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前言每一个体操运动员要想获得优异的运动成绩,都要经过多年的运动训练过程。多年运动训练过程安排好坏、是否符合体操运动员出成绩的年龄规律,决定着运动员未来体操竞技水平的高低,也决定着一个好的运动苗子未来能否成材。要想科学地安排体操运动员多年运动训练过程,首先必须对体操多年运动训练过程的特点有一个科学的认识。鉴于此,本文拟从女子  相似文献   

2.
大运动量训练是提高运动成绩的基础,这是早已被人们所公认了的,然而怎样才能把大运动量训练的效果在重大比赛时得到充分的发挥,表现出最好的成绩,这又取决于赛前的训练安排。当然,影响短跑运动员在重大比赛时创造良好成绩的因素很多,如思想准备情况,身体状况是否良好,体力是否充沛,技术巩固程度,场地器材和气候的好坏等等,都对短跑运动员创造良好成绩有很大的影响,但赛前的训练安排好坏是直接影响短跑运动员在重大比赛时能否创造良好成绩的重要因素。安排在重大比赛前的训练是科学训练中很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在长期系统的大运动量训练后,参加重大比赛前,要十分注意训练量和训练强度安排的合理性。在赛前一至一个半  相似文献   

3.
在竞技游泳运动中,只有在运动员身体处于生物学完全成熟的年龄段,才能表现出他一生中的最好成绩。成年游泳运动员比赛的成败,在相当大程度上取决于选材方法,取决于多年训练方式,还取决于在多年训练各阶段选择的训练手段、方法是否合理,数量是否合适。青少年运动员多年训练的目的是使各项身体素质和机能能力的提高过程处于最佳状态,并使各项运动能力在获得最佳成绩的年龄段达到最高水平。因机体生长、发育生物规律性的特点,决定了多年训练过程应分多个阶段,每一阶段都应有各自的任务。  相似文献   

4.
心理训练虽然不是提高成绩的关键因素,但却是能发挥潜力的重要因素。从理论上分析,心理因素在“扩大运动极限”及提高运动成绩方面有其重要意义。本文归纳了业余田径运动员种种心理表现及针对性进行心理训练所收到的可喜效果,可供业余田径运动员心理训练参考。  相似文献   

5.
运动成绩的取得,是很多因素共同作用的“混合结晶”,但没有一项成绩的取得不与“心理因素”有关。不同的运动项目需要不同的心理因素,其中跳高运动心理素质被认为是与成绩关系最重要的项目之一。因此,平时要加强对运动员的心理训练, 使运动员学会控制调节心理过程。  相似文献   

6.
一、强制训练法是科学训练的有效方法之一在在大运动量训练中,合理采用强制训练法,可使运动员在技能、体能、和心理上都得以提高,可促使运动员在训练中充分挖掘自身的潜力。在某些运动项目中,如田径训练,采用类似强刺激的“强制”法,对迅速提高运动成绩会有明显的帮助。例如:“跑台”训练,当运动员走上跑台后。随着转速增加。跑速也要提高,往往让运动员以极高速度坚持相当长时间,稍有减速就会从高速运转的跑台上摔下来。采用这种训练手段迫使运动员在极限状况下训练,  相似文献   

7.
运动训练必须围绕着提高运动成绩这个中心环节。可是,影响运动成绩的因素是很多的,我们要提高运动员的运动成绩,就必须对影响运动成绩的有关因素进行全面的系统的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制订出科学的训练方案。本文试图利用运动系数法对运动员的运动能力进行综合评定,以求得出一个理想的训练方案。运动系数法就是把影响运动成绩的多个因素化为统一的单因素,以便全面衡量运动员的运动水平,它与全能运动中对多个单项进行评分方法的效果相同,但它比全能评分用途更广。因全能评分只能对已确定了评分标准的项目进行统一评分,然后以分数的多少来评定全能运动员的运动能力。而运动系数法是对不同单项尚无评定标准而又需综合衡量运动员的运动水平的一种方法。运动系数的确定可用极大值法或经验估计法。如七项全能中的百米栏,  相似文献   

8.
叶叙 《精武》2012,(10):25-25,27
少儿田径中的跳远训练过程中,助跑的节奏、助跑加速的方法和起跳运动方式等三个因素主要决定踏跳的准确性。目前很多教练都非常重视每个环节的训练,每个环节适合每个运动员的年龄阶段的训练,把理论运用到实际的训练场上,不仅要求运动员在竞技场上有个出色的成绩,而且还要有个健康的身体和健康的心态,利用目前科学的有效训练方法,在刻苦的训练中让运动员找到乐趣,挖掘每个运动员的潜力、运动天赋、挑战运动员自己的极限,同时还要辅导少儿心灵的健康。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笔者对三个能影响踏跳准确性的因素训练方法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9.
运动技术水平提高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多年训练各阶段中训练负荷的合理安排。未来高水平赛跑运动员的成绩大多依赖于少年时代打下的基础。但是,运动实践表明,运动员“淘汰率”显著增高的阶段首先发生在少年向青年过渡的时期,以后又发生在青年向成年运动员过渡的时期。因此,探索不同年龄组长距离跑运动员年训练周期中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从“训练模式与运动员个体特征;与运动成绩的构成特点;与运动训练实践的特征”三方面关系论述了“模式训练”的不足。认为:“模式训练”不能具体反映实施训练的的运动员的个体特征;不能完全推导运动员的回答性反应;不能全面反映运动成绩构成系统中的各种因素的庞大性;不能准确反映运动成绩构成系统者因素的动态性,不能展现运动成绩提高的多种因素综合体。因而不可能完全把握运动员个性来有效地控制训练;不可能完全把握和处理各种干扰因素来合理地控训练;不可能事先获得未知的第一手材料来正确地控制训练。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从“训练模式与运动员个体特征;与运动成绩的构成特点;与运动训练实践的特征”三方面关系论述了“模式训练”的不足。认为:“模式训练”不能具体反映实施训练的运动员的个体特征;不能完全推导运动员的回答性反应;不能全面反映运动员成绩构成系统中的各种因素的庞大性;不能准确反映运动成绩构成系统诸因素的动态性;不能展现运动成绩提高的多种因素综合体。因而不可能完全把握运动员个性来有效地控制训练;不可能完全把握和处理各种干扰因素来合理的控制训练;不可能事先获得未知的第一手材料来正确地控制训练。  相似文献   

