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文章借鉴首要教学原理和四元教学设计,将教学方案潜在教学效能水平分为五种情况,结合《组团计调操作》课程"往返交通安排"教学单元的不同教学方案,介绍了各种情况的特征,进行了潜在教学效能水平的比较。  相似文献   

2.
中学英语新课改注重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以及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这对英语教师的教学策略设计能力提出了挑战。该研究在昆明城郊一所中学高一年级进行了为期一学期的教学研究,研究表明,建构主义教学策略的运用改变了实验教师的教学策略和促进了教学效能感,数据统计结果和对学生的访谈也表明了实验班班的学生学习效能感高于对照班。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语境中,学业负担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化约为学业负担过重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说,探讨学业负担问题实质上就是要回答如何减轻学生学业负担的问题,就是要探讨影响学业负担问题的深层原因并寻求解决的对策。对学生而言,其学业行为的主阵地是学校.而影响学业行为的主体是教师和学生个体。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我们应该将视角聚焦于学校场域之...  相似文献   

4.
英语作为一种交流的工具被广泛应用于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中,在英语的应用中以口语形式居多,并且变得越来越重要。因此,作为英语学习者,应该努力提高自身的口语表达能力,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在中学的英语教学活动中,教师更应该注重对学生英语口语水平的培养。  相似文献   

5.
成人教学的实践表明,自我效能感是影响成人学习的重要心理因素,个体自我效能感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成人学习者的学业成就。本文在分析影响个体自我效能感的因素和利用教学提升成人自我效能感的必要性的基础上,从教师和学生的角度,探讨如何在成人教学中提升成人学习者的自我效能感。  相似文献   

6.
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与高校行政效能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与高校行政效能建设对高校发展至关重要.从加强思想引导、完善制度建设、提高队伍素质等三个方面讨论高校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工作与行政效能建设的相互促进.  相似文献   

7.
培养教学效能感,提高体育教师教学水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体育教师的教学效能感不强,会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唤醒体育教师的自我意识,加强教学效能感的培养、全面提高教师素质,是实现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8.
面对小学生习作中出现的种种困难,作为语文教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是要鼓励学生多读经典,从中寻找契合自己写作的共鸣点;二是要鼓励学生多写下水文,从中寻找能够提升自己习作质量的关键素材;三是要鼓励学生多修改,要不断读自己的作文、修改自己的作文,从而提升自己的习作质量。  相似文献   

9.
凡事都要讲究方法和策略,学习更是如此.对于任何一门学科而言,正确的方法策略都是必须的,恰当的学习策略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应该在高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积极探索,并且引导学生掌握恰当的学习方法策略,提高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10.
学困生是小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其自我效能感低是一个现实的问题。让学生感受师爱,产生积极的情绪情感体验;帮助学生设定合理的学习目标,及时反馈学习效果;给学生创造成功体验的机会;帮助学生形成积极归因,从以上四个方面,对如何增强学困生自我效能感的教育教学策略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传统的系统化教学设计模型其实并不能真实反映有效的教学设计实践之本质,作为一种非良构性问题解决的教学设计,其原则化特征正日益被人们所认识。研究试图表明,潜在于各种教学设计实践背后的共通基础其实是两类教学设计原则——教学设计的设计原则和教学设计的教学原则。教学设计的设计原则是从设计的视角对专家设计者的有效设计实践的一种原则性的概括与提炼,它可以从设计问题、解决方法和设计过程三个方面来高度凝炼出有效设计的基本准则。教学设计的教学原则则是从教学的视角对教学设计专家的潜在的教学原则进行总结。梅里尔的教学首要原则是目前在这个方面的最成熟、最具影响力的研究成果。在国内外普遍重视教学有效性、关注教育质量的整体背景下,一方面我们应认识到教学设计原则的研究是颇具价值与深度的主题,另一方面我们也应看到,尽管教学设计原则是有效教学设计实践的必要条件,但从前者到后者的非充分性关系则显示,从教学设计新手成长为教学设计专家,仍是任重道远、颇为不易的过程,需要各种手段、方法的介入才能加快新手成长的进程。  相似文献   

