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上海教育》2011,(15):47-48
针对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内容及基层学校的应用需求,卢湾开发了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系统,该系统能够稳定运行在卢湾的教育城域网和校园网上,所有中小学校都可以通过该系统开展综合素质评价工作。  相似文献   

2.
上海市卢湾区于2009年5月启动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试运行工作,确定了向明中学、卢湾高级中学、卢湾区教育学院附属中山学校、卢湾区第一中心小学等区内14所中小学为试点学校。2010年11月,卢湾区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系统二期开发完成,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在全区各中小学、  相似文献   

3.
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日益成为高中教育和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焦点问题。经过近十年的探索,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取得了一些初步成效,但实践领域尚存在内涵认识不一、重结果轻过程、等级评价过程与结果问题突出、评价工作集中突击、评价结果未能在高校中有效使用等问题。综合素质评价应是基础教育评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为根本目的,以更加关注学生成长与发展的过程为评价重心;它着眼于发现学生的优势、特长,注重发挥成长记录、自我描述以及评语等定性方法的作用;它强调评价工作的常态化、规范化实施。  相似文献   

4.
黄炎 《天津教育》2008,(4):14-15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精神,建立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的评价体系,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天津市教委出台了《天津市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这是继本市出台《天津市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后的又一个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重要配套文件。实施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旨在改变以升学考试分数简单相加作为唯一录取标准的做法,引导学校关注学生全面发展,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5.
正在"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背景下,各省市都在高度关注综合素质评价如何为中招服务。然而,作为教育工作者以及一线的班主任和教师,在关注综合素质评价为中招服务即总结性评价的同时,更应当关注形成性评价对学生的教育意义。初中是基础教育的中间环节,它处于承下启上的重要地位,初中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水平,不仅关系到基础教育的整体质量,更重要的是它关系到能否把学生培养成适应当今社会需要公民的重大问题。北京的实践说明,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电子平台是推进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有效举措,对于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促进师生教育观念转变、  相似文献   

6.
随着新一轮高考改革的不断深入,“两依据一参考”的多元录取机制,使得综合素质评价受到社会各方的关注和重视。当前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从实施效果来看,可谓喜忧参半。一方面,这项政策的实施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及推动教育的深层次改革等确实具有积极作用;但是另一方面,其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困难与问题,如果这些问题处理不好,将影响高中综合素质评价改革的进程和效果。为此本案例以庆云一中为例,从高中生个性特点和发展需求出发,具体分析当前综合素质评价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使综合素质评价在学生发展过程中真正发挥指导和激励作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7.
项纯 《考试研究》2012,(1):79-85
综合素质评价是新课程评价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评价改革的创新和亮点,然而如何防止流于形式的评价,特别是在其与高利害选拔性考试挂钩后,如何提升其信度、效度以及公平性,已成为综合素质评价改革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重新审视综合素质评价的特点,及其实施的宗旨与目的是进一步推进综合素质评价改革的方向标,通过综合素质评价促进学校教育教学方式的变革,最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评价改革的根本。  相似文献   

8.
王倩  郑青 《现代企业教育》2014,(22):120-121
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是学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旨在加强素质教育效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对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起到检测和反馈的作用。目前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考评体系的建立和实践存在不少问题。本文欲以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的构建为例探索高职学生综合素质考评体系的构建思路与实践。  相似文献   

9.
近二十年来,我国学者对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主要涉及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内涵、方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等,对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但发现在已有研究中对综合素质的概念界定模糊,研究视角有待拓展,研究方法比较单一,未来要加强对综合素质评价基本理论的研究,丰富研究方法,更加注重评价工具的开发,加强对国外研究的关注。  相似文献   

10.
全面实施综合素质评价,有利于促进学生认识自我、规划人生,积极主动地发展。我国政府先后颁发了一系列相关政策文件,分析、对比文件中对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要求,可以了解国家对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要求的演变历程。针对目前学校、教师、学生在实施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面呈现的问题,从政策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提出深入落实新课程方案,倡导积极推进综合素质评价改革,实现以评价促全面育人、以评价促学生发展的目标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新课程背景下的教育改革,要求对学生综合素质进行评价,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评价关键在于确定评价内容及原则。培英中学对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不断实践探索,取得了一些成绩。  相似文献   

12.
评价制度在新课程改革中起着导向和质量监控的重要作用 ,发展性评价立足于新课程标准 ,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 ,通过实施全新的质量检测标准 ,开展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课堂评价 ,建立引导学生自主发展的记录袋 ,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3.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提出之后,评价的问题是人们关注的重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面临着可不可评、评什么和怎么评等一系列问题。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评价与学校正在开展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关系也引起了讨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在概念、内容和目的上存在异同。学校进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实践经验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评价提供了启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评价在评价目的上要明确评价的价值追求,落脚于学生的实际获得;在评价的主体上,选择合适的评价主体,形成评价育人合力;在评价的方式上,以理清思维方式为起点,以科学的证据为依据,以学校的课程和教学为载体。  相似文献   

14.
根据当前教育改革发展的趋势和要求,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是未来教育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着眼于促进中小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注重发挥过程性评价对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引导、督促和教育作用,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践可以从回顾展望、以评促育、纳入常规、搭建平台、沟通协商、及时有效等六个方面展开。  相似文献   

15.
学生素质综合评价改革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综合能力和学习过程的评价,全面真实地反映出学生能力的结构、发展的过程及倾向,并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教师素质的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综合评价分为基础性素质评价和发展性因素评价。  相似文献   

16.
面对深入推进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阻碍性因素,重庆市北碚区着力完善评价保障系统,周延评价内容系统,优化评价操作系统,初步建立了连贯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本文简要介绍了重庆市北碚区构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的主要策略,并对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研究的未来发展作出思考。  相似文献   

17.
根据当前教育改革发展的趋势和要求,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是未来教育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着眼于促进中小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注重发挥过程性评价对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引导、督促和教育作用,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践可以从回顾展望、以评促育、纳入常规、搭建平台、沟通协商、及时有效等六个方面展开。  相似文献   

18.
构建高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开展高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的意义构建科学的评价体系,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公正合理的评价,对实现高校培养目标,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导向作用。综合评价体系事实上是引导学生行为的“指挥棒”。科学合理的评价工作可以引导学生自觉主动地提高自身素质,鼓励学生发扬优点,克服缺点,促进学生不断地自我完善。有了一个明确的、公认的标准,学生就可以变被动为主动,自觉地将培养目标内化为自身的标准和目标,引导学生不断地自我发展和完善。2.沟通作用。学校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评价所作的结论,是家长、社会和…  相似文献   

19.
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自实施以来,在学生整体素质的提升、教师教书思想的转变和育人观念的发展及学生管理手段创新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评价方案可操作性和评价结果客观性问题,造成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应用不广,与教育部门提出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针对现有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提出了进一步充实和完善评价内容、评价方案及评价机制,以促进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的评价内容全面、评价标准操作方便及评价结果公正、合理。  相似文献   

20.
义务教育是立足于人的生命整体,为个体一生的发展奠定基础的教育,是促进学生多方面潜能发展的教育,是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教育。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是立足于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旨在促进学生全面、有个性和可持续的发展的评价模式。一、构建九年义务教育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的目的1.依据教育目的的要求,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