12.
所谓运动训练中的“无效劳动”,是指在训练过程中运动员包括教练员花费了大量时间,消耗了许多体力和精力,收获不大或根本无任何效果的训练。纵观运动训练的全过程,它是一个由直接或间接影响运动技术水平的因素所构成的复杂的多层次系统。运动员、教练员在这个长期的教学活动过程中,要付出极大的体力和精力,运动员本身  相似文献   

13.
训练后放松的意义和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体育教学和训练中,教练员对 运动员负荷和质量都很重视,往往忽视了运动后的放松恢复。如果只片面强调训练,只注重运动强度和运动量,而不采取认真的放松恢复手段,那么运动员就会产生极度疲劳,而严重影响运动成绩的提高。因此一定要重视训练运动后的放松恢复手段,因为运动员体能恢复不好,就会直接影响下次训练课的质量,所以运动后放松恢复和科学训练起到对运动成绩提高的同样效果。  相似文献   

14.
赛前的训练安排对比赛成绩有着极大的影响,它是全年训练中的一个非常重要而关键的环节。训练的根本目的是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创造优异的运动成绩,而运动成绩的提高由许多因素决定,赛前训练就是其中的重要因素之一,它究竟起什么作用,有无规律可循,在赛前训练中应该注意什么问题,本文结合自己多年从事教练工作所取得的经验和教训,对跳远运动员参加重大比赛时前两周的训练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15.
运动员的专项力量训练水平是决定专项动作速度和专项运动技术的关键因素,是决定田径运动员专项运动成绩的首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一、前言运动员要想获得优异的运动成绩,必须经过多年的系统训练。在训练理论中,多年的系统训练过程一般按各时期的目的和任务的不同,可划分为:基础训练阶段,专项提高阶段,最佳竞技阶段和竞技保持阶段。如果按运动成绩的发展过程,对多年运动训练过程进行阶段划分,则可分为:成绩快速提高期,成绩停滞徘徊期,成绩波浪式提高期和成绩保持与下降期(见图1略)。运动成绩快速提高期一般对应于多年系统训练的基础训练阶段和首次好成绩阶段(见图2)。这一时期训练的好坏,往往决定一个运动员未来运动成绩所能达到  相似文献   

17.
一、问题的指出实践证明,优异的运动成绩,取决于很多因素。其中主要是运动员身体的、技术的、战术的和心理的训练水平。过去,心理训练问题没有引起人们普遍的重视。特别是我国优秀运动员在参加大型国际比赛中,往往因为心理素质差,不能适应周围环境变化,达不到应有的名次和成绩,这一点是屡见不鲜的。我们知道经过全年或多年训练的运动员,一般都能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也能掌握先进的运动技术。但在运动竞赛中能否充分得到发挥,获得优异成绩,这在一定程度  相似文献   

18.
通过个案分析法对我国优秀女子铅球运动员李梅素多年系统训练进行深入研究。结果表明,李梅素的训练是典型的多年训练范例,积累了很多成功经验。其经验说明,多年训练应该遵循田径运动员成长规律,通过全程性的合理规划与阶段性系统安排与衔接,可最终达到保持优异运动成绩,延长运动寿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身体素质训练与心理训练相结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心理训练的水平是由运动员个人道德品质和性格表现出来的:如严于律己,宽以待人、雄心壮志、虚心好学、沉着冷静、机智灵活、勇敢果断、顽强自信、胜不骄,败不安等优秀品质,在关键时刻或重大比赛中就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能动性,促成事业的成功和比赛的胜利。而这些优秀品质,不是想要就能立等可取的东西,也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轻易得到的。必须在儿童、少年时期就花大力气来培养,使之渗透在生活的各个领域。运动员的个人品质一方面它包涵在决定运动成绩的诸因素当中,另一方面它又是通过具体项目的训练培养起来的。儿童少年时期,正是他…  相似文献   

20.
在短跑运动员的训练中,以下几点需要引起高度的注意:1.多年训练阶段;2.运动员的身体类型;3.运动能力及发展的特点;4.爆发力的因素和适合运动能力的强度;5.根据年龄和训练水平而订的训练计划的结构。多年训练阶段训练短跑运动员的过程是从开始进行田径训练直到退出参加比赛为止,包括方法学和理论上的系统学习。这一过程被称为“多年训练阶段”。一般情况下,一个运动员开始发展成为一个短跑运动员是在10岁或11岁。经过11—14年的系统训练后,22—23岁的女性和22—24岁的男性可望达到运动成绩的颠峰状态。假如我们有意要到30岁左右再退出比赛,那么运动员将进行18—19年的系统训练。短跑运动员多年训练阶段的划分,要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