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时下,有人把教师在教育中的主导作用理解为当“导演”,对此笔者不敢苟同。尽管“导演”也有引导的含义,但其目的是根据已经设计好的剧情,引导演员放弃“自我”而去适应角色,演员表演得越好往往越没有了自我。教师教育的目的则恰恰相反,是根据现实生活,学生身心特点,引导学生充分自由发展自我,而不是让学生放弃自我去“演”设计好的角色。教师的“导”是一种点拨,一种启迪,甚至是一种暗示,一个眼神。   现实生活不是演戏,教师要在现实生活这个大舞台中为学生充分自由发展导航,必须要做个好观众而不是好导演。一个好的观众,…  相似文献   

2.
罗崇杰 《教师》2008,(5):49-50
调查学生欢迎什么类型的教师,然后根据调查结果,促使教师进行自我反思,从而改进自己的教学态度和行为;这是一种“调查一反思”的教育模式,是一种提高教师素质的有效方法。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反思”是人的重要智能之一;因而,真正有效的体验是自我反思。教育建模理论告诉我们:教育建模是提高教师水平的重要途径;并且,真正有效的建构是自主建构。  相似文献   

3.
董宗仁 《云南教育》2005,(26):48-48
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的自我反思,是教师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手段,尤其是新课程理念下,教师的自我反思已成为教育教学的一个基本环节和教师的一种素质。教师进行自我反思的内容、途径、方法是很多的,只有抓住重点进行,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出彩”和“砸锅”两种课就是教师自我反思应抓住的两个重点。  相似文献   

4.
金滨 《教书育人》2002,(10):34-35
素质教育是一种以“素质”培养“素质”、以“灵魂”塑造“灵魂”的工作,教师素质在素质教育中有其特殊的地位。高校教师必须主动自觉的进行自我素质优化,使自己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学生未来的设计者、学生智力的开发者,成为学生的向导、顾问、教练与桥梁,而不再仅仅是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的简单工具,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一、全面素质教育对教师素质的要求素质教育是一种开放性的,对人的整体的教育,是一种人生观、审美观和价值观的“全面素质教育”。这就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素质教育的环境中,教师…  相似文献   

5.
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成为研究”,即“研究型教师”。“研究型教师”能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系统的自我反思,能借助专业研究人员的经验和教育理论,并通过课程的实验、研究而实现专业上的自我发展。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和专业引领是培养研究性教师和窖施校本教研的良好途径。  相似文献   

6.
最近,笔者有幸多次参加新课程的通识培训,经常听到两种议论:一种是,培训到教师时,教师会说你最好是先培训我们的校长;培训到校长时,校长会说你最好先培训我们的局长;培训到局长时,局长则说,课程改革的关键在教师,你最好培训我们的教师。另一种是,当培训教师时,教师会说高考不改革,培训我们没用;当培训校长时,校长会说高考不改革,培训我们没用;当培训教育局长时,局长会说,高考不改革,培训我们没用。笔者一直在思考这两种“高论”:为什么会有如此多的人认为课程改革与“自我”无关而只与“他人”有关?实际上,这是一种…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可能自我”为理论视角,运用自我研究法探究一名大学英语教师实践性知识构建特征以及自我认知对构建过程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1)该教师实践性知识的构建呈现内容上的阶段性侧重和路径上的合作学习倾向;2)缩减“希望成为的自我”和现实自我的差距并远离“害怕成为的自我”是教师构建实践性知识的动机,教师在各阶段为弥合现有实践性知识与“希望成为的教师”所需知识之间的差异而进行的实践是其知识构建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8.
在今天,当“革命”这个词语,似乎已被人们所淡忘、所远离,甚至要与它“告别”的时候,王烨博士却仍然那么专注于对已经成为历史的“革命小说”的研究,这种学术行动看似“不识时务”,但无疑却是值得敬佩的。对一个学者来说,探索的动机不为时尚所左右,无论何时都保持一种独立精神,一种科学态度,这比什么都重要。  相似文献   

9.
“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永远是语文老师的“两大革命”。我阅读了管建刚老师的《我的作文教学主张》,获益匪浅。管建刚老师认为由学生兴趣构筑的动力系统能不断激发学生的内驱力。当习作成为学生自我情感表达、倾吐的需要时,就成为学生的自觉行为了。  相似文献   

10.
个人知识管理的实质是使教师通过对个人实践性知识的积累、交流、分享和创新,成为一名专业成长的“反思型实践者”和“自我引导学习者”。个人知识管理的意识和能力不仅彰显了对我国教师教育改革中“实践知识”和“专业自律”等观念的关切,更契合了我国教师教育课程改革所确立的基于经验反思的“反思性实践者”的理想教师的形象诉求。个人知识管理是教师专业成长自我省察的表征.而反思性实践则是促使教师专业觉醒的一种有效的知识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11.
反思的本质是一种理解与实践之间的对话,是两之间相互沟通的桥梁,又是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心灵上的沟通。自我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教学反思的形式之一是课前分析。这种反思具有前瞻性,能使教学成为一种自觉的实践行为,能有效提高教师的教学预测和分析能力。我们先来看一个“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第一课时)”的案例。  相似文献   

