年三月七日,苏轼去黄州东南三十里沙湖(亦称螺蛳店)看田,因生活所迫,他想买几亩水田,有朋友作介,这次他是前去看看是否能买。途中遇雨,一行人都被淋湿,苏轼触景生情写了一首词。  相似文献   

16.
武汉市江岸区第二寄宿学校宋敏 四川省眉山市眉山中学高2003级7班沈兰 北京惠东育仁中学高三(4)班哈明嘉 上海市虹口区胡家木桥35弄4号302室周俊吉 武汉江岸区三十中高一(3)班王晶 江苏省谢阳中学高三(10)班陈晓虎 武汉市第六中学高三(10)班衰博 上海市南汇区新场镇金建七组任燕超 南京市白下区三元巷富民坊12号201室张佳伟 汉口铁中高二(18)班辛叶 上海松江区其昌路汇诚花苑16号302室2016(X) 黑龙江省龙江二中高三年级十班阔中伟161100 江苏省盐城市建湖县钟庄中学高三(6)班周亚224741 四川省西充县晋城中学高二(五)班张黎637200 安徽省怀…  相似文献   

17.
北宋伟大的文学家、书画家苏东坡(1036-1101),名轼,字子瞻。宋哲宗时曾任翰林学士,他为人正直,为官清廉,学识渊博,才情卓绝,热心接近人民。46岁时,被贬到湖北黄州,在一片名叫"东坡"的营地废墟筑室自居,躬耕自食。也由此自号"东坡居士"。62岁那年,他从广东惠州再次被贬到南海儋州三年后遇赦北归,一往一返,两次路经广西东部的南北流江一线,合计有四个月时光,留下了诸多诗文轶事,是广西桂东难得的一笔巨大文化财富。  相似文献   

18.
任何祖先、民族、文化、文明的兴起,自然社会万事万物的诞生,自有其发祥地。东坡躬耕地在黄州,东坡居士自号于黄州,东坡文化始铸于黄州,东坡文化的发祥地自然就是黄州。有当事人苏东坡和历代权威学者的文字记录为证,勿庸置疑,无人可以否定。  相似文献   

19.
黄州城经南宋两次全面维修之后主城、子城已合一,但都无北门而只有三个城门,经对三个城门(特别是东门)及其称谓的来历与演变作详尽考证,认为黄州迁治不晚于唐太和时期,由旧州城直接迁到邾城东南十里、南朝陈时才废的东晋西阳郡治上,并未迁入邾城。对与黄州故城关系密切的八字山亦作了初歩探讨。  相似文献   

20.
宋荦(1634-1713)字牧仲,号漫堂,又号西陂,别自署绵津山人、沧浪寓公、西陂放鸭翁、西陂居士等.河南商丘人.年十四,应诏以大臣子入侍卫.康熙三年,授黄州通判,历官江西、江宁巡抚,以吏部尚书致仕.康熙五十二年卒,年八十.荦能诗文,工书画,精鉴赏,尤以诗享盛誉于清初文坛,一时文士多与之交游.故对其生平、创作事迹的梳理,有助于其他相关研究的展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