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在LVO”句到“把OV在L”句的变换有多种制约因素,变换实现的可能同其中V的功能性质和语义特征、O的语义角色、O同L的语义联系、S和O同L语义联系的异同等密切相关。因此,“在”式和“把”式变换有其具体的条件与范围  相似文献   

2.
"把OV在L"句式是"在LVO"句式的一种变体形式.通过分析"把OV在L"句式在语义上的适用范围、语法上的历史渊源,和选择这一结构的实际语用条件,寻求这种句式变化的根本原因,以期在对外汉语教学方面起到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在“把”字句里,“往”字短语可以在动词的前后出现,构成不同的句式。两句式在句法、语义方面都存在着差异,两句式的变换受诸多因素的制约。  相似文献   

4.
一般认为,“把”字句排斥动态助词“过”,但不管从历时还是共时的角度看,“把OV过”句式都是客观存在的。本文首先描写了“把OV过”句式的特点,然后着重从语义、语用的角度分析了制约该句式出现频率的因素及其成活的条件。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把"字句及其在维语中的对应关系入手,比较系统地阐述"把"字句的用法、运用"把"字句的条件和注意事项以及"把"字句在维语中的对应关系等内容,从而对汉语"把"字句及其维语中对比表达方式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
“是……的”包含两种不同类型的句式,前人已在某些方面对两类句式进行了比较。章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语法、语义、语用三个方面对两类句式进行系统的比较分析,特别是从焦点、语气方面来分析两类句式的不同功能特点。  相似文献   

7.
“把茶端给我喝”和“把粥熬给他喝”两个句子表面形式看似一致,但前者句末的动词性词语不是强制出现,后者句末的动词性词语须强制出现。本文从形式上把这种把字句分化为两类,并对两类句子进行了语义句法分折,指出它们内部主要成分语义特征及句法性质上的不同是造成它们分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9.
表示处所的"到L"与"把"字短语的连用构成三种句式。"到L"的位置不同,"到L"的语义指向也不同,三种句式的结构类型和动词的类也不同。不同位置上的"到L"所受的限制也不同。  相似文献   

10.
“把”字句的研究要从句法结构、语义关系和语用功能三个方面进行。在句法上,介词“把”连同其宾语置于动词前,以避免动词后形成太多短语。在语义上,“把”的典型宾语是受事。在语用上,“把”字句用来承接上文,引出下文。印度尼西亚语中没有类似结构,所以学习汉语的印度尼西亚学生一般避免使用“把”字句,或者使用错误。  相似文献   

11.
在现代汉语中有不少词语在使用时容易产生混淆,比如"偶然"和"偶尔"这一组词语。本文基于北京大学CCL语料库中语料从共时和历时两个角度对"偶然"和"偶尔"进行描写对比分析。在共时方面,从句法、语义和语用三个平面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偶然"和"偶尔"的句法结构基本相同;二者在表示发生时间不确定,发生概率低时可以互换,其余义项中则不可以;二者的句类分布基本相同,连接功能则有区别。在历时方面,对"偶然"和"偶尔"的演变过程进行梳理,结果发现"偶然"出现时间早,"偶尔"最早的意义与"偶然"相同,二者在句中承担的成分基本相同。由于其句法相似且有共同义项,导致这两个词容易混淆。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选取"S在L把OVP"和"S把O在LVP"句式为研究对象,结合"把"字句的语法意义,从人类心理认知过程的角度分析这两种句式语序的形成过程,证明"S在L把OVP""S把O在LVP"的语序是遵循戴浩一的"时间顺序原则"的,都属于"自然语序"。  相似文献   

13.
“我把你这个NP!”是把字句中的一个特殊类型。它没有实义动词V,其构成必须遵守特定的语法条件,主语必须是第一人称单数,“把”的宾语必须是第二人称与表近指指示代词的复指形式;在语义上,它有着较强且虚泛的处置意味;它的语用功能一般表示谴责的行为类型,并且表达重点叠合,有强调作用。  相似文献   

14.
"把"字句是汉语中特有的一种句式,本文吸收借鉴前人研究成果,从语义和语用方面进一步对"把"字句的介词宾语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试论“被”字句的教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分析了“被”字句在语法理论和对外汉语教学实际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总结介绍了语法学界相关的、可以利用的研究成果,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被”字句教学的原则:突出语用,兼顾句法和语义。建议教学分为3个阶段进行:1)从“被”字句的不如意色彩入手;2)介绍中性色彩的“被”字句,突出其语篇功能;3)介绍“被”字句的特殊用法。  相似文献   

16.
动作“在”字句的语义、句法、语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了动作“在”字句的语义特点、句法特点、语用特点以及动作“在”字句中物体的位置和参考位置的关系,并归纳出动作“在”字句在位置系统中所表现出来的句式义。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对1616个宾语为"一+量词+名词"的"把"字句进行分类统计的基础上,从语用、语义、语法三个层面对其进行了考察分析.结果显示:"把+一+量+名词"句式从语用角度来看,主要用于对某一事件,某一人物的行为和某一原理进行描写和叙述. "一+量+名词"作为宾语主要出现在表示位移的"把+宾语+动词+介词短语"和"把+宾语+动词+趋向补语"的句式中."一+量+名词"作为"把"字宾语,当名词与所指对象具有不可分离的从属或连带关系、或所指对象就存在于交际双方所处的环境之中、受话人可以看到或识别出来时,这一格式为"定指";当"一+量+名词"仅仅虚指该成分所代表的事物,这个事物是否存在于特定语境中,发话人也不清楚时,这一格式为"不定指".  相似文献   

18.
探讨“在LVO”句式能够变换成“把OV在L”句式的条件,发现有4个因素制约了这种变换,即“把OV在L”的语义特征——自发态、附着态、致使态、位移态。  相似文献   

19.
熟语包括谚语、成语、歇后语和惯用语,具有语音和谐、结构稳定、语义结合紧密的特点,可谓是语言中的精华。通过对熟语的考察,能够深刻理解一个国家的风俗习惯、思维方式和国民性格。另一方面,数字不仅是单纯的数量概念,而且能够反映一个国家独特的风情文化。从以上角度来看,熟语和数字同属形式简练、内涵丰富的语言表达形式,文章将两者结合,具有较强的研究价值。将主要围绕与数字"三"相关的汉日熟语及其语义内涵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20.
刘师健 《文教资料》2006,(19):148-149
在“把”字句里,表示处所起点的“从L”位于“把”字短语之后时,施事可以和“把”的受事一起发生位移,我们称这类句子为“伴随位移句”;施事也可以不随受事发生位移,称这类句子为“他动位移句”。在这两类句式中,“从L”的语义指向,动词的类型,施事的类别,受事的类别,施事与“从L”表示的处所的包含范围等方面都不尽相同。“从L”制约“把”字句的语义特征和结构类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