12.
1926年,Bukingham在他的《教师的研究》(Research for Teacher)一书中阐释了这样的观点.“教师拥有研究的机会,如果他们抓住这种机会,不仅能有力而迅速地发展教学技术,而且将赋予教师的个人工作以生命和尊严。”于是“教师成为研究”便成为一种理想。时至今日,这一理想已成为基础教育领域教师教育改革的一个具有国际影响的运动,是教师职业专业化发展的重要趋势。强调幼儿教师也应  相似文献   

13.
曹海永 《青年教师》2004,(12):27-28
中小学教师的可持续发展正是中小学教师主体自我选择的结果,而自我选择的最高境界应该是自觉超越。自觉超越,理应成为中小学教师可持续发展的“第一推动力”。自觉超越就意味着教师自身要不断地更新自我、突破自我、完善自我,在可持续发展中实现主体生命价值的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14.
笔者亲眼见到过因为教学参考书没有及时下发,有的教师没法“备课”而不能上课的现象;平日里,把“照抄照搬”教学参考当成是备课的人更是屡见不鲜,所以我们应该大力的倡导教师找回备课中的“自我”。  相似文献   

15.
启事     
何云峰 《中国德育》2006,1(7):94-94
美国教育专家曾做过一个调查,在影响课堂环境因素的测试中,学生的情绪安全感排在第一位,接下来才是趣味性(生动而贴近学生的课程内容)、自信心(感到有竞争力)、归属感(相互联系的感觉)、权力(自我调控、自我接纳)和自由(抉择权、自治权)。由此,笔者曾有过一个设想,新课程背景下如果教师试着把课堂视为“学术家庭”,采用一种家庭式规范,把课堂当作家,把学生当作家中的成员,那么教师会以什么方式来同学生讲话,又会怎样对待学生呢?“家”给人一种温暖、亲切、可靠、安全、信任、依恋的感受。“家”提供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一个生活的场所,更应该是一种内在的心理感受和情感体验。  相似文献   

16.
《语文课程标准》关于写作的总目标是:“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写作是人类运用语言文字表达自我、抒发情感的一种内在需要,是对自我、对生活、对世界的一种碰触、认知和对话,它应该成为每个学生的一种自发自觉的行为。然而,在实际生活中,写作文一向是学生头疼的事情,而作文教学也一直是教师们的老大难。  相似文献   

17.
当代教学改革的主题是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突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研究能力的培养。它是对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的一场“革命”。然而在这场“革命”中,往往由于教师的轻易“退位”,学生一时缺少“自主”能力,而引起教学秩序的“动荡”,一些课堂教学改革搞得“轰轰烈烈”,而最终又回复到原来的模式。究其原因,一方面,传统教学模式对学生的影响根深蒂固,学生长期形成一种依赖教师的习惯;另一方面,教师长期习惯于包办式的教学,教学模式的改革往往只是追随一时的热点,顾此失彼,没能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进行全面系统的培养,造成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力不从心。  相似文献   

18.
要想成为好教师,就应不断自我反思。正如《批判反思型教师ABC》(美Stephen D.Brookfid,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一书第二章“成为批判反思型教师”中引用理查特(Richert)所说的话:“当教师们谈论自己的工作、‘识别’自己的经验时,他们就会了解自己已经知道的和信以为真的事情,了解原来所不知道的东西。[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习近平多次强调跳出“历史周期率”的极端重要性,并作出重大理论创新,提出坚持自我革命是党跳出“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新时代自我革命成为跳出“历史周期率”第二个答案有着深刻的逻辑缘由。历史逻辑上,坚持自我革命是党百年奋斗中跳出“历史周期率”的动力支撑;理论逻辑上,习近平关于自我革命重要论述是跳出“历史周期率”的思想指导;现实逻辑上,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取得的历史性成就确证自我革命是跳出“历史周期率”的根本所在。坚持自我革命内蕴党实现初心使命的不懈追求、彰显全面从严治党的坚定决心、增强党克服一切风险挑战的能力。新时代以自我革命跳出“历史周期率”,要求巩固自我革命的执政基础、做好自我革命的风险防范、夯实自我革命的精神支撑、推动自我革命的制度构建,从而保证党的自我革命稳步推进。  相似文献   

20.
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于基础教育来说可谓是一场深刻的革命。新课程改革无论是对学生的学习方式,还是对教师的教学方式都提出了新要求,特别是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地位将作重新的调整,这不是取决于教师个人的选择,而是一种教育情境所定,一种教学发展的趋势。小学语文教师长期受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在教学活动中总是把自己置于“主体性”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