12.
论教学研究中的教学行为分析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教学行为”这一概念工具去研究和分析教学现象,既符合马克思主义宏观理论的精神,又能如实地反映教学在中观、微观上存在的基本状态。教学行为本身是一个包含多种互动要素的系统,而且具有层级性结构。教学行为分析就是运用行为理论和教学原理对其构成要素及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即要素论分析,同时对其实现单位及各个实现单位之间的内部转化关系进行分析,即过程论分析,从而进一步探明教学行为在学生发展中的独特规律。教学行为分析的主要方法有课堂观察法、课堂语言行为互动分析法和人种志方法。进行教学行为分析有三个方面的原因:教学论学科建设的需要,教学设计的需要和转化教学观念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一般教学系统及现行实验教学系统分析,讨论了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系统,以理顺实验教学系统各个要素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蝴蝶效应"教学策略的设计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蝴蝶效应”是非线性科学混沌理论之一,教师在局部混沌,总体方向明确的思想指导下,对其教学中所需要的“蝴蝶效应”进行收敛,使“蝴蝶效应”服务于教学。“蝴蝶效应”教学策略设计程序结构的教学过程的关键是初始条件载体的程序范例的合理选择。  相似文献   

15.
儿童的个别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传统的以智力测验为基础的智力观较为狭窄,既不利于照顾儿童个别差异的课堂教学的实现,也不利于教育普及和教育机会均等的实现。多元智能理论以其不同于传统智能理论的观点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提供了理论支持。本文试将多元智能理论与教育技术学中有关教学设计的理论相结合,将多元智能理论引入到课堂教学设计之中,探讨多元智能课堂教学设计的过程,并尝试按照该过程设计出具体实例。它面向的是全纳教育的理想课堂,因而不仅是适用于普校的课堂教学,对于那些有随班就读学生的课堂也是同样适用的。  相似文献   

16.
从教学过程内容和形式的统一性看,教学策略和方法属于教学过程形式上的构成要素,解决怎样教学更好的问题.抓住语文教学过程的主要因素,可以为朗读教学建构若干教学策略;从朗读教学过程的核心环节入手,可以为朗读教学提供一般性的方法.朗读教学和默读、浏览、讲读甚至作文教学过程交织、伴随在一起,以朗读教学带动整个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17.
本文概要介绍了J.Michael Spector,M.David Merrill,Jeroen van Merrienboer&Marcy P.Driscoll主编的Handbook of Research on Educational Communication and Technology(Third edition)[《教育传播与技术研究手册(第三版)》,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2008年出版1第二部分“策略篇”的主要内容。全文分为三个部分:教育传播与技术视角下学的理论、教育传播与技术视角下教的模型,以及教育传播与技术视角下教学设计原则。在学的理论部分,重点回顾了与技术支持有关的学习心理学观点和生成性学习理论;在教的模型部分,概述了九类当前流行的对教学改革产生重大影响的真实性教学模式,并介绍了技术支持探究教学的四类着眼点;在教学设计原则部分,则介绍了首要教学设计原则和有关知识呈现、教学反馈的处方性原则。  相似文献   

18.
教学原则演绎体系的构建框架及实现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学原则的演绎体系框架应以辩证逻辑的思维方法,从教学过程矛盾运行的规律中去推导,在这个框架指导下,探讨它的实现途径-进行具体的教学设计和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提出教学原则演绎体系进一步具体化和操作化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9.
探索教学心理规律开展心理素质教育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教学心理学是一门正在形成中的新兴学科。跟踪学科研究前沿,注重理论创新是构建教学心理学学科体系的客观要求;探索教学心理规律,进行课堂教学心理的实验研究,促进了教学心理学学科理论的发展;开展心理素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把心理学理论研究与素质教育的实践探索紧密结合起来,拓展了教学心理学的研究范畴,增强了教学心理学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Our goal in this article is to present a broad perspective on the state of strategy research and to consider, in brief, the prospects for strategy research in the future. We first draw on the literature in an effort to delineate the attributes of strategies and to consider several dimensions of strategies that dot the research landscape. Next, we distinguish strategic performance from skillful behavior. With this definitional framework in place, we survey changes that might be evidenced in learners' strategic processing over time, as a consequence of knowledge and motivation, as well as other personal factors. Additionally, we explore aspects of the task and the context that serve as change agents in strategy development, including domain, time, and instructional support. We conclude with a brief reflection on issues that deserve attention in research and practice in the next decade, to assist strategies instruction in reaching its potential as a part of integrated, validated instructional practic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