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位40多岁的母亲,进入更年期后,变得多疑、心烦意乱、好发脾气.她在北京某重点中学的15岁女儿正好进入了青春期,表现得非常叛逆.于是,处于更年期的母亲与青春期的女儿战事不断.母亲很痛苦,但又不知该怎样处理此事.咨询了学校的心理咨询师后,母亲给女儿写了封"道歉"信.  相似文献   

2.
有一次去逛商场,我碰到一对母女,女儿在前头哭哭啼啼地走,母亲在后头絮絮叨叨地数落女儿.原来,她刚给了孩子五块钱买文具,孩子只买了一块钱的橡皮擦,找回的四块钱却不见了.这个母亲有些气愤,说孩子是个马大哈,什么事都做不好,并搬来女儿的一些陈年"丑"事,一件一件地证明她的判断,并断定她的将来没有出息.周围的人都用异样的眼光看着她.  相似文献   

3.
席彩虹出生在湖北武安县一个富裕的家庭,父亲在县税务局工作,母亲在银行上班,对这个宝贝女儿宠爱有加,她刚上大学时,父亲就在县医院给女儿联系好了工作.  相似文献   

4.
徐瑞聪 《家长》2022,(2):27-28
控制欲太强的母亲、不负责任的父亲,让25岁的年轻摄影师鹿道森跳海自杀.在最近播出的电视剧《女心理师》中,那位时刻想管控女儿的母亲导致女儿患上了暴食症,并且形成了"人前一套,人后一套"的危险社会型人格.由此,专制型家庭教养模式也引发了人们的热议.  相似文献   

5.
女性作家凸现了少女小说创作的优势与特质,特别是书写关于"母亲的女儿"与母亲的关系,女性作家一方面拥有深层的童年记忆与少女情结,对少女心绪有着敏感的体会与艺术的把握,另一方面作为成年女性她们有可能兼备女儿与母亲两种角色的体验,在儿童文学的创作中更深刻地表达女儿来自于母体又要脱离母体,既亲近又疏离的错综复杂的情感.  相似文献   

6.
女儿终于在全家人期待的目光中成了小学一年级的学生.看着女儿摆弄新书包的兴奋劲儿,作为母亲我也很高兴.我相信几乎所有的父母都会和我一样激动和不安,因为孩子从幼儿变成学龄儿童,意味着整个家庭将进入一种新的生活状态,也意味着孩子将很快地成长.  相似文献   

7.
昨天还在襁褓中的女儿,一不留神就长成亭亭玉立的大姑娘,让我这个做母亲的还真有些措手不及。及。昨日里还是扎着两只羊角辫,到处蹦来蹦去的小丫头,看着昨天还在妈妈怀里撒娇的女儿,怎么就一下子长大了,一下子变得陌生了,一下子变得连我这个做母亲的都认不得了呢!我自己刚才还是一个小女孩,我自己还刚从一个小姑娘变为一个母亲,我自己还很年轻啊!怎么就成了这么大女孩的妈妈了呢!真的有些不可思议了!女儿不再向你天天汇报,变得沉默不语,眼睛里好像多了一层雾水,让你看不清,让你琢磨不透;女儿不再对你言听计从,你每下一道“圣旨”,她不再服从…  相似文献   

8.
女儿从小跟我母亲在老家长大.也许是"隔辈亲"的缘故,她在奶奶的娇惯下,养成了许多坏毛病.到了该上学的时候,我把她接到城里,她那乖戾的性情更加暴露无遗.起初由于她年龄小,我和妻子坚持实行"高压"政策,打骂并用,但仍没有彻底改变她的陋习.现在她的小学时代快要结束,我们感觉女儿大了,以前的那套"措施"不再合适,于是决定调整"战略",给女儿一个心灵的春天,使她能够健康、茁壮地成长.  相似文献   

9.
近日,逸思教育咨询的胡国志老师遇到这样一件事:一位母亲为帮助女儿迎考复习,辞去工作在家已半年,她每天为孩子的饮食起居问寒问暖,琢磨复习、应考时的注意事项,凡能想到的她都不厌其烦地一一做到了。然而,让母亲伤心和不解的是:女儿有一天竟提出要一个人搬出去住,说这个家让她感到窒息,感到烦。这位母亲在她面前流着眼泪不停地问:“我哪点没做好?你还要什么?”近期针对上海市453个高三毕业生的一次调查结果或许能给她一点答案:54%  相似文献   

10.
子女作业家长签字 我这做母亲的至今未在灯下陪女儿读过一个晚上的书.说来惭愧,当时连她什么时候期考,考哪几门课也闹不清楚.有时女儿拿来复习题卷子说老师要求家长签字,我对女儿说:"要我签字可以,但我签字,你负责,因为书是你去读的,考试时不可能跟去为你检查差错."女儿把小嘴一撅回答:"什么时候你管过我?你放心签好了,我会自己负责的."于是,她指到哪儿我就签到哪儿,遇上有一叠的,我就用手指拈开页角,挨个儿签,省得一张张翻了.我相信,学习对于孩子来说,是一袭不用父母涉足的独立自主的领地.你负责了,那还用得着他(她)负责吗?  相似文献   

