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上海教育》2011,(3):66-66
参加历史名师培养基地学习的学员都是优秀教师,如何培养这些优秀教师?基地的做法是:诊断明确目标,凸现实践培养,坚持分类提高。反思诊断,明确目标,强调培养的针对性。基地指导学员从教学和科研等方面进行自我反思诊断,填好《学员教学自我诊断表》,并组织专家分析学员的自我诊断,指导学员填写《学员自我发展总  相似文献   

2.
参加上海市普教系统历史名师培养基地学习的学员都是经过选拔的优秀教师,是上海市普教系统历史名师后备人选。如何培养这些优秀教师,使他们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这是名师培养基地主持人工作的重点。从2008年11月开班至今,我的基本做法是:明确目标,立足课堂,分类培养。  相似文献   

3.
杭州市第二轮名师工程初中数学实践基地以整体提升学员的教学实践能力为目标,通过导师的专业引领、团队的实践反思和教学辩护,典型课例的实战研究,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研究能力,提高课堂教学研究能力。一、成长反思:整体规划五年培养方案1.高姿态明确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相似文献   

4.
正杭州市第二轮名师工程初中数学实践基地,以整体提升学员的教学实践能力为目标,通过导师的专业引领、团队的实践反思和教学引领、典型课例的实战研究,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研究能力。一、成长反思:整体规划五年培养方案1.高姿态明确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循人  相似文献   

5.
通过简单介绍元认知理论及其与学生学习的关系,阐述了在生物教学中使学生认识生物学科的知识结构特点,了解学习生物学的认知方法,明确学习任务和学习目标,同时了解自己,反思自己,渗透生物学科元认知知识,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指导学生自问、督促学生预习、进行知识回顾、自我反思、检查和评价等,有效指导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元认知能力。  相似文献   

6.
上海市普教系统的绝大多数名师基地都有强烈的学科针对性,而由刘定一主持的上海市跨学科名师培养基地却反其道而行之。其实,跨学科名师培养基地并非为进行跨学科教学的。学员设置的,丽是以跨学科手段为各学科的优秀教师提供专业发展平台。学科教师专业发展到一定阶段,需要的专业素养呈现在各专业之上,  相似文献   

7.
一、背景与现状 1.背景 《数学课程标准》在总体评价目标中提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学生要能“初步形成反思意识”,“形成实事求是的态度以及进行质疑和独立思考的习惯”。也就是强调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学会学数学,形成自我反思的意识。  相似文献   

8.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学员自我锻炼能力的培养.加强学员自我锻炼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是现代体育教育发展和社会的要求,是现代体育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就如何培养学员自我锻炼能力等方面,作了较为详细的讨论.  相似文献   

9.
一、教学反思的内容 1.反思教学行为是否达到教学目标 新课标要求我们必须首先明确地制定每节课(或活动)的教学目标,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三个维度”,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识与能力的教学是显性的教学,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和教育是蕴涵在内、潜移默化的隐性教学。  相似文献   

10.
数学课堂教学目标设计是数学课堂教学系统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要让高师学生能够有效地进行数学课堂教学设计,必须培养他们教学目标设计的能力。具体策略包括:让高师生明确数学课堂教学目标设计中的行为主体,设计的依据、设计的要求;指导他们钻研教材,进行目标设计尝试,反思改选。  相似文献   

11.
数学课堂教学目标设计是数学课堂教学系统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要让高师学生能够有效地进行数学课堂教学设计。必须培养他们教学目标设计的能力。具体策略:让高师生明确数学课堂教学目标设计中的行为主体,设计的依据、设计的要求;指导他们钻研教材,进行目标设计尝试,反思改进。  相似文献   

12.
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目标追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专业发展既是一个内涵不断发展的概念,也是教师不断自我追求、自我实践、自我反思与自我提升的过程,其最终目标是使教师成为一名优秀教师。与中小学教师相比,高校教师专业发展应有更高目标追求,即使教师成为高深知识的研究者、高尚师德的追求者、高超教艺的创造者与高度自主的实践者。  相似文献   

13.
基地围绕三个专:专家引领,探索符合实际需要的理论学习;专题研讨,探索提高学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训方式;专项定位,引导学员做好自我定位和发展规划。专家有效互动:咨询式培训的策略。基地在诊断学员个体基本素养特点、学员所在园的办园特色与成效基本情况后,根据现代咨询式培训理论来指导培训实践,在开展培训培养过程  相似文献   

14.
《今日教育》2011,(3):16-17
【核心提示】开展影子研修是2010“国培计划”中西部项目的一大创新。影子研修是促进参训学员将理论学习成果转化为实践能力的重要形式.是学员领悟一线优秀教师教育智慧、提高指导能力的有效途径。各参培教师通过零距离接触本学科优秀教师,跟随他们在基地校实践备课、上课、批改作业等各环节,提升转化为理论成果为教学行动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5.
针对新课改下数学的教学现状,如何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习惯和能力?笔者认为,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必须要求明确,措施具体、精细,才能行之有效.(1)指导学生记课堂笔记;(2)指导学生在学习的主要环节反思;(3)把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做持久.  相似文献   

16.
“反思性教学”即教师对教师“教”、对学生“学”的反思,是指教师以教学目的的制定、教学内容和方法的选择、教学过程的安排、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学生学习效果为反思对象,进行主动探究,寻找和解决存在的问题,从而形成良好的反思习惯和反思能力,提高自我监控能力,加强对教学过程和效果的监控,调动教学自主性和主动性,提高教学实效的一种教学方法。“反思性教学”是在《音乐课程标准》指导下实施的,它以教师和学生的“思”为核心,以全体学生“学会”、“会学”为目的,教师通过反思来调整教学,学生通过反思…  相似文献   

17.
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一个优秀教师的成长过程中离不开这一重要环节。教学反思的内容可以是教师自己得意之处、失误之处,还可以是学生的见解、问题和建议。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培养自己勤于反思的好习惯。反思记录要及时、精要、提炼,形式可以多样化。  相似文献   

18.
《上海教育》2007,(6A):23-23
如何针对每位学员特点和特殊需求进行有效培养,让学员在自我成长的同时带动所在幼儿园教师和幼儿园共同成长,是名校长培养能否收到实效的关键。为注重实际(学员个人实际、幼儿园实际、区域实际),基地主持人郭宗莉采取了多种方式。  相似文献   

19.
应晓霞 《吉林教育》2008,(16):56-57
一、培养学生反思学习能力的必要性反思是对自己的思维过程、思维结果进行再认识的检验过程。所谓反思性学习,就是以元认知理论为指导,是学生对学习目标、过程、方法与结果不断地自我监控、自我评价、自我改进的学习行为。课程学习策略目标(八级)明确规定学生须掌握的调控策略:根据学习进展情况,调整学习计划和目标;了  相似文献   

20.
日本政府始终把"提高中小学教师水平"作为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特别是高度重视全科型小学教师的培养。广岛大学是日本培养小学教师久负盛名的大学,其大学本科阶段小学教师的培养具有开设与小学相对应的全学科指导课程、合理的指导教师配置、完善的指导体制,以及充实的实践性课程等特点,确保能够培养出胜任小学全科教学的优秀教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