11.
有三个母亲,第一个母亲的女儿去国外留学,刚拿到绿卡;第二个母亲的女儿在机关工作,刚刚走上重要领导岗位;第三个母亲的女儿下岗了,正艰难创业。三个母亲常聚在一起聊天,每当谈论起自己的女儿时,前两个母亲的脸上总是洋溢着自豪,每一句话都在炫耀着自己的女儿是多么有出息,自己的脸上是多么光彩。而此时,第三个母亲就会面带微笑,低头做着手里的针线,静静分享着她们的喜悦。第三个母亲的女儿常回家,听见她们的闲谈后,内心一阵酸楚。等那两个母亲走后,女儿轻轻伏在母亲背后,说:“妈,对不起,女儿不争气,不能让您像她们一样幸福。”母亲放下手里…  相似文献   

12.
谭恩美的小说<喜福会>描写了四位中国母亲和她们的美国女儿从误解、冲突到理解的故事.最终母亲在女儿的反叛中看到了中国文化在美国社会文化环境中的边缘性并勇敢面对自己的中国文化身份;而女儿也在母亲的干预中看到了美国文化的缺陷和不足,进而接受了自己的中国文化血统.小说通过四对母女的关系充分表现了中关两种文化之间的碰撞与融合.而且这一发展过程解构了东方/西方、自我/他者、母亲/女儿的二元对立,揭示了中美文化交流和融合的可能性和必然性.  相似文献   

13.
母亲的使命     
养育女孩每一位母亲都曾是个女儿,每个女儿都会成为母亲。母亲是女儿的榜样,女儿从母亲身上学习做最优秀的女孩。  相似文献   

14.
"骚扰"风波     
早晨一进办公室,我们班小班长小美的妈妈就迎上来,满脸怒气地要求我处理班上一名男生。原来,昨天晚上小美告诉妈妈,这个男生喜欢找她玩,还经常搂抱她。母亲听后非常气愤,觉得女儿受到了侮辱,事态严重,要求我们严惩那个男孩,保证以后不再“骚扰”她的女儿。  相似文献   

15.
有三个母亲,第一个母亲的女儿去国外留学,刚拿到绿卡;第二个母亲的女儿在机关工作,刚刚走上重要领导岗位;第三个母亲的女儿下岗了,正艰难创业。  相似文献   

16.
我是"左手"     
三岁时,女儿常常搂着父亲的脖子撒娇:"爸爸,我还要听,你再给我讲两个故事". 四岁时,女儿常常拖着母亲的手耍赖:"妈妈,我还想玩,你再陪我玩一次游戏."五岁时,女儿常常缠在父母腿边哭闹:"我,我还想看一会儿动画片."六岁时,父亲对女儿说:"爸爸为你请了一个辅导老师,你要学会弹钢琴."七岁时,妈妈对女儿说:"绘画最能陶冶人的气质,妈妈明天带你去少儿美术班报名."八岁时,父母对女儿说:"学习千万不能落后,周末浪费了可惜,明天你去上补习班".  相似文献   

17.
花被     
这是一个关于四位母亲的真实故事。有这么两位母亲,都是养母,都遭遇了不幸——第一位母亲,丈夫出车祸身亡,自己得了尿毒症,在被告知生命大限将至的时候,她没有为自己流泪,却为宝贝女儿将被孤苦无依地留在这世上而泪流不止,她决定对抚养了17载的女儿说出实情,并决定为女儿寻找亲生父母,还她一个温暖的家。第二位母亲,也有一个可爱的18岁的女儿,女儿不幸患上了白血病,需要做骨髓移植手术。母亲纵有将生命全部赠与宝贝女儿的心,也救不了女儿的命,万般无奈之下,这位母亲决定对女儿说出实情,并决定为女儿寻找亲生父母,挽救女儿的生命。  相似文献   

18.
我和前妻在女儿6岁的时候离了婚,女儿跟随她母亲一起生活虽然女儿大部分时间不在我身边,但我并没有放弃做爸爸的职责,只要一有机会和女儿在一起,我便全身心地投入做“新好爸爸”十多年来,回顾自己做“新好爸爸”的点点滴滴,深感作为新世纪的父母对孩子的教育,以及与他们的接触和交流,应该采取新的方法和手法,过去那种“家长制式”的传统教育方法已经不适应新时代发展的要求了。下面是我做“新好爸爸”的一些经历和体会,特提供出来与诸位父母“同道”进行切磋和探讨  相似文献   

19.
每天晚自习回来,走到楼下之前,远远地就能看到亮着的门灯,心中那种情愫油然而生。这是母亲怕放学的女儿害怕,每天晚上准时亮起那盏门灯。那盏灯亮在女儿的心里,也照得女儿心里暖融融的。一次,女儿夜里十一点多回家,街上几乎一个人也没有,路灯拉着长长的影子,更增添了女儿心中的恐惧。她只是一路拼命地跑,希望能看到那熟悉的灯光。看到了,看到了那亮着的门灯,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母亲,此时的她正徘徊在楼下等候晚归的女儿。女儿跑到母亲跟前,一头扑在母亲怀里:“妈,我回来了,咱们回家吧!”母亲于是拥着女儿上楼,安顿好了女儿,看着女儿…  相似文献   

20.
文章写母亲与女儿的故事,看起来是那么简单,读起来却十分沉重,沉重得令人心痛。女儿就要高三毕业了,因为紧张的学习常常忘却与母亲的交流。就在母亲为女儿缝袖口的纽扣而无法穿针